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展示 >> 正文

《心会痛,才算长大》作品连载(6)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17日15:16 来源:中国作家网

  二

  “师徒制”是基金最有效的工作和培训方式。每一位来基金工作的新人都将拥有一位“师傅”。同事们告诉我,这是源自麦肯锡的工作模式,可以帮助新人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最有效地利用别人的经验,快速成长。

  那么我的“师傅”会是谁呢?。

  我觉得师傅们个个都是难以捉摸的世外高人,在我的脑海中,武林高手巅峰对决的情形正在上演:降龙十八掌对天马流星拳——亲,这么想你可就跑偏了!

  迥异于武侠小说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功夫大师,在基金,团队会参照每一个人的特点悉心安排一位合适的前辈,并时时关注新人的成长。

  这一天,一个令我兴奋不已的消息传来,我的师傅就是吴姐!我早就攒了一肚子的问题要问,这天中午,我兴冲冲地约吴姐吃饭,打开了我的话匣子,大吐苦水:

  “吴姐,我刚来基金头一天就被修理,心里那叫一个痛啊!唉……现在还没回过神来……”

  “哈哈哈,该!”吴姐爽朗地笑了,“你被修理的时候我就在场嘛!你这孩子,真是初生牛犊,在胡老师面前还吹什么聪明才智、教育背景。”顿了顿,吴姐神秘地问我,“你知道胡老师的背景吗?”

  “呃……”

  “不知道吧?难怪你敢吹牛呢!胡老师可是个天才,15岁就上复旦大学,21岁研究生还没毕业就站上了人民大学的讲台,曾经是人大最年轻的讲师呢。”

  怪不得尚老师之前说胡老师是她在人大时的同事和朋友,我点了点头。

  吴姐笑着瞄了我一眼,又说,“胡老师还担任过著名的盖洛普公司在中国的首任技术方法总监。” 我一愣。

  吴姐接着说,“后来哦,胡老师又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然后就去了麦肯锡,一直做到全球副董事。再后来,她回国做慈善,就有了咱们这个基金。怎么样,智澜同学,你现在还想继续吹牛不?”

  “我……”

  “哈哈哈,胡老师决定让你来做我的徒弟,你踏踏实实学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

  “嗯。吴姐,你在基金工作多久了?”

  吴姐仰头思考了一会儿,“四年了,从筹备这个项目开始,整整四年了。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刚来的时候,我和你同龄,那时我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志愿者呢。”

  “是什么支撑你在这儿工作了这么久呢?”

  “是梦想吧。”吴姐扬起头,说:“基金见证着我的蜕变。另外,还有一件你不知道的事,胡老师除了带着咱们做慈善之外,她还帮忙管着一家调研咨询公司,用所得的收入支持基金的工作经费,再加上国航等基金发起单位定向捐赠的行政费用,在这里工作的人都感到非常安心。”

  “蜕变”的过程必然充满艰辛,我正欲了解更多,吴姐的电话响了,“智澜,我来不及和你多谈了,今天咱们先到这儿。对啦,以前《人物周刊》给我做过一个专访,你可以找来看看。”

  《人物周刊》杂志?专访?我竖起了耳朵,终于找来这本杂志,这是有关吴姐的一篇专访文章,题目是《吴慧娟,为梦想每天多做一点》。我仔细地读了起来。

  三

  故事要从突如其来的2008年“汶川地震”开始讲起。

  这场浩劫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和生活。在吴姐心里,一直难忘当震区那些顷刻倒塌的房屋、痛苦绝望的嘶吼、茫然无措的孩童的画面出现在她眼前时,对自己灵魂的震撼。身为一个唐山人,地震的创伤对她而言是如此的熟悉。

  彼时的我还在校园中和同学们一起为灾区的同胞祈福,而年轻的吴姐却不满足于默默致哀,震后重建工作为她加入基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来到基金,吴姐的起点和现在的我一样。

  她负责的工作是整理灾区儿童名单。虽然每月只有600元的志愿者津贴,但这份工作却让她分外珍惜:周围的其他志愿者中有来自全球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贝恩等的商业精英、有保险行业的资深专家、还有媒体、金融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吸引他们成为无偿志愿者的理由只有一个:保障因灾害、残障、家庭贫困等各种原因孤独成长的孤儿。

  手中握着细碎的工作,名单处理既枯燥又要求精准,在人力不够的情况下,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专家老师们指点年轻的她,“一张卡背后可能就是一个孩子的生命,小吴你一定要负起责任来啊。”

  这每月600元津贴的志愿者工作,吴姐一干就是一年半,在基础工作的磨砺中有过酸甜苦辣,却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后来她凭借勤恳务实的工作态度成为基金工作团队的正式成员。

  一年半,每月600元津贴,吴姐的故事牢牢攫住了我的心。想到我自己在面试时大放厥词的样子,不禁汗颜:成长路上有一道道关隘,如果是我面临这种考验,我能够坚持下来吗?

  项目运营之初,吴姐亲自为汶川地震灾区的贫困儿童及地震孤儿每人都送去了一份重大疾病公益保险。

  不久后,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

  2009年7月,中国儿基会联合民政部启动了“孤儿保障大行动”,通过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为全国在民政系统注册的0-18岁孤儿提供重大疾病公益保险。在我眼中已井然有序的基金,在成立之初,它却仿佛是吴姐眼中的一个幼小孩子,她看着它蹒跚学步,又默默陪伴它向阳成长。

  吴姐还设身处地为孩子们着想,仔细查证,排除万难,与承保公司多次交涉,最终为福利院的孤儿争取到了专门的通融承保,让在福利院生活的孤儿的公益保险承保率一举提高了数倍。我不禁感叹,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何来这样的勇气与执着?我未来会选择和吴姐当时一样,走近孤儿,直接为他们服务吗?我会有勇气改变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坚持自己的立场吗?这些疑问让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

  随着时间推移,基金团队许多优秀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陆续赴美留学,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些闪亮的名字让团队的每一个人既兴奋又焦虑。他们的离开,意味着更多责任迫切需要承担。成长,就成为吴姐个人字典里排名第一的关键词。

  修炼内功,提升能力,她也有为大家分享新年工作计划时的尴尬与迷茫,也有熬夜撰写合作方案时的紧张与疲惫,还有风雨兼程异地拜访捐赠企业时的真诚与坚持,最终这每一步的历练成就了一份闪亮的成绩单:

  在阿里所属的淘宝、天猫、聚划算、支付宝平台上,百万名爱心网友为孤儿捐赠。数十万家爱心网商通过“公益宝贝”,以平均每笔7分钱的捐款,垒起了善款千万元级的爱心高塔。在基金的捐赠人中还有保险行业的资深从业者,每月200元的捐赠至今已持续了四年多。在保险专业人士眼中,基金的公益保险设计合理、价格低廉,是对孤儿面临重疾威胁时最有力的保护。

  与此同时,各级媒体也相继报道基金的最新动态。关于孤儿大病公益保险发放的消息共计20余次入选中国政府网的“中国要闻”栏目。不少媒体人更是自发组织起劝募活动,成为传递爱心的使者。

  这些说不尽的故事背后是大家对孤儿无法停止的爱和卸不下的牵挂,聚合他们的信任与奉献是吴姐与整个团队共同筑起的爱心桥梁。

  我的师傅吴慧娟,该如何诠释她呢?别致姓名背后的坚强,美丽面庞下的智慧,她就像一个划火柴的人,用她的光和热贯穿始终,让我得以管窥眼前这个平静团队背后的热情。

  合上手中的杂志,吴姐忙碌的身影伴着办公室的灯光,成为一道独特的剪影。我默默思忖着专访文章中的每一个字,心里暗想着,将来的我会有机会和吴姐一样完成我的那份蜕变吗?我会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让自己的经历也落在纸上,成为时光的纪念呢?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