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范围内首次!传世书画呈现大唐风韵
《簪花仕女图卷》(局部) 这些天,辽宁省博物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因为这里正在举行的一场大型文物特色展览——《又见大唐》。
2019-10-10
-
石峁追音四千年
皇城台2017年发掘全景 资料图片 出土的口簧实物 资料图片 日前,记者从陕西省神木市召开的石峁遗址皇城台考古新发现暨口簧国际研讨会上获悉,石峁考古工作再次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2019-10-09
-
恭王府要“变身”
2019年,恭王府大戏楼举办非遗演出季 人民图片 每年约接待400万海内外游客的恭王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同时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9-09-27
-
讲述国宝“回家”的故事
春秋曾伯克父青铜组器 胡锐 摄 在圆明园海晏堂喷绘背景下,6个朱红展柜里,分别陈列着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鼠首和兔首铜像。
-
600余件国宝勾勒流失文物70载回家路
一段文物流失史,经百年愤怒、无奈、悲凉的熔铸,已经融入中华儿女情感基因,激励国人时时警醒,砥砺前行;一条文物归来路,筚路蓝缕70载,路转峰回;每一次回归,都在凝聚着民心,激昂着力量,重重擂响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鼓点。
2019-09-18
-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盛世之美
《捣练图》(局部)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向我们展示了唐代长安的气势恢宏和仪态万千。
-
周秦汉唐精品文物亮相清华园
陕西省文物局、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10日下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这是陕西文物系统与清华大学首次合作,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
流失日本的春秋青铜器回家,将与中秋帖同现新中国回归文物展
一组流失日本多年的春秋早期“曾伯克父”八件青铜组器终于被成功追索,重新回到祖国。
-
故宫古建专家揭秘“上房揭瓦”十八年
古建部设计组高级工程师黄占均(左二)与同事在大殿屋顶 整齐摆放在故宫院内的古建材料 工作中的古建复制组工程师们 几年前的一个黄昏,夕阳西下,落日熔金,赵鹏一个人沿着架子爬上故宫东华门的巨大屋檐,看着阳光把琉璃瓦屋顶染得一片辉煌灿烂,他被这壮丽的美景深深震撼了。
2019-09-10
-
考古发现何以让网友“泪目”
日前,考古界一条新闻在网上引起巨大反响。
2019-09-10
-
“小故事”串起丝路岁月
古老的丝绸之路,用繁荣的贸易将古代中国和其他国家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中国与中亚、欧洲各国的交流和融合。
2019-09-07
-
从聚落遗址考古发现看汉代乡里田园面貌
图为三杨庄遗址第二处庭院主房瓦顶东侧出土的瓦当。
2019-09-07
-
盘龙城遗址考古收获
图①、图②:李家嘴青铜钺、提梁壶。
2019-09-07
-
巴西国家博物馆公布重开计划
距离牵动全球人心的大火已经过去一周年,巴西国家博物馆近日宣布计划将于2020年即巴西独立200周年之际重开博物馆的部分展馆。
2019-09-06
-
唐代至蒙元时期的北庭面貌慢慢显露
北庭故城内城南城墙敌台。
2019-09-05
-
博物馆展出复制品,尺度在哪里
“跑这么远来看展却只看到了复制品,没看到真迹(原件)太遗憾了。
2019-09-02
-
大英博物馆宣布分馆2023年揭幕
大英博物馆日前表示,将耗资6400万英镑在伯克郡开设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的“大英博物馆考古研究收藏馆”作为分馆,并将转移大量文物至该馆,从而使得艺术爱好者能够欣赏到更多珍贵藏品。
2019-08-27
-
龙泉青瓷走向世界的故事
以一种手工业产品的发展、变化、传播来探讨古代世界文化的传播、交流以及在交流互鉴中带来的改变,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之一。
-
福建省美术馆:描绘八闽之美
福建省美术馆外景 沈锡纯展览海报 《老子出关》 王和举 福建省福州市西湖公园,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被称为“福建园林明珠”。
2019-08-22
-
冯其庸先生与他收藏的363件文物:非为收藏,是为历史求证
冯其庸先生是知名的红学家、文史学者,其实他也是一位热衷于文物收藏的学者。
关键词:  冯其庸2019-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