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异彩纷呈
2018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国家文物局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的筹备情况。
2018-05-18
-
国际博物馆日来了:这些好玩的博物馆你感兴趣吗?
资料图:“铭心撷珍——卡塔尔阿勒萨尼收藏展”亮相故宫。
2018-05-18
-
今天是第四十二个国际博物馆日
17日,河北省秦皇岛市和安里小学组织学生走进当地的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孩子们在聆听讲解中,近距离学习长城的相关知识,并体验文物保护测量等趣味活动,感受中华历史文化。
2018-05-18
-
陕西安康:小金蚕孕育大文化
“鎏金铜蚕”资料图(图片来自网络) 5月13日,“丝路之源·幸福安康”——2018“鎏金铜蚕”与开放发展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
2018-05-17
-
公布“体检”报告 故宫回应《千里江山图》伪作质疑
去年在故宫展出的宋代《千里江山图》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也有部分质疑的声音——有观点从画作接缝处印章对不上、蔡京题跋与惯常体例不同、蔡京题跋与画心对不上等方面,判定此画为伪作,并认为作者并非王希孟等。
2018-05-17
-
每件文物都是传统文化信息包
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首先应该界定一下什么是传统。
2018-05-17
-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开馆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5月14日举行开馆仪式,5月15日正式向社会开放。
2018-05-17
-
凌家滩玉版玉龟
凌家滩玉版玉龟 资料图片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词摘登】 有人说它和星象学有关,有人说这是数字起源的数字卦,也有人说它和历法相关,还有人说这是传说中的洛书。
2018-05-17
-
在“古籍考古”的海洋打捞传世遗珍
对我来说,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莫过于“纸背文书”透露的重要学术发现获得确认的瞬间。
2018-05-17
-
京津冀博物馆合作进入新阶段
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
2018-05-16
-
交流互鉴永不落幕
近日,一篇文章引起大家的讨论——由于国内的动荡,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一批来自蒂拉丘地等地的重要考古发现的国宝级文物,从2006年至2017年一直在欧美、日韩、澳洲等世界各大著名博物馆巡展。
2018-05-16
-
“博物”来到公众身边
“超级连接”一词由加拿大社会科学家昆—哈斯和威尔曼于2001年提出,指的是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在网络化组织或社会中的多样性交流方式。
2018-05-16
-
连接,让文物活起来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
2018-05-16
-
博物馆史里的“超连”史
将近20年前的世纪之交,网络技术已经露出峥嵘之角,这一新技术可能给信息交流乃至社会文化带来的变化既令人憧憬,又夹杂着不确定性。
2018-05-16
-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正式开馆 “黑石号”文物首次向公众开放
昨日上午,长沙铜官窑博物馆正式开馆,一系列珍贵文物诠释出千年的文化积淀。
2018-05-15
-
“3D藏宝图”助力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掘
探测团队成员准备测线 历时近4个月的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二期考古发掘工作日前正式结束。
2018-05-15
-
今年的博物馆日有“三气”
“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国家文物局向媒体介绍了相关活动。
2018-05-15
-
600余件历届世博会藏品讲述世博故事
立体照片从何时开始流行? 参展1900年法国巴黎世博会的上海铜温酒具长什么样? 日前,“世博遗珍———历届世博会藏品展”在世博会博物馆拉开帷幕。
2018-05-15
-
丝路上的瓦当
奇台县石城子古城遗址出土的汉代云纹瓦当。
2018-05-14
-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在保护中延续羌族记忆
小讲解员高梦熙在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为东辰二小的同学们介绍羌族始祖——炎帝。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