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酒香也怕巷子深”
来源:文艺报 | 朱振武  2019年03月11日09:03

中国的文人,特别是作家和学者,大多秉承那句老话:“酒香不怕巷子深”,而没有注意到,正是那些大牌名酒早已摆脱羞羞答答的难为情态,走出深巷大宅,多少年来在持续做宣传,打广告。那些商家深信的话正好相反:“酒香也怕巷子深”。

莫言的作品如果还养在“深闺”,没有《红高粱》电影的强力推介,没有十几种外译本,没有媒体的深层报道,莫言的“酒”再香也还是储藏在高密乡的破烂地窖里,最多是十里八乡的人花上几块钱沽几坛去,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的时候小酌一下。像莫言这样的“酒”,上海、北京、陕西、四川等地还是有的,而且还不在少数,但多数还都藏在深巷中。

十几年前《三体》连载的时候,谁也想不到这部作品会在世界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更想不到其英译本受到那么多西方读者青睐,还获得雨果奖、银河奖、克拉克奖等多种大奖。译作本身的质量无疑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因素,而市场因素显然不容忽视,酒香也怕巷子深啊!随着文化商品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市场因素对于文学作品的传播影响也越来越大。要想使中国文学更快地走向英语世界乃至世界各地,恰当的宣传和正确的推介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和环节。

麦家的《解密》(Decoded,2014)能在海外迅速走红,与出版公司以及相关媒体等各方面对原作者及译作的大力宣传密不可分。在《解密》英译本出版前后,出版社及作家对其做足了宣传,其英文版由英国企鹅出版集团(Penguin UK)和美国法勒·斯特劳斯·吉罗出版公司(Farrar Straus and Giroux)联合出版,在英、美等35个英语国家同步上市,出版不久就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在美国亚马逊的世界文学榜单上曾位列第十,被英国老牌杂志《经济学人》评选为年度优秀图书之一,成为迄今惟一一部入选企鹅经典文库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麦家成为第一个入选“企鹅经典”的中国当代作家。可见,走出娇羞态,不再难为情,是中国文学的当务之急,也是文学走出去的堂奥之一。

至于说到作品外译,认知上则更是乱了套。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像莫言的英译者葛浩文那样“随意增、改、删”,自己的作品才能走出去。汉学家们的翻译有些地方是作了调整,但那是根据目标读者的接受和意识形态的需要而做出的。有些时候我们光是简单地从字词语句方面做了简单的对比,没有从语意、语境、意境、典故、氛围、节奏、语气和韵律等多方面去考量,没有从深层语境下或从更高层次上去考量汉学家们的翻译。作为莫言作品的主要英译者,葛浩文并没有“随意”增、改、删,为数不多的“增、改、删”也进行得非常审慎,都征求了莫言的同意,有的增、改、删还是出版社的意见。葛浩文曾多次强调,一个译者不能做一个文化殖民者,坚决反对个别英美翻译家所采取的完全归化(英语化)的翻译方法,他也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把莫言作品忠实地翻译到英语世界中去的。葛浩文的译文越是忠实原文,我们就越能看出莫言作品自身具有的魅力所在,同时也说明像杨宪益等中国自己的翻译家所采取的尽量忠实于原文的“直译法”的必要性和存在意义,说明这个时间中国文学文化比较原汁原味地走出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语境和国际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