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批评的对话意识与说书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
2024-09-06
-
提炼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2024-09-05
-
守护好讲述好灿烂的文化遗产
今年7月下旬,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4-09-02
-
陈雪虎:新时期文论话语分析之“透视主义”
一、话语分析与“透视”的感觉 所谓话语,在法语原指一种形式化的言语行动和叙述,20世纪以来语言学家强调是比一个单句还要长的语言单位,而在当代文论和批评语境,话语已不仅指传统的言谈行为,而是某种社会知识的特殊领域。
2024-08-30
-
季水河:以新视野开拓文艺新境界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4-08-30
-
生活美学的四个认知维度
生活美学是兼具“生活”与“美学”两个概念的重要意义范畴,其以深厚多元的实践性和审美性,成为古今中外诸多学者关注并探讨的话题。
2024-08-30
-
以体制机制创新夯实坚定文化自信的制度基础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强起来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是一百多年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要求,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国文明型崛起的历史必然。
2024-08-29
-
互动性叙事:文学与电子游戏之间的跨媒介哲思
摘要:互动性是思考人机关系的一个有效入口。
2024-08-27
-
中华典故:文脉流芳有妙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多次对党和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三中全会”。
2024-08-23
-
中国文艺发展的新形势与新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多次对党和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三中全会”。
2024-08-23
-
我国文学研究方法论建设历程及其多层次性问题
20世纪的中国学术界有过两次方法热。
2024-08-20
-
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历史演进与当代价值
中华民族以生为本,以和为贵,拥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在价值取向、历史演变、文明观念的不同层面体现出包容性的特质。
2024-08-19
-
全球化时代中国美学的新时空意识及其实践策略
今天的时代是全球化的时代,“地球村”已然成为现实,同时,今天的时代也是凸显地方化的时代,文化多元性、多样性趋势日益明显。
2024-08-15
-
中西小说叙述者意图伦理之比较
摘要: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小说叙述者意图伦理的差异,可以从小说的外在面貌和叙述者的视角选择两个方面来展开。
2024-08-14
-
“新批评”视域下的“新诗现代化”理论构建
“新批评”理论传入中国,始自1929年由伊人翻译的瑞恰兹的著作《科学与诗》在华严书店出版。
2024-08-14
-
新时代经典文艺形象的文化逻辑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10周年,也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开局之年。
2024-08-13
-
请君为我倾耳听——音乐与中国当代小说的叙述实验
1994年11月,对西洋古典音乐的涉猎和认知尚处入门阶段的余华,就在与《爱乐》杂志记者的对谈中断言:“没有任何艺术形式能和音乐相比。
2024-08-12
-
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看文化传承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
2024-08-09
-
大国之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4-08-09
-
文学何以现代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
202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