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端”上的艺术生活
近期,一些博物馆、音乐厅和歌剧院的暂停开放对热爱艺术的欧洲人来说实属遗憾。
关键词:  云端2020-05-17
-
让历史文物“活起来”
既要保护历史文物,又要保障经济发展,如何坚持原则、坚决保护?怎样实事求是、开发利用?20年前,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对万寿岩遗址两次批示,采取措施将文物抢救出来、整体保护,成为处理文物保护与利用问题的一个生动样本。
关键词:  文物2020-05-17
-
“云游敦煌”火起来背后,是博物馆文创思维全面“上新”
时下,多家博物馆开始“借梯登高”,与互联网企业联手布局文创。
-
这些历史博物图书 火了朋友圈,好在哪里
南京船 一批历史博物图书,从好玩的话题入手,以大量图文畅谈文物,在不少人朋友圈里刷了屏 制图:李洁 为什么说善于“见风使舵”的中国古代纵帆船技术远超同时期的西方横帆船?为什么说“马踏飞燕”脚下踏的可能根本不是燕?带着这些有趣的问题,近期出版的一批历史博物图书,在不少人朋友圈里刷了屏。
-
博物馆线上展览“破局走红”是机遇更是挑战
广东省博物馆“风尚——18至20世纪中国外销扇” 作者提供 吉林省博物院“闲居·雅事——书画茶香二三事” 作者提供 编者按 持续的疫情,使“互联网+”打造的“云文化”加速进入了大众的生活。
-
内地多家博物馆直播展出文物珍品
原标题:内地多家博物馆直播“云春游” 文物珍品释压“吸粉” 图为甘肃省博物馆讲解员王雪麟正在进行淘宝直播。
-
天津博物馆公开征集抗击疫情见证物
原标题:天博公开征集抗击疫情见证物 日前,记者获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天津博物馆积极应对,作为地域内的历史文化载体、公益性文化机构,本着“为今天收藏昨天,为明天收藏今天”的理念,天博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抗击疫情见证物,记录疫情中的点点滴滴,保留下这段特殊的记忆。
关键词:  天津博物馆2020-02-23
-
法国如何借助博物馆在海外圈粉无数?
身边的艺术展览,正变得越来越繁荣、丰富、多元。
-
动物中的“活化石”
图为唐代十二生肖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个性版文化年货受大众追捧
除夕就要到了,贴春联、窗花、斗方,准备红包,是每个家庭必做的迎新准备。
2020-01-24
-
秦都咸阳城发现“帝国大道”
在秦都咸阳城遗址核心区南部,考古人员发现一条宽逾50米的南北向古道路,为秦帝都咸阳城的路网构成再添实证。
2020-01-20
-
陕西宝鸡旭光墓地出土罕见金制品和青铜器
出土的文物 资料图片 从日前召开的2019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上获悉,被誉为青铜器之乡的陕西省宝鸡市,2018年以来在该市高新区旭光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共出土各类文物211件(组),其中不乏青铜礼器、车马器,以及西周墓葬罕见金制品。
2020-01-20
-
到上海博物馆玩一场“寻鼠”游戏
青白釉鼠形砚滴 三鼠图 鼠,体型颇小,机敏灵活,人们寻鼠、捕鼠都要费一番力气。
2020-01-19
-
这些匠心独具的美术馆,共绘如画江南
位于上海青浦练塘镇的可·美术馆,被誉为“最美乡村美术馆” 图片来源:OLI事务所 美术馆建设正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不仅出现在大都市的黄金地段,也向城郊甚至乡野延伸。
2020-01-19
-
日本正仓院公开藏品高清数据库
错过2019年“史上最强正仓院大展”的艺术爱好者们不用太过遗憾,日本宫内厅近日上线了全新的正仓院官方网站。
-
文博节目让考古学焕发新生机
良渚古城遗址如何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海昏侯刘贺如何成为红遍网络的“宝藏男孩”?2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如何愉快地生活?为什么说火烧阿房宫是千年历史谣言?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一档名为《考古公开课》的节目中找到答案。
2020-01-16
-
此生不悔入沙海
技术人员在莫高窟98窟内对病害壁画进行修复。
2020-01-16
-
河南淮阳发现中国最早的车辙
“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发现的车辙痕迹,距今至少4200年,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车辙痕迹,对研究我国车轮的发明、车的起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2020-01-14
-
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大酿酒作坊遗址揭开面纱
青花瓷盘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大同聚坊和魁源坊遗址全貌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青花品酒杯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黑釉酒瓶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近日,记者从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结合已揭露遗迹以及出土遗物,专家研判,位于安徽省濉溪县的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系迄今为止我国所发掘分布面积最广、发掘面积最大的酿造设施考古发现。
2020-01-14
-
《中国的宝藏》用顶级文物讲述中国故事
《中国的宝藏》中文版发布会近日在京举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BBC世界新闻频道、故宫博物院等八家博物馆代表,共同为该片启播。
202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