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管桦的灵气紫藤
来源:北京青年报 | 李岩  2025年08月20日08:38

2017年初冬,我去丰润女过庄拜访鲍河扬大哥。鲍大哥热情款待,我先提出到他家老宅看看。鲍大哥的弟弟带我们去了老宅,在一棵紫藤架下,他介绍说,他父亲管桦就在这里写出《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等优秀的文学作品。

解放战争后期,著名作家管桦被著名音乐家吕骥调到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1951年6月1日,管桦在颐和园云松巢写作。创作组的李焕之、李群、张文纲等同事,每人拿出两块钱,为管桦和李婉举办了婚礼。

中央音乐学院从天津迁到北京。管桦和中央乐团创作组的成员也都来到北京工作,从此管桦和李婉夫妻在这里安居乐业。他们住在西单石板房胡同,那是一所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大院绿色成荫,有一棵大槐树,两棵散发着幽香的芙蓉树。前院有四棵海棠树,后院有一棵大枣树。最让他们喜爱的是窗前木架上缠绕着的紫藤和丁香。

管桦和作曲家郑律成、瞿希贤、李焕之、李群、张文纲在这花园般的庭院里聚在一起,于是小院里时常传出钢琴声、歌声和欢笑声。管桦和郑律成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相识的,到北京又成了邻居。周日,管桦和郑律成经常蹬着自行车,到北京西郊去游玩。他们在石板房胡同,创作出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歌唱的《我们的田野》《快乐的节日》《植树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优美的歌曲,给几代儿童留下甜美的回忆。1954年,《快乐的节日》获得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二等奖。这一年,管桦和李婉的长子鲍河扬出生。

管桦喜欢植物,其中最喜欢紫藤和竹子。1950年代,他回乡写作,便将四合院中的一棵小紫藤带回丰润。紫藤喜光却又耐阴,适合在向阳背风的地方栽培,于是管桦把它栽在房子的后院。

几年工夫,紫藤长得非常茂盛。每年春天最先绿的是紫藤,秋天最后败黄的也是紫藤。夏日,紫藤枝叶撑起一个绿色的伞,管桦和家人及亲朋好友们在这浓荫下聊天,品茶,读书。

也是在这里,他写下《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回到北京,他把歌词交给瞿希贤。瞿希贤一看说,这哪像歌词,倒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后来管桦回了北京,从此家乡的小院渐渐荒芜,紫藤无人照料。整整三十年后,管桦之子鲍河扬想找个清静的地方写作,便回到家乡的旧宅。管桦当年种的紫藤,支撑的木架早已腐朽,藤枝带着零落的败叶匍伏在地上,腕粗的根部有一道很深的痕,藤根半挂着残存的枝条和叶子,气息奄奄,生命残存。鲍河扬把藤蔓扶起,靠在一个木架上,想等收拾好房子再好好施救,不想还是被工人的一辆手推车撞断。这棵紫藤只剩下露出地面的淡绿色的藤茬。眼见得紫藤没救了,鲍河扬便填锹土,把藤埋了。

管桦听说紫藤的命运,伤感地说:“可惜了,论藤的年龄它还是孩子,这棵紫藤有灵气,我的许多灵感都是在这藤下得的。”

次年春天,鲍河扬在雨后的清晨扫院,突然发现紫藤根那里潮湿的泥土中,冒出一棵青绿色的小苗。他蹲下一看,惊喜万分,这小苗分明是他埋下的那棵紫藤。第二天他更惊喜了,在裂开的泥中又冒出两棵小苗,第三天又冒出两棵。

紫藤复活了,十天过后紫藤蔓延出了一片二十八棵。它一天一个变化。一个月后,枝条疯长成一人多高。鲍河杨竖起几根竹竿,紫藤的枝蔓随风缠了过去,在竹竿上旋转攀高,绿叶一片一片散开,在藤节间舒展。再生的紫藤还娇嫩,复活那年没有开出紫色的花,第二年,一朵朵紫花便又绽放在绿叶丛中。

管桦已离开我们许多年。望着那棵以顽强生命力再生的紫藤,我仿佛看到管桦坐在紫藤下。他的作品充满生命力,忧愁中带着温暖,语言清晰易懂,毫无装饰的痕迹。他的诗歌有爱,有颜色,有忧愁。音乐家用几个音符浸入诗词中,生命中的喜与忧就插上了音旋的翅膀,随风而来。那不是歌曲,那是我童年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