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口秀”余华
多年以来我一直有一个谜,当余华在黎明时分入眠,在下午或者傍晚时分醒来的时候,他对于时间的感受是不是太过暗黑了。
2022-01-24
-
冬釭凝兮夜何长
腊月天,昼短夜长。
2022-01-24
-
坚守“海拔5418”
海拔5418米的河尾滩边防连,是全军海拔最高的哨所。
2022-01-24
-
“大工匠”是这样炼成的
生长在南方,他却独自一人从广西跑到东北立业成家; 同辈人多以农耕为业,他却迷上为故障机器“诊脉”,一次次从蛛丝马迹里精准找到机器的“病因”; 这个当年光着脚丫在大山褶皱里放牛、勉强读完初中的孩子,一路刻苦钻研,成长为一名电气调试专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2022-01-22
-
烈火芳菲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威海根据地的三百多位乳娘,在如花似玉的年龄里走进硝烟战火,用圣洁的母乳哺育了1223名革命乳儿。
2022-01-21
-
三坊七巷的“国旗红”与“火焰蓝”
【中国故事】 八闽第一旗 坐在竹排上,将手伸进清碧的闽江,雪浪花顿时撩乱了两岸青山。
2022-01-21
-
奔忙在金沙江边
一 闹钟响了,马关琴揉揉眼睛,从床上爬了起来。
2022-01-20
-
《民族文学》汉文版2021年第12期|罗南:播撒火种的人(节选)
罗南,壮族,广西凌云人,有散文、小说散发在《花城》《作家》《美文》《民族文学》《广西文学》等刊物,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著有散文集《穿过圩场》、长篇纪实散文《后龙村扶贫记》,曾获第八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2022-01-20
-
追光者
【中国故事】 又迟到了。
2022-01-19
-
从上海飘出的“丁香”如此芬芳
北京冬奥会一天比一天临近,而“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已经在京城热热闹闹拉开帷幕。
2022-01-19
-
来自安江农校的缅怀
深秋,走进安江农校,不禁想起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022-01-18
-
《作品》2022年第1期|彤子:重锤之下
彤子,本名蔡玉燕,女,中国作协会员、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2022-01-18
-
《人民文学》2022年第1期|沈念:大湖消息(节选)
沈念,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
2022-01-17
-
用爱撑起一片天
岁月流淌,时光飞逝。
2022-01-17
-
山魂海韵中的盐城史诗
盐城,因盐得名,以盐而兴,宋代吕夷简、晏殊、范仲淹先后在盐城南境东台西溪任盐官,后相继入朝为相,“西溪三杰”传为千古佳话;盐城,金戈铁马,气吞山河,新四军军部在这里浴火重生,中共中央华中局随之宣告成立,国之干城弯弓射日建功江淮;盐城,生态立城,鹤舞鹿鸣,中国第一个海滨湿地型世界自然遗产在此圆梦。
2022-01-14
-
红船·帆船·乌篷船
大海,汹涌着波涛。
2022-01-14
-
乌蒙笔记
徐剑,云南省昆明市大板桥人。
2022-01-14
-
像胡杨那样,在这里扎根
在许多人眼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遥远而陌生。
2022-01-14
-
《山西文学》2022年第1期 | 李燕燕:我从村子来,回到县城去(节选)
李燕燕,1979年10月出生。
2022-01-14
-
盐城印象:红·绿·蓝
如果有人问:城市有颜色吗? 我的回答是:有! 不是吗?你看,我们每到一座城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银灰的建筑物、黄红的广告牌,抑或是碧绿的树木草坪等。
202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