-
苏骏声:以《窃明》为例谈历史穿越小说中的历史观
钱穆在《国史大纲》序中写道:“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
网络文学的成长需要呵护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下称网文)蓬勃发展,早已被网民称为国际上三大强力文化输出方式之一(美国电影、日本动漫、中国网文)。
2020-05-26
-
新媒体创作自由的艺术规约(二)
摘要 新媒体文艺的创作自由,不只关乎媒介变迁的技术认知,更蕴含着人文审美的艺术哲学。
-
《凡人修仙传》之“凡人”艺术解读
一、凡人流小说的艺术规定性 凡人流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小说类型是指凡人能够在一个残酷的修仙环境下依靠自己的努力与本领,取得非凡的成就。
-
《庆熹纪事》中的“零度”体验
《庆熹纪事》是武侠作家红猪侠于2002年在网络发表的宫廷权谋小说。
-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用网络文学讲好“中国故事”
从出版授权到建立阅读平台,从规模化翻译输出到开启海外原创,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中国网络文学借助互联网优势,不断推动“出海”。
-
《翅膀之末》:扎根现实的人情冷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走上荧屏,成为了中国热门电视剧的后备军。
-
网络文学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从诞生到现在,曾经属于新兴事物的网络文学已走过了20年,如今已名副其实地进入了自己的壮年时代。
2020-05-22
-
从《秦吏》看网络文学的作品为本
近期,阅文高管团队变动,新的作者合同引发争议。
-
从人物到人设:网络小说的人物观
从写人物到造人设 近年来的网络小说,无论男频还是女频,都有一个清晰起来的趋势:从写人物到造人设。
-
网络文学讲述的中国故事,何以海外风行?
承载中国元素的中国符号遍地开花结果,多年历练下来的网络文学,已成中国故事海外传播的亮眼产品,由此正改写新世纪中国文学的版图。
-
讲好中国故事,网络文学大有可为
讲好中国故事,是网络文学应有的使命和自豪。
-
突显网络性 搭建生态圈
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在自身继续繁荣发展的同时,多行业的联动力、跨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
-
业态变革引发的纷争
阅文集团管理层变动引发的舆情已告一段落。
-
新媒体创作自由的艺术规约(一)
摘要:新媒体文艺的创作自由,不只关乎媒介变迁的技术认知,更蕴含着人文审美的艺术哲学。
-
《宫墙柳》《洗铅华》……在知乎上写网文是种什么体验?
洗澡、做梦经常有碎片式灵感的“闲扫落花”,在疫情期间将自己的脑洞搬上了“知乎”,每周不定期地更新两到三次,在小说上线一个月后,收获了超过10万元的收入。
2020-05-21
-
网络文学的二次孵化助力传统出版社转型
受电子传播与阅读的冲击,传统出版被迫转型,试图向数字技术靠拢,开辟新道路,融入当下市场,引进新型文学内容。
-
欧阳友权、贺予飞: 网络文学研究的几个学术热点
摘 要:网络文学理论批评日渐升温,理论批评界集中探讨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网络文学社会效益与法制监管、网络文学的文化传承、网络文学产业问题、网络文学的文类与作品评论、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网络文学的数据资源建设与学术路向选择等,是当下最受关注的学术热点;并且,网络文学的动势和局限研究,也成为助推和回应该领域学术热点的一部分。
-
穿网络文学小镇之针,引文化产业链之线
近日,坐落在长沙马栏山的“中国网络文学小镇”正式开工建设。
-
网络文学的"下半场"之争
规矩由人定,也将由人破。
关键词:  网络文学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