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岛书法情
香港维多利亚湾夜景 作者为贺香港回归二十周年所书 岁月悠悠,香港回归祖国已经20周年了。
2017-06-30
-
守护文化灵魂 回归艺术本真——对当下中国书法的三个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讲话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艺工作者的行为导向等意涵。
2017-06-28
-
色域与抵达——一位中国诗人与色彩的对话
色域与抵达——海男个人油画展 一位中国诗人与色彩的对话 海男个人油画展将于2017年6月24日14:30在昆明·云南省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开幕式,展期为6月24日至7月2日共9天。
2017-06-28
-
感悟丝路精神——读《丝路之魂: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
《丝路之魂: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封面(商务印书馆、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4月版)。
2017-06-27
-
少画一些大饼,多上一些干货
宁浩带领多位新导演亮相上影节 当中国电影面临票房增速放缓、影片质量亟待提升的时候,突破与转变也在孕育之中。
2017-06-26
-
郁钧剑:把音乐的感悟融会到书画中
不畏寒 郁钧剑 “写字画画是一种修养,一种情操,它能让人脱俗,让人充实,更能让人感悟‘止观’ 。
2017-06-23
-
丰氏漫画的治愈功效
《一钩新月天如水》 丰子恺 作 漫画,被称作“纸上的电影”,它通过叙事,让人进入想象的世界,忘却周遭令人烦闷的生活,从而进入一段或奇妙、或悲伤、或欢愉的故事当中,令人得以介入别的角色而忘掉自己的真实身份。
2017-06-23
-
沈从文书法:一扫常规,纯任天然
1981年2月沈从文在美国斯坦佛大学。
2017-06-22
-
百余油画家展示中国传统文脉
昨日,“文脉传薪——2017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120位油画家亮出代表作,分意韵、意写、意象、意境和意念五部分,体现油画材料的创新和中国传统文脉的关联。
2017-06-22
-
香港现代水墨: 历经沧桑歌盛世
戏雪 林湖奎 夜香港 王秋童 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来临之际,从香港到北京,都有庆祝画展分别在两地举办。
2017-06-22
-
静对人世 钟情自然
吴其树作品 吴其树多年来钟情于画榕树。
2017-06-22
-
兰亭奖少而精,挺好!
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自5月启动以来,因为奖项设置及评审标准,引起许多书法家的“不满”不绝于耳。
2017-06-21
-
“作文简浅显,做人诚恒平”——《坚净居忆往》编后
启功先生 图片选自《坚净居忆往》 一代学者、书画大师启功斋名叫“坚净居”,取自他的旧砚台的铭文:“一泉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
2017-06-20
-
画贵思其一
花草坡 大漠胡杨 英雄起步的地方 后草地 远去的琴声 披哈达的玉兰 生命之光 从艺术的观点看,世界上没有逼真的形体,只有或多或少可信的虚构的形体,万物都是各种抽象关系相互聚合的结果。
2017-06-16
-
军中花最美
潜 伏 圆梦的甜蜜 看惯了浮华都市的芸芸众生,看惯了美术大观园的纷繁芜杂,原本轻松、愉悦的审美体验似乎已渐渐疲惫。
2017-06-16
-
心灵、自然和书法家的灵感(下)
左:张旭《肚痛帖》 右:张旭《严仁墓志》 左:米芾《论草书帖》 右:李阳冰《三坟记》 左:王铎《王维五言诗卷》 右:徐铉摹《峄山刻石》 张怀瓘提出了“自然灵感”理论,但在唐代书坛似乎反应寂寂,无人响应。
2017-06-16
-
穿越中的大美——唐双宁狂草画创作略论
高原力量 雪鹤 鹤鸣九皋 映日 艺术创造注定是一条艰辛而快乐的探索之旅,每次突破都意味着自我的蜕变与超越。
2017-06-16
-
长达半个世纪的爱,藏在伉俪的丹青应和间
1982年刘海粟夫妇在汕头市写生。
2017-06-15
-
先生们之方成:这位漫画家,今天百岁了
文中提及:“抗战之后在上海,方成曾是储安平的《观察》杂志的美编,既为《观察》画漫画,也负责编辑刊物的漫画。
2017-06-14
-
严虹:他就是方力钧——采访手记
Fang Lijun 《方力钧——100个人 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 2017年5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 《方力钧——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封面 自序:他就是方力钧 采访手记 文/严虹 他是最具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有着标志性的光头,自上世纪90年代初因“光头”系列成名以后,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特立独行的符号。
2017-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