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让戏剧发生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来源:文艺报 | 李 琦  2023年07月27日08:41

全球戏剧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与英国爱丁堡戏剧节和德国柏林戏剧节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节。每年7月,南法小镇阿维尼翁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戏剧人的天堂,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戏剧爱好者相聚于此。阿维尼翁戏剧节分为“IN单元”和“OFF单元”,其中“IN单元”由官方资助,每年平均上演50部剧目,“OFF单元”面向所有剧团开放,每年平均上演1500部剧目。戏剧节期间,阿维尼翁小镇的每个角落都化身戏剧舞台,从大堂剧院到蓝色列车剧,从教皇宫到街心花园,室内或露天,墙里或墙外,活动期间不仅有传统的戏剧节目,还设置了展览、电影、辩论、朗读会等一系列活动。阿维尼翁戏剧节成为艺术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的交流地,被视为全球戏剧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今天我们说起阿维尼翁戏剧节,则一定少不了提到一个人,他就是让·维拉尔(Jean Vilar)。1947年,包括阿维尼翁在内的欧洲各个城镇饱受战火摧残,普通百姓需要重构精神生活,国家迫切希望推动文化艺术的复苏与发展。当时评论家兼收藏家克里斯蒂安·泽沃斯(Christian Zervos)和诗人勒内·夏尔(René Char)在阿维尼翁教皇宫的大礼拜堂举办了一场当代绘画和雕塑展,让·维拉尔应邀参加。泽沃斯原本希望维拉尔上演一场艾略特的《大教堂谋杀案》,该剧此前已经取得成功,然而维拉尔拒绝了这一想法,他提出要上演三部全新的戏剧,分别是莎士比亚的《理查二世》,保罗·克洛岱尔(Paul Claudel)的《托比和萨拉》以及莫里斯·克拉威尔(Maurice Clavel)的《午间露天咖啡吧》。活动于9月4日正式开幕,由于事先没有特别宣传,到场观众非常有限,但这却成为阿维尼翁戏剧节的雏形。次年,活动正式更名为“阿维尼翁戏剧节”(Festival d’Avignon),时间也从9月改到了7月,并一直延续至今。

1951年,时任教育部艺术司副司长让娜·洛朗任命维拉尔担任法国国立大众剧院院长。这也意味着,在此后的十余年间,阿维尼翁戏剧节和国立大众剧院拥有同一个“老板”和同一班“人马”,践行相同的理念,上演相似的剧目。在此期间,阿维尼翁戏剧节不断拓展维度,增加了讲座活动,鼓励艺术家之间以及艺术家和观众之间展开对话。1963年,维拉尔辞去了国立大众剧院院长职务,专心投身于阿维尼翁戏剧节。他开辟了新的剧院场地,比如1967年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和1968年的赛肋司定会修道院。他不断丰富戏剧节的艺术形式,1966年,莫里斯·贝雅特成立的20世纪芭蕾舞团走进戏剧节,1967年,让-吕克·戈达尔的电影《中国姑娘》在教皇宫荣誉庭院进行首映。然而,1968年的学生运动对维拉尔造成了沉重的影响,1971年,他死于心脏病。此后相继几位“掌门人”接手阿维尼翁戏剧节,并带去了新的活力,比如20世纪70年代设立了“OFF单元”,2013年成立了戏剧节唯一永久艺术驻地La FabricA,等等。2022年9月,葡萄牙籍戏剧艺术家蒂亚戈·罗德里格斯接替奥利维尔·皮担任阿维尼翁戏剧节第八位总监,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外籍总监。此前,他曾多次受邀参加阿维尼翁戏剧节,特别是他所导演的《樱桃园》曾作为2021年开场剧目登上了教皇宫荣誉庭院。

阿维尼翁戏剧节的五个特点

时至今日,阿维尼翁戏剧节不断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原创性,展演期间的戏剧作品大多数都是原创且为首演;二是多元性,集合了戏剧、歌剧、展览、辩论、读书会等多种丰富的形式;三是国际化,以中国元素为例,2011年至今有50多部来自中国的剧目在阿维尼翁戏剧节上演,孟京辉执导的话剧《茶馆》和《第七天》分别亮相2019年和2022年阿维尼翁戏剧节。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戏剧节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将英语指定为官方语言;四是年轻化,政府出台多项优惠举措来满足青年一代的观剧需求,通过文化熏陶增强青年人的艺术造诣;五是艺术与旅游相结合,借力戏剧节推动城镇的文化和旅游发展,和法国其他城镇相比,阿维尼翁甚至在经济增长上实现了“三周抵一年”的惊人成绩。

阿维尼翁这座小镇历史悠久,很多地标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曾经的“教皇城”,1309年到1377年间,共7位教宗在这里生活。今天,我们可以穿梭在阿维尼翁的老城区,漫步于中世纪的小巷,前往岩石公园俯瞰阿维尼翁断桥,抑或走进教皇宫殿感受历史的厚重。如果恰好赶上阿维尼翁戏剧节,墙面,电线杆,街边橱窗,城市的每个角落都会贴满活动海报,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很多年前我去过一次阿维尼翁,当时是春天,戏剧节还尚未开始,小镇的静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几年我短暂地在巴黎生活,因为工作的原因,一直没有办法抽出时间前往阿维尼翁欣赏戏剧节,但是没关系,只要有足够的耐心,阿维尼翁戏剧节上的一些作品会陆续来到巴黎上演。

今年也不例外。我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2023年阿维尼翁戏剧节开场大戏,法国导演朱莉·德莉凯(Julie Deliquet)执导的《福利》,改编自美国纪录片导演弗雷德里克·怀斯曼(Frederick Wiseman)1975年同名作品。难怪就在阿维尼翁如火如荼举办戏剧节期间,巴黎映像电影院重新放映了这部片子,我挑了一个晚上专门过去观看。全片时长近3小时,镜头聚焦美国纽约一家福利所,通过刻画各色人群面临的生活困难(住房、失业、离婚、疾病等),对彼时美国福利制度进行了探究与思考。我在观看纪录片的时候一直在想,它会怎么被改编成一场戏剧。散场后我翻看手册,惊喜地发现这场大戏将在9月底来到大巴黎地区的杰拉·菲利浦剧院进行演出,我立刻买好了票。

前面提到的2021年阿维尼翁戏剧节开场大戏《樱桃园》也是如此。次年初它便登陆巴黎的奥德翁欧洲剧院,法国影星伊莎贝尔·于佩尔饰演女主人公柳鲍芙。同样在2021年,法布莱斯·鲁奇尼在阿维尼翁卡尔维博物馆的花园朗读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文本,演出名为《尼采和波德莱尔》,次年底,他在巴黎工作坊剧院开启了相似的朗读演出,将文本内容从尼采拓展至包括帕斯卡尔·布鲁克纳在内的其他哲学家。有趣的是,2022年底,法国导演伯努瓦·雅科的纪录片《由心》专门聚焦于佩尔和鲁奇尼在2021年阿维尼翁戏剧节前的准备以及活动期间的表演历程,完美地呈现了当时的场景与画面。你可以去看看这部纪录片,顺便还可以领略一下阿维尼翁的城市风光。

戏剧浸润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说每年7月,法国的“文化之都”转向了阿维尼翁,那么在平日里,没有哪座城市可以比得过首都巴黎。据称,在过去的50年里,巴黎的剧院数量增加了一倍,演出数量增加了五倍多,如今每周约有130个大大小小的剧院上演300多场演出。每个剧院风格不同,各有特色。全法共有6家剧院属于国立剧院,除了位于斯特拉斯堡的国家剧院外,其余5家均在巴黎:法兰西戏剧院、奥德翁欧洲剧院、科林国家剧院、夏约宫国家剧院和喜剧歌剧院。

蒙马特一带的剧院都不大,比如勒比克剧院,杂技演员剧院,加拉布鲁剧院,尽管演员们都不是大明星,但是他们的表演都很卖力很认真。有段时间我热衷于脱口秀,就跑去共和国广场和玛黑区一带,那里有几家小型脱口秀剧场,虽然每次听懂的笑点不多,但我依然乐此不疲。9区还有一家专为儿童开设的剧院,名叫天堂的孩子,常常上演《绿野仙踪》《彼得潘》等儿童剧,位于5区的幕府塔尔剧院则是巴黎第一家以木偶艺术为特色的剧院。

我尤其喜爱音乐剧。蒙马特的特里亚农剧院曾经举办过法语音乐剧明星音乐会,全场跟着达米恩·萨格等一众歌手合唱《罗密欧与朱丽叶》《摇滚莫扎特》中的经典曲目。这几年,沙特莱剧院先后引入了原版英语音乐剧《第42街》《西区故事》等等,而莫加多尔剧院于2005年被收购翻修后也上演了一系列音乐剧,不过大多是改编成法语进行演出,比如持续卖座的《狮子王》。法语音乐剧《星幻》复排选在了塞纳音乐城,音乐剧《巴黎圣母院》25周年定在了巴黎会议中心,新剧《莫里哀》将在巴黎多姆剧场上演。如果想欣赏歌剧或者芭蕾舞蹈,那么一定不要错过加尼叶歌剧院和巴士底歌剧院。

除了这些剧院外,很多学校也有自己的戏剧社团。我曾经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剧场看过两场演出:雨果《吕·布拉斯》改编剧本和原创剧本《甘必大》。每次走进高师的校门,我都会油然而生一股崇敬之感,这里可是法国最负盛名的高校,要知道,这里的学生未来可都是法国各行各业的精英和翘楚。学生们的表演精彩极了,丝毫不输剧院的演员。还有一次,平日总是森严戒备的军事学院在内部的活动厅上演了一场音乐剧《摇滚历史》,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散场后正好赶上整点亮灯的铁塔,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军事学院的武警人员也没有像进场时那样禁止大家拍摄,每个人都沉浸在这场流动的盛宴里。

我在南京大学度过了七年时光,我一直觉得南大的戏剧氛围在全国的院校中都是数一数二的,最“出圈”的莫过于《蒋公的面子》。毕业后我常常在想,如果说南大在我身上留下了什么“烙印”,那么其中一定有着对于戏剧的热爱。我在巴黎的这些年陆陆续续看了上百场剧目,这里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戏剧,也包括歌剧、音乐剧、脱口秀、魔术表演等等。我的法语并不好,很多时候都看得一知半解,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坐在剧院里感受戏剧的魅力。久而久之,我拥有了一张“我的巴黎剧院地图”,这些剧院散落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而这正是我热爱巴黎的原因之一。

(作者系法语译者,毕业于南京大学法语系,暂居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