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西格弗里德·伦茨《少年与沉默之海》: 搜集词汇,不是为了你自己
来源:文艺报 | 随 庭  2022年06月24日07:04

《少年与沉默之海》是德国文学巨匠西格弗里德·伦茨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由可以文化首次出版简体中文版。少年阿纳来到汉斯家的那天,拆船厂里正在拆解一艘生锈的希腊船,“火刀穿过破旧的船身,切开船舷,磷磷火光如下雨般四下飞散,船舷一片一片被切割下来。”这部发生在拆船厂的故事,便是建筑在各种意义的破碎、废墟和遗物之上。阿纳是一起家族惨案的“遗物”,他带着柔顺的破碎感走入汉斯家,发现报废船只的旧物,在这里被挑选珍藏,拥有新的生命与位置。阿纳的生命也摇摇晃晃地在此扎根,努力融入新环境,试图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悲剧一再发生。阿纳的秘密无法从他的口中讲述,他留下的物品成了遗物的遗物。小说中的物被倾注记忆与情感,阿纳的故事就从汉斯整理的一件件遗物中娓娓道出。

正如中文书名所示,敏感内敛的阿纳,如沉默的大海一般,总不善于表达内心的深情。但实际上,阿纳热爱语言,语言代表叙述、交流,交流的背后则是情感的需要与流动。阿纳随身带的行李中,有一本字典和一本芬兰语语法书,还有一本芬兰日常用语的小册子。汉斯认为学芬兰语一点用都没有,阿纳却十分笃定地说 “我要学芬兰语!就算是为了拓夫,我也要学。”他与芬兰朋友拓夫在一次旅行中相识,共同分享了许多事。为了难得珍贵的友情,阿纳认为自己有义务学会朋友的语言,并希望能用芬兰语写信给好朋友。阿纳在学习语言上极具天赋,或许他玻璃般澄澈敏感的内心,才能理解语言的极细微处。他对语言的探知也超出常人。在他的遗物中有一本《信号学》,这是阿纳向父亲借来的,为了学习摩斯密码。他只花了两天时间,就用自创的一套方法学会了。“就是这样,”父亲说,“我们的阿纳就是这样,看过的东西永远不会忘记,会跟着他一辈子。”如果说摩斯密码仍属于系统而科学的语言体系,阿纳与卡陆克共同分享的语言,则更加古老神秘,充满玄奥。卡陆克试图重现秘鲁古老的结绳文字,并将它融入编织之中,呈现在世人眼前,那“曾经是一套完整的沟通工具”。卡陆克送给阿纳一个魔法绳结,据说“绳结里面藏了风”,“还可以把绑在绳结里面的风释放出来。” 这是他们缔结友情的信物,也是两颗心共情的密语。阿纳将这份礼物视若珍宝,并对此深信不疑。

阿纳对语言的终极热情,指向了他对未来人生的规划。在他与卡陆克用芬兰语和爱沙尼亚语简单交流后,汉斯说“你们一定会成为朋友的”,阿纳继而选定了翻译家作为自己的职业,并决心为此奋斗。阿纳曾帮助汉斯翻译一首拉丁文诗,他点明应当翻译出诗的原因和动机,而不仅仅是语言的字面意义。他敏锐地洞察到这首诗的内核是控诉,“有权利拥有的东西,却被别人夺走;理应得到的东西,却不能收获。”阿纳的语言天赋似乎与他被生命创伤淬炼的感受力是一体两面的,它既是一种馈赠,又是一种透支。翻译过后,阿纳玩笑般地朗诵道:“你搜集词汇,噢汉斯,不是为了你自己。”这个问题似乎更能反问于阿纳自身。词汇与语言,对阿纳到底意味着什么?阿纳就是一种语言,他是温情脉脉的芬兰语,是沉默的摩斯密码,也是藏了风的魔法绳结。他试图通过语言,去消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差异,期待着一点点解开绳结,将体内蕴藏的伤痛与深情释放。为此他充满热情地学习准备,“所有知识总有一天会有用的,不是吗?”

记忆赋予了遗物语言,阿纳的遗物在诉说过去。而在小说中,唯有铅铸模型是在诉说未来。除夕夜,大家围坐在一起,因为“在除夕夜灌注的铅模型之中可以预测未来”。这一段写得很温情,却也是小说故事的转折。未来其实并非由铅模型的形状决定,而取决于语言如何去诠释与塑造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描绘对彼此未来的想象,阿纳一贯温柔、敏感地照顾着家人的感受。然而,对未来抱持期待的活动中,汉斯发觉“一丝恐惧涌上心头”,而母亲在阿纳倒出一只“张牙舞爪、自我防卫的虾”时,却说“好了,我想大家该结束这个游戏了。”小说的大部分回忆中,大家始终刻意回避着阿纳的身世遭遇,试图掩盖伤痛来封存过往。然而,过去难以弥合,未来便更不可展望。阿纳仍被困在当下,挣扎于获得归属与认同。最后,母亲只说“我们大家能够在一起,很好。” 她希望新的一年,不要有任何变化,“只要不更糟,我就心满意足了。” 可惜,母亲所珍视的团聚,只是昙花一现,而她担心恐惧的“变化”随即发生。很快,阿纳的命运像那只被抽掉枕木的船,不受控制地滑进河道,绝望地沉入水中。

伦茨曾在访谈中表示,他所感兴趣去展现的是“处于决策危机中的人”。他谈到,人“注定要做出决定,寻找解决方案,但无论做出什么决定,缺陷与不足将永远存在”。在《少年与沉默之海》中,阿纳的故事正是如此令人触动。伦茨的观察深刻、清醒,却又写得温柔、隽永。他对人性、对生命的理解与关怀,超越了民族与语言的界限,直抵读者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