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思远:在内地影坛书写“第一”
人物小传 吴思远,生于1944年,香港资深电影人、思远影业集团董事长、UME影院管理集团董事长、香港“太平绅士”。
2017-07-03
-
让中国民乐奏响世界音乐之林
阎惠昌 香港中乐团今年迎来成立40周年庆典,这一时间节点对中乐团来说有着特殊的意味:以1997年香港回归为分界点,中乐团的历史被平均地分为两个20年。
2017-06-30
-
回归:香港电影再度崛起的转机
洪祖星 曾四度出任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的香港影业协会理事长洪祖星,从事电影行业40余年,被香港媒体誉为“香港影业泰斗” 。
2017-06-30
-
香港艺人多到内地寻机遇——访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香港知名艺人汪明荃
汪明荃 最近,中国文联全委、香港知名艺人汪明荃正在为8月份的红磡演唱会做着紧张忙碌的准备工作,这次演唱会是她对从艺50周年的庆贺演出。
2017-06-30
-
“认真”两个字是没底的——独家专访画家韩敏
本报记者 张弛 摄 古籍碑帖,笔墨纸砚,清晨阳光下的兰花,构成了一间画室的静谧。
2017-06-30
-
20世纪中国戏剧 我们弄错了太多
梅兰芳1930年访美演出海报 民国年间的时装小戏《马浪荡》 20世纪中国戏剧的历史是怎样的?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专业领域的话题。
2017-06-30
-
田华:历尽沧桑显风华
田华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在日前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微电影节颁奖晚会上,有一位89岁的老人走上红毯。
2017-06-29
-
一次次呼唤你——我的1997
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 一百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
2017-06-28
-
杨在葆:希望银幕上有更多阳光硬汉
电影表演艺术家杨在葆为深圳绿色影视助力并接受记者专访: 希望银幕上有更多阳光硬汉 已渐成深圳影视文化新名片的“全国低碳日气候影展”,日前在深圳市工业展览馆圆满结束。
2017-06-27
-
成就艺术大家
2000年,黄永玉对杨先让说:“我一定要写你。
2017-06-27
-
用艺术语言编织的“一带一路”——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出五个“相通”的概念,“五通”中最后一项就是“民心相通” 。
2017-06-26
-
让“小人书”成为“大众艺术”
【中国绘本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记者:出版业和现代传媒对绘本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宋梦寒:“小人书”之所以能够成为“大众艺术”,并实现其社会功能,除了本身的叙事性和绘画性外,依托于出版发行进行广泛传播是一个重要保障。
2017-06-26
-
小女子年方七十 仍可以“上天入地”
今年5月初,儿童故事影片《天使的声音》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迎接党的十九大 共圆小康中国梦”主题放映活动推荐片目,该片是60部入选影片中惟一的现实题材儿童电影。
2017-06-26
-
歌坛老将变“影视新兵”
白继开摄 将于6月30日上映的古装传记电影《冯梦龙传奇》,20日在清华大学进行首场放映。
2017-06-23
-
怪才林奕华北上十年遇知音
2017年林奕华在南京接受采访。
2017-06-23
-
被遗忘的女画家,绘出怎样的生命色彩
《黄昏》 《涌》 《浮世》 李青萍,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新女性,一位被遗忘的女画家。
2017-06-23
-
董卿:以文学之名叩问生命
2017年,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卿迎来了爆发期。
2017-06-22
-
秦海璐:市场变冷是好事情
近些年由于中国电影市场的火热,很多演员都演而优则导,纷纷推出自己的导演作品。
2017-06-21
-
王耀庆:跟观众一起呼吸
舞台剧《西游记》合照(前排左1为王耀庆,左3为林奕华) 在《朗读者》节目中 “旅人行至山谷,入夜后听到周围有窃窃私语声,定神才发现是小草们在讨论明早会被分配开出什么颜色的花。
2017-06-20
-
冯雷:我是可以演到老的演员
答题者:冯雷 提问者:张嘉 时间:6月16日 采访手记: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成为爆款,剧中的几位“戏骨”突然成为“网红”,扮演“官二代”赵瑞龙的冯雷就是其中一位。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