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辟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对我国出现的新的文艺实践的研究总结和理论升华。
2018-11-09
-
“大文学”与“小历史”
编者按 我国引入西方文学概念,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2018-11-05
-
文学遗产中的应制文学
中国历史上曾有由皇帝诏命而作文赋诗的一种文学活动,文学史谓之“应制文学”。
2018-11-05
-
陈平原:为何不断与五四对话
一 就像书名显示的,这本新书的写作 ,对我来说, 也是一种思想操练。
2018-11-04
-
美与真善在高处汇通
美育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情感从马克思所批判的商品拜物教中解放出来,通过文学形象的熏陶和潜移默化,进入高尚境界 美育提高人的审美感受力,使人易于进入文学表达的世界,在言尽处体会丰富意蕴,使人能够通过辨析理解思想的真谛,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美育最高理想乃是人的全面发展,德育、智育莫不如此。
2018-11-02
-
中国文化的极致性与传播魅力生成
研究和探讨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生成,就有必要首先厘清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极致性和传播魅力。
2018-11-02
-
立足当下 指向未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文化整体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适应人民群众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推进文化创作发挥更好的传播、影响与引导功能的根本途径。
2018-11-02
-
当代文学理论话语重建的反思
在中国,学界利用西方文艺理论的某些学说解释中国当代的文艺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方面给我们的文艺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另一方面用西方的文艺理论并不能客观地应对与合理解释当前中国纷繁复杂的文艺现象。
2018-11-01
-
新时代优秀文艺的评判标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伴随文艺生产力大解放,我国迎来文艺的大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
2018-11-01
-
40年,文艺政策引领文艺繁荣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重要的途径之一是政策导向。
2018-10-30
-
深刻领会新形势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努力方向
一代人有一代人之使命。
2018-10-26
-
把目光再次转向马克思
在马克思诞辰200年之际,由中国赠送的马克思雕像揭幕仪式在他的故乡举行。
2018-10-26
-
彭锋:美育重在熏陶与化育
近年来,整个社会对美育的重视明显提升。
2018-10-26
-
韩毓海:经由美育抵达精神高地
文艺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审美和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美的历程深刻内在于人类精神历程,因此应在精神建设意义上倡导审美和艺术的功用 人的精神活动由理智、意志和情感构成,教育所追求的应该是这几个方面的统一,而不是对立或割裂。
2018-10-23
-
激发文艺原创力 抒写时代新华章
高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学关怀 必须落实到行动中 刘玉栋:有温度的写作 丁国旗:多元化创作观念也应该分清是非 王妹英:始终坚持扎根人民 的现实主义写作精神.
2018-10-22
-
始终坚持扎根人民 的现实主义写作精神
我们今天身处的这个伟大时代,是有史以来最为美好的时代。
2018-10-22
-
多元化创作观念也应该分清是非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涌现出了许多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作品,成绩喜人,值得提倡。
2018-10-22
-
有温度的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都有内心的冲突和忧伤。
2018-10-22
-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学关怀 必须落实到行动中
作为一个民族的软实力,文学是最接近世道人心的“调和剂”,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阅读可以抵达一个能让人产生无限向往的理想世界。
2018-10-22
-
聚合起新时代的磅礴之力
在人类历史漫漫长河中,百年甚至千年都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在一个社会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五年甚至一年都可以斗转星移。
2018-10-19
更多
李洁非:通过写作勾勒当代文学史的基本轮廓
“我自己希望通过这一写作,整理出一个当代文学史的‘精神脉络’,可能达不到一览无余的程度,但把基本轮廓勾勒出来。”
更多

沈从文与颐和园霁清轩
霁清轩长年闭门不开,知名度非常低。“就全个霁清轩说,在颐和园中算是最有丘壑一所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