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虚构《太阳透过玻璃》:我们的驿站
打开电脑文档,准备开写时,习惯性地看一眼电脑右下角的日期显示:2023年2月18日,顿然惊觉,明天就是父亲去世三周年的纪念日。
2023-03-07
-
孙频:国王与囚徒
人的年龄越长,可能越容易相信一些人力与科学之外的东西,这在本质上还是源于人的无力,或者说,是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无力。
关键词:  孙频2023-03-06
-
王海雪:灰与白
一部作品完成并被发表后,再次重读,发现自己与它已经彻底剥离了关系,成为一名普通读者。
2023-03-06
-
《太阳透过玻璃》后记:缓慢地活着
父亲在医院的老年病房里躺了五年,这五年间,我无数次想到,他要离我们而去了,老年病房只是他人生的“终点站”,未来的某一天,当他真的要登上那艘开往天堂的船的时候,我需要做什么?给他准备哪些他喜欢的衣物?要不要通知他退休前的单位和他最铁的老哥们?请哪些亲朋好友来参加告别仪式?要为他写一篇怎样的悼词?还有,买天长园还是清逸静园的墓地……他还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些问题。
关键词:  薛舒2023-03-06
-
葛亮:一均之中,间有七声
探访了久负盛名的瓷厂。
2023-03-02
-
写作的过程是反复驯养一头野兽
必须坦白的是,这篇小说的诞生有一个背景,它关乎写作者的创作心理。
2023-03-02
-
“如意”的背后是“天意”
写下这些文字时,俄乌冲突正劲。
2023-03-01
-
当疾病或垂老迫近时
打开电脑文档,准备开写时,习惯性地看一眼电脑右下角日期显示:2023年2月18日,顿然惊觉,明天就是父亲去世三周年的纪念日。
2023-03-01
-
郑小驴:《南方巴赫》创作谈
我有个喜欢摄影的朋友,是一家度假酒店的老总,每天坚持用专业相机拍一张海上落日,不管刮风下雨,全年无一日落下。
2023-02-28
-
迟子建:关于写作的十二则体会
1 作家要善于取材,更要善于掌握“火候”,这个火候,需要作家有全面素养,比如看待历史的广度、看待现实的深度、对美的追求等。
2023-02-26
-
60年100首诗,致敬雷锋
每年3月5日到来之际,或不只是3月5日这个时间节点,总会有亲友甚至陌生人给我打电话、发微信,向我“求援”。
关键词:  雷锋精神2023-02-26
-
鲁敏:故乡总在望着我
自1998年写作至今,25年了。
2023-02-22
-
散文里的“有我”与“忘我”
一 中学时代提到散文,我们通常会说到记叙文、抒情文以及议论文,这是最为基础和简单的分类。
2023-02-22
-
万胜:一场新雪为我铺好了稿纸
我在海棠街上的一家名叫三和百货的大商场工作了十六年。
2023-02-21
-
寻常人间烟火里,愿与挚爱相珍重
2000年,18岁,青葱一样的年华,我正在当地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念书。
2023-02-21
-
徐小雅:我钟爱动物的隐喻与美
直到现在,我仍然清楚记得十几年前自己观看《老男孩》时的感受。
2023-02-21
-
文学不会忘记他们
古稀之年,我为一段过去了的、不可忘却的岁月书写了这部底层工人的奋斗历程,这是我心心念念的愿望。
2023-02-20
-
葛水平:老祖宗留下个人爱人
01 乡土文学记忆中的故事已经十分遥远,和写作者的命运关联也已日渐依稀,土地的记忆早已泛化为大地,传统更多地升华为一种精神和感情的彼岸,对应着现代城市生活的各种弊端,写作者给已经进入历史记忆的传统赋予了各种幻觉幻影,现实的传统乡村被美化后,对日益浮躁的现代社会已经起不到清凉油和平衡器的作用了。
2023-02-16
-
徐坤:书写新时代纷繁巨变的生活
《神圣婚姻》以新时代为主题、书写新时代纷繁巨变的生活场景,从叙述到结构,从人物到故事,从婚姻的形态变化到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都体现着我们身处其中的、当下这个新时代的内在节奏,体现着新时代小说的审美特质。
2023-02-16
-
丁晓平:用情用功书写红色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