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鼓晨钟里的古代科学
在没有钟表的古代,老北京四九城里有个报时中心,就是钟鼓楼。
2022-12-02
-
朱学士遗风
道光年间登上政治舞台的朱熹后人朱凤标,历任三朝,官至大学士,他一生清正廉洁,且主张抗英,有崇高民族气节。
2022-12-02
-
蔚州:千年的古建筑之谜
编者按 著名作家梅洁在张家口、蔚县这块土地上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一个时期,从1970年8月她大学毕业从北京分配至蔚县,到1984年3月调往山城张家口,她在蔚县生活、工作了近14年,她在蔚县开始了她的文学之履;1992年她从山城张家口调到河北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
2022-12-01
-
为了走出大山
一 谢成芬嫁到海子坝村时,村里还不通电,不通公路。
2022-12-01
-
昔日住东四一带的大学教授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城里逐渐兴起多所大学,东城最著名的大学,当属位于沙滩一带的国立北京大学。
2022-11-30
-
母亲林白
1976年夏天,18岁的林白 2019年夏天,林白在家中 (摄影/马林霄萝) 《北流》书影 2022年冬,北京,林白与马林霄萝 (摄影/赵超) 母亲的长篇小说新作《北流》获了很多奖,包括入选首届“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刚刚又获得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
2022-11-30
-
再说我的“彩绘”
我为什么说自己的画是“彩绘”,而非“彩墨”或“水墨”呢?其实翻译成外文,三者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彩绘”更强调“彩色”与“绘画”——虽然都是用中国的纸与墨作画,我只是将其作为材料,用的是西画的取景方法以及光与色的表现手段,这是“杂交”,不是纯传统了。
2022-11-30
-
金沙江上,水电建设的传奇
群山耸峙,江流蜿蜒。
2022-11-30
-
深蓝航迹
一艘巨舰在辽阔海面上悄然前行。
2022-11-29
-
我是你的眼
一个人去到远方,足迹就成了情话。
2022-11-29
-
破“匣”记
引子 寒露过完,我们选了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清早出发,兴奋地踩着油门,往章丘的深山里开。
2022-11-28
-
中山公园:巍巍坛庙辟新园
营建始末 在中国近代史上,朱启钤(1872-1964)先生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
2022-11-28
-
《钟山》2022年第5期 | 王干:朝内北小街46号
小编说 “文坛风俗考”是著名评论家王干在本刊撰写的专栏。
2022-11-28
-
盛放的“孔雀蓝”
一 深秋的一天,陆军某部组织年度军事体能考核。
2022-11-28
-
《山西文学》2022年第11期 | 陈年:师生日记(节选)
陈年,山西大同人。
2022-11-25
-
“老舍专业户”方旭
一身长衫马褂、一顶黑色礼帽,飞机螺旋桨的轰鸣中,蒋介石走向奔涌的大海,渐渐消失在舞台深处的阴影里。
2022-11-25
-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谢冕先生今年90岁了,一辈子没离开过中国新诗。
2022-11-25
-
邓云乡笔下的广和居
一 写京华掌故的人不少,但要我来评价,邓云乡先生应该排名第一。
2022-11-24
-
《人民文学》2022年第11期|康岩:燃灯者李大钊
康岩,一九九〇年生于安徽铜陵,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学历。
2022-11-24
-
水草丰茂 呦呦鹿鸣
一 绵绵秋雨下了一整夜。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