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说起“云音乐”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没有现场观众的音乐会云直播、由艺术家在网上发起的在线“马拉松”视频接力的“云演出”、由传统电视媒介与5G新媒体平台共同打造的融媒体节目……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由国家艺术院团等策划的“线上”主题音乐节活动,由艺术家、演艺明星自发参与的音乐公益演出,以及面向传统媒介平台观众播出的跨媒体合作音乐节目等,新媒体传播技术下形态各异、内容丰富的云上文艺演出、云音乐会等艺术生产与传播,使人们在今年这个依然被全球疫情影响的假期里,通过“云演出”在网络世界的“云端”再次获得了沟通彼此、重建联结的艺术体验。
-
抗疫戏剧观察:反思中建构人文精神
抗疫文艺应该有各种体裁、各种形式,短平快的东西也可以有很好的即时效应:一首歌、一段普及抗疫知识的快板书,甚至一个艺术家对着镜头高喊“武汉加油,我们与你们同在”的短视频,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鼓舞、慰藉、宣泄的作用。
2020-05-07
-
用音乐抚慰人心,更凿开壁垒望向产业美好未来
国内流行音乐界,已经许久没有如此的大动静。
-
京剧名角史依弘变“直播新人”
连续几年“五一”劳动节,京剧名角史依弘都堪称名副其实的“劳模”。
-
致敬英雄 中国煤矿文工团“五一”音乐会将在线举办
4月30日晚,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由中国煤矿文工团举办的第19届“五一”音乐会,将以网络录播和直播的“云”音乐会形式,在爱奇艺、央视频和文旅中国等视频网站与全国观众见面,向疫情期间战斗在一线的广大白衣天使、科技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人民警察、基层工作者、志愿者、方舱医院建设者及所有为抗击疫情奋斗的广大劳动者们致以崇高敬意,向所有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和不幸被病毒夺去生命的同胞们表达无尽追思和悼念。
-
“有光,就有戏”,上海大剧院暂别百天后线上再“揭幕”
上海大剧院宣布将于5月2日在线上推送一台主题为“有光,就有戏”的特别演出。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云朗读 屏前过戏瘾
疫情期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暂停了全部话剧演出,首都剧场一片静谧。
-
传奇的“魔王” 传世的歌
阅读使舒伯特在文学中寻找素材,在音乐前辈的音符里获取营养,在诗歌中获得创作灵感,这是他之后几乎所有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必经之路。
-
演出窗口期,下个《时空之旅》正全力打造
昨天早上九点刚过,上海杂技团四个排练空间一派忙碌。
-
“春天在线”被观众列入“追剧清单”
4月25日,“春天在线”的第三场音乐会“爱的祝福”准时上演。
-
展望赛博剧场时代:“在线”即“在现场”
英国国家剧院话剧《简·爱》演出照。
-
柏林戏剧节57年来首次线上进行
当全球主要戏剧艺术节因疫情影响停摆之际,柏林戏剧节组委会日前通过官网发布了举办“虚拟柏林艺术节”的消息,这是该戏剧节自成立57年来,第一次举办线上艺术节。
-
好的戏剧首先是好的文学
京剧《华子良》问世后,我本应为它喝彩,但我至今缺席,而天津京剧院的“华子良”却一直活在我心里。
-
如何寻找“准确的戏剧角度”
小说或散文的角度大致有立意角度、选材角度、构思角度、文体角度、语体角度。
-
两期《青春诗会》直播 观看总量破亿
《青春诗会·春天里的中国》自4月8日在电影频道开启直播以来,全网观看总量破亿,微博主话题阅读量破10亿次,相关微博话题阅读总量达28亿次,活动吸引了王俊凯、杨幂等30位明星加盟。
-
要在“戏”中写人
立足话剧本体,尊重话剧创作的艺术规律。
-
不是笑话,而是一种思维
一些剧本,特别是各级专业院团的作品,“行活”色彩浓重。
-
坚守戏剧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精神
创作技巧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只有先端正创作态度,不投机取巧,精益求精,才有可能破除创作上的僵化、同质化和模式化,焕发出创作内在的精神力量,让作品透过剧情表面的外在,真正展现出戏剧自身摧毁庸常、震撼心灵的力量。
-
相声演员复工记
除夕前的最后一场演出,演员们合影时都戴上了口罩。
关键词:  相声演员复工记2020-04-19
-
疫情不结束 剧本接茬儿读
左二:冯远征 左三:魏小军 左四:郭奕君 已经陪伴了观众两个周末的人艺“云剧场”本周将进行短暂休整,为下周末的重启续力。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