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地文化给了我创作的滋养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际,曾任北京人艺专职编剧的何冀平为香港话剧团创作了其任职后的第一部话剧作品《德龄与慈禧》,自1989年离开北京人艺之后,再一次以话剧编剧的身份回归了她最热爱的舞台。
-
把生命献给舞台 把经典留给观众
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导演蓝天野(右)为演员濮存昕(左)说戏。
关键词:  蓝天野2022-06-27
-
歌剧《天使日记》:情深意切的民族史诗
湖北省演艺集团出品、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创作的歌剧《天使日记》是一部让人看后就忘不掉的优秀作品。
2022-06-24
-
基层剧团线上“圈粉”的启示
有着66年历史的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将黄梅戏演出舞台搬到了网络直播间。
2022-06-23
-
为人民讲故事 讲人民的故事
话剧《龙须沟》上世纪50年代演出剧照 将北京人艺放置于时空坐标中,以历史、当下与未来的维度考量,梳理北京人艺70年“好戏连台、人才辈出”的历史脉络,探讨话剧艺术如何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中国文艺怎样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铸就新的艺术高峰。
2022-06-23
-
郁钧剑:让民歌唱得更响亮
《说句心里话》《什么也不说》《当兵干什么》《小白杨》《家和万事兴》《少林少林》《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对于大部分中国老百姓,一见到这些歌名,熟悉的旋律就仿佛萦绕耳畔。
2022-06-22
-
国家大剧院版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七一”归来
6月28日至7月2日,国家大剧院版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将与观众在舞台重聚。
2022-06-20
-
人民的剧院 艺术的殿堂
北京人艺奠基之作《龙须沟》剧照 1952年6月12日,北京史家胡同56号,一座以“人民”命名的剧院在此诞生。
关键词:  北京人艺2022-06-20
-
主题晚会《旗帜》以杂技语汇讲述中国故事
6月3日至9日,大连杂技团原创杂技主题晚会《旗帜》在大连演出10场。
关键词:  《旗帜》2022-06-20
-
改编话剧《特洛伊女人》云端首演
由国家一级导演王晓鹰任艺术指导,杭州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贰捌零号剧团演绎的古希腊经典共生剧场《特洛伊女人》,日前以“云端直播”的形式在线上首演。
关键词:  《特洛伊女人》2022-06-20
-
现实主义的艺术魅力
艺术,我相信直觉。
关键词:  《钱塘里》2022-06-20
-
北京人艺永远年轻
我是在北京人艺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一名导演。
关键词:  北京人艺2022-06-20
-
《舞台上的中国》以国际视角展现中华艺术“现在时”
传承历史,拥抱当下,艺术家们正在国际舞台唱响中国故事。
2022-06-18
-
《心之所往——费波舞蹈创作20年作品展演》将于7月上演
《哈姆雷特》剧照 记者日前从中央芭蕾舞团获悉,7月5日至6日,中央芭蕾舞团将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心之所往——费波舞蹈创作20年作品展演》。
关键词:  费波2022-06-17
-
《茶馆》:触动不同时代观众的心弦
话剧《茶馆》是著名作家老舍与北京人艺的再一次合作。
关键词:  《茶馆》2022-06-17
-
陕西人艺“茅奖三部曲”10月京城展演
《白鹿原》 今年适逢中国最高荣誉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评选40周年,由陕西人艺推出的三部根据“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改编的话剧“茅奖三部曲”,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二七剧场进行展演,6月15日正式开票。
关键词:  茅奖三部曲2022-06-16
-
写在北京人艺建院七十周年之际
今年是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
2022-06-13
-
冯远征:我们是很幸运的一代
我是1985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
2022-06-13
-
北京人艺上演建院70周年纪念版《茶馆》
李春光 摄 6月9日,受疫情影响而中断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0周年纪念演出季正式重启,北京人艺镇院之宝、老舍名作《茶馆》在首都剧场再度上演。
2022-06-13
-
将“戏比天大”诠释到最大
《茶馆》剧照 李春光摄/光明图片 70年前,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诞生了一座以人民为名的剧院,开始了“建立一座像莫斯科艺术剧院那样具有世界一流水平,而又有民族特色和自己风格的专业话剧院”的不懈探索。
关键词: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