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张昆华:冯牧与刘白羽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张昆华  2019年11月22日09:31

冯牧

刘白羽

1951年7月,新中国诞生后的一年多,身为初中生的瘦小的我终于盼来机缘,由家乡镇沅县中学公函推荐,又经县委会核准盖印,得以如愿参军,并从此开启了我的军旅文学生涯。

1954年春,我在勐海驻军116团工作期间,宣传干事曾给热爱文学的我推荐了一本《刘白羽战地通讯选》,那本书上有冯牧先生来部队讲课时的签名。

那个年代的战地通讯,除了具有来自战火纷飞的前线所具有的新闻性、真实性,同时还具有动人感情的文学性。刘白羽和冯牧在投身战场之前就已经是作家、评论家了。他们所写的战地通讯自然有别于某些新闻记者所写的消息报道,让人觉得好读、爱读,并且容易记住。这就是我从未见过面的、通过阅读战地通讯而认识的刘白羽和冯牧。

刘白羽先生1916年9月出生于北京,冯牧比他小3岁,1919年2月在北京出生。他俩成长于北京的历史文化环境中,虽未相遇相识,但却都向往当时的革命圣地延安。1938年春,刘白羽到达延安,于年底加入共产党,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党支部书记。冯牧则于1938年5月中旬离京,经冀中抗日根据地辗转数月才到延安,12月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于1939年考入延安鲁艺文学院,1941年毕业便到鲁艺文艺理论研究室工作,两年后到南泥湾三五九旅当兵一年,1944年调入党中央办的《解放日报》,在丁玲领导的副刊部任文艺编辑。同年,刘白羽从延安调至重庆《新华日报》副刊部任职。对照以上简历可以发现,冯牧与刘白羽1938年在延安就已相识,在延安的五六年间,他们在同一条战线常有学习、工作、会议等交往,彼此不但增进了了解、信任,还建立了友情。即使后来刘白羽去了重庆《新华日报》,而冯牧留在延安《解放日报》,两地相距甚远,但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他们也仍有编辑业务联系。比如,刘白羽知道《解放日报》副刊发表的李季的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是冯牧编辑的;还在《新华日报》转载过冯牧发表于《解放日报》1946年5月6日的评论《敌后文艺活动的新收获》等。1946年5月,冯牧在解放日报社加入中国共产党。半年后,在延安主持新华社工作的廖承志直接派冯牧以军事记者身份,从延安奔赴激战中的陈赓兵团,亲历晋西吕梁战役、汾孝战役、晋南战役,这都是保卫延安的重要战役。冯牧身临前线陆续写了《把敌人淹没在汾河里》《新战士时来亮》《记郏县攻坚歼灭战》等战地通讯。期间,《解放日报》两次发函要冯牧回延安到报社工作,但冯牧乐于当军事记者,当面向兵团司令员陈赓说了自己的愿望,陈赓就给廖承志发了电报,把冯牧留在了前线部队。接着,冯牧参加了强渡黄河和豫西战役、平汉战役、解放洛阳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广州战役、粤桂战役和大陆最后一次战役——滇南追歼蒋军残部的战役。在前线部队三年半的时间里,冯牧真是“身经百战”,写了“战地通讯百篇”,比如《洛阳英雄连》《陈赓将军赐见败将邱行湘》《向淮海前进》《英勇的南坪集阻击战》《给大别山人民报血海深仇》等等。特别值得记叙的是,这些战地通讯都有坚强的生命力,都与解放战争的历史同生共存。比如1953年冯牧到朝鲜上甘岭前线部队访问时就发现,一位志愿军战士的笔记本中竟夹有他于1950年初写的《八千里路云和月》这篇文章的剪报。而另一篇写于1947年的《新战士时来亮》,直到32年后的1979年春天,冯牧到云南边境自卫反击战前线、陈赓的老部队访问时,仍能看到这篇文章还在印发给战士们阅读,以进行英雄主义传统教育……

再说刘白羽。1946年初,他也离开《新华日报》到北平军事调停执行部任新华社记者。国共和谈破裂后内战爆发,刘白羽又被派往东北野战军任军事记者,在东北、华北战场上写了大量战地通讯,为一次次战役的胜利立下了一座座丰碑。由此可知,冯牧、刘白羽自延安分别后,虽然不在同一部队、同一战场,但都同时在新华社任军事记者;他俩所写的战地通讯或报告文学等,都驰名于各地战场,将各个部队的辉煌历史存留在册,铭刻在广大指战员的心间。这就使冯牧与刘白羽从延安时代便开始的文友与战友的感情不断得到加深,不断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尊敬……

1954年春夏,冯牧率领作家团到滇南、滇西边防部队和边疆民族地区深入生活,回到昆明后,由于辛劳过度,战争年代就患有的肺结核病日趋严重,当年秋天就在昆明军区医院做了手术。1955年春,冯牧又转到重庆西南军区医院继续治疗,但病情并未好转,次年又入住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切除了肺部特大肿瘤,经过一年多的医治,终于自危难中挽救了生命。由于身体原因,冯牧不宜继续在军队工作,便于1957年底办了转业手续,由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刘白羽接收并安排其到中国作协主办的《新观察》杂志任主编。之后的1961年春天,已任《文艺报》副主编的冯牧先生曾来滇出差,我有幸与他第一次见面。我们在澜沧江的沙滩上散步漫谈,在一阵阵温暖的江风吹拂中,冯牧平静地对我说,现在他和刘白羽都不再像年青时当军事记者那样写战地通讯了,而是爱上散文、写作散文了,冯牧先生一边说自己的创作情况,一边也鼓励我进行散文写作。

历史的长河总在向前奔腾。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改革开放,20多年过后,我实现了愿望,由冯牧当面介绍我认识了刘白羽。那时刘白羽又重新穿上军装,在总政文化部任部长,而冯牧则早在三年前就已担任了中国作协党组第一副书记、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和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务。

回顾这段历史还得从发展军事文学说起。1979年初春,云南边境打响自卫反击战,冯牧即率先深入前线,很快写了散文《我的战友,我的亲人》发表于《人民文学》当年第8期。紧接着,徐怀中也在战地帐篷中写了《西线轶事》,以高票荣获1980年全国短篇小说奖;军事文学如春风吹起。鉴于当时边境战争形势的召唤,中国作协和总政文化部决定于1982年春天联合召开全国军事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这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以军事题材为创作主题的文学盛会,军内外150多位作家共同出席。在会上,我怀着敬仰之情快步走到主席台前,向冯牧、刘白羽敬了军礼,冯牧把我拉近,并向刘白羽做了介绍……

这是我首次见到冯牧与刘白羽并肩站在一起。那一瞬间我不禁又想起1954年,我在西双版纳勐海军营连夜拜读冯牧亲笔签名的《刘白羽战地通讯》时的情景。

全国军事题材创作座谈会从4月18日召开到28日闭幕,会期长达12天。这期间我有很多机缘与冯牧、刘白羽见面相聚并交谈。在和刘白羽先生接触中我很快便发现,他不仅在散文写作上异常出色,小说创作更是精彩,冯牧先生也多次赞许他的小说创作,希望他写出一个又一个精品来。终于,1987年11月,在刘白羽71岁高龄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其以解放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随即在军内外获得广泛好评,并于三年后荣获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1年3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会上,张光年有意安排冯牧代表中国作协把鲜红的奖证送到了刘白羽的手上,这两位战友、文友亲切地握手之后,又伸开双臂热情地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