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时代海洋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博鳌举行
分享到:
来源:原创海南(微信公众号) | 海南作协  2023年04月13日12:19
关键词:海洋文学

回顾海洋文学的历史,总结海洋文学的发展规律,推动新时代海洋文学向纵深发展,4月7日至9日,新时代海洋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海南博鳌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海南省作家协会、海南师范大学、中共三沙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人民文学》杂志社、《诗刊》社提供学术支持,《南方文坛》杂志社、《天涯》杂志社、海南省文学院、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海南省比较文学与海岛文化研究基地共同承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2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部分海南作家共8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8日上午的开幕式上,播放了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的致辞视频。施战军对此次研讨会的召开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包含了海洋文明的发展,文学史的演进需要中国式海洋文学总结经验,寻觅规律,找到新起点,宽广深邃的视野和动感十足的新生命已经在以海南文学为代表的创作群落当中展开了,相信此次座谈会一定会在创作和理论上都有新的建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刘勇、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梅国云、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兹举、中共三沙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洪亮四家主办单位的与会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刘勇指出,在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海洋文学创作与研究有着独特价值,是文学顺应时代潮流、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建设的最新趋势之一,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梅国云强调,本次会议是在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召开的,书写新的海南故事、绘制海洋文学的新篇章是新时代赋予海南作家的神圣使命。杨兹举表示,海南师范大学是海南文学创作和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有着研究海南文学的深厚传统,本次会议将会积极推动海南文学、海洋文学的相关研究,为自贸港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持。洪亮指出,南中国海作为我们的祖宗海,具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历来都是文学创作的沃土,真诚的希望各位文学专家,深入岛礁走近军民采风调研,多方向多角度创作更多以南海为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全面展示这座浪花上城市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精神之美。

此次会议共举办了4场大会报告,分两个小组开展了专题研讨。与会专家从海洋文学理论、海洋文学史、海洋文学批评三个方面,围绕海洋文学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中外海洋文学研究史的勾勒、中外海洋文学的垂直比较与平行比较、中外海洋文学流派群体现象的探析、作家作品的分析与评论、新南方写作的话语建构与创作实践、海南岛屿书写、海南少数民族文学等九个主题,对中外海洋文学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同时,与会专家与作家还就海洋意识、海洋文学观念等话题进行了对话,提供了创作与研究互动的新模式。整个研讨活动从总体上提升了海洋文学的文学史地位和文化地位,提升了海洋文学研究的学术地位,并为海洋文学研究与创作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

闭幕式上,海南大学陈红旗教授、广西大学赵牧教授汇报了分组讨论情况。《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海南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罗璠分别做了发言。海南师范大学毕光明教授在学术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汇集了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研究力量和海南省作家协会的创作力量,多学科协同掘进,研究与创作有效互动,将海洋文学推上了当代文化建设的前台,以学术自觉带动海洋文学创作的自觉,新时代海洋文学必将重绘审美创造和学术研讨的地理版图。

会议现场

全体与会嘉宾合影

访谈更多

姚鄂梅:以笔为杖探向人性深处的暗礁与微光

“年轻时,写作是青春的自发倾吐,像《像天一样高》里对诗歌时代的追忆,那是没加任何雕琢的赤诚。随着年岁的增长,它逐渐蜕变为‘智慧型’的自觉表达。”

原创推荐更多

小说 | 象背上的路

《象背上的路》是一部以亚洲象群为视角的生态文学作品,聚焦象群在自然危机与人类干预下的生存抉择。故事以女族长阿帕查为核心,讲述其带领象群在暴雨、爆炸、推土机等灾难中艰难迁徙

散文 | 庄稼地

这个叫窠立台的小村,我熟悉每一片土地,对面的峁疙瘩,门根底的嘴巴子,都是生长我童年的一块块贫瘠的热土。我已有十五年没有扶犁耕地了,印在土地上的足迹,早叫时光收拾干净了。这

诗歌 | 风言诗简(两首)

风拆解云朵的密码,南山将褶皱叠成,一封永不投递的信笺。浮云在窗上洇染墨痕,每一滴水渍都暗藏密语。远岑缄默,校对月光的诗行。

散文 | 银滩度假散纪

车子到达小镇,已是午后。 天色湛蓝,宛似仰望着一片海域,丝丝缕缕的白云,便是张起的帆,陡然就看见太阳,真像一只孤零零的比目鱼,银晶晶的,在海水里泅渡。房子有蓝,也有绿的,

散文 | 心壤

花店里,一位客人总在怜惜、哀悼春天,老板娘说,春天没走远,只是散在土地里“打盹”,得靠自己“身体里的季节”来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