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文学的新使命与新课题
在持续多元多样的基础上,网络文学依托中国历史文化、直面现实生活的创作追求更为突出,向经典文学靠近的写作取向更为凸显,现实题材作品数量不断增加,网络文学的样态与格局更趋合理,在生态与发展上也更具可持续性 对于网络文学的认识,要随着它的发展而变化,不能停留在某一阶段、某一层面,防止以主观认识的小格局去面对文学活动的大世界 只有厘清了有关网络文学的基本观念,树立起正确的审美尺度与健康的艺术趣味,才能逐步形成积极正向的审美风尚和风清气朗的文化环境,为网络文学的更大更好发展营造和谐而良好的氛围 自上世纪90年代依托互联网应运而生以来,我国网络文学在各种力量的合力推动下,在作家创作、作品传播、网站经营、产业链接、满足读者、服务社会等方面,快速发展滋长,不断开拓进取,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坛最具活力的文学力量之一,尤其在步入新时代后,网络文学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
《全职高手》:网游小说里的青春梦想
主角风采:青春的江湖与热心人生 在蝴蝶蓝的《全职高手》中,主人公叶修自然是站在所有读者万众瞩目的地方,获得了年度最受欢迎小说人物也是无可厚非。
-
内外兼修 创新不止
在这次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程中,文艺界迅速发起“以艺抗疫”行动,用优秀文艺作品传递凝心聚力的精神力量。
-
苏骏声:以《窃明》为例谈历史穿越小说中的历史观
钱穆在《国史大纲》序中写道:“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
网络文学的成长需要呵护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下称网文)蓬勃发展,早已被网民称为国际上三大强力文化输出方式之一(美国电影、日本动漫、中国网文)。
2020-05-26
-
新媒体创作自由的艺术规约(二)
摘要 新媒体文艺的创作自由,不只关乎媒介变迁的技术认知,更蕴含着人文审美的艺术哲学。
-
《凡人修仙传》之“凡人”艺术解读
一、凡人流小说的艺术规定性 凡人流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小说类型是指凡人能够在一个残酷的修仙环境下依靠自己的努力与本领,取得非凡的成就。
-
《庆熹纪事》中的“零度”体验
《庆熹纪事》是武侠作家红猪侠于2002年在网络发表的宫廷权谋小说。
-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用网络文学讲好“中国故事”
从出版授权到建立阅读平台,从规模化翻译输出到开启海外原创,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中国网络文学借助互联网优势,不断推动“出海”。
-
《翅膀之末》:扎根现实的人情冷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走上荧屏,成为了中国热门电视剧的后备军。
-
网络文学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从诞生到现在,曾经属于新兴事物的网络文学已走过了20年,如今已名副其实地进入了自己的壮年时代。
2020-05-22
-
从《秦吏》看网络文学的作品为本
近期,阅文高管团队变动,新的作者合同引发争议。
-
从人物到人设:网络小说的人物观
从写人物到造人设 近年来的网络小说,无论男频还是女频,都有一个清晰起来的趋势:从写人物到造人设。
-
网络文学讲述的中国故事,何以海外风行?
承载中国元素的中国符号遍地开花结果,多年历练下来的网络文学,已成中国故事海外传播的亮眼产品,由此正改写新世纪中国文学的版图。
-
讲好中国故事,网络文学大有可为
讲好中国故事,是网络文学应有的使命和自豪。
-
突显网络性 搭建生态圈
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在自身继续繁荣发展的同时,多行业的联动力、跨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
-
业态变革引发的纷争
阅文集团管理层变动引发的舆情已告一段落。
-
新媒体创作自由的艺术规约(一)
摘要:新媒体文艺的创作自由,不只关乎媒介变迁的技术认知,更蕴含着人文审美的艺术哲学。
-
《宫墙柳》《洗铅华》……在知乎上写网文是种什么体验?
洗澡、做梦经常有碎片式灵感的“闲扫落花”,在疫情期间将自己的脑洞搬上了“知乎”,每周不定期地更新两到三次,在小说上线一个月后,收获了超过10万元的收入。
2020-05-21
-
网络文学的二次孵化助力传统出版社转型
受电子传播与阅读的冲击,传统出版被迫转型,试图向数字技术靠拢,开辟新道路,融入当下市场,引进新型文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