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王勾践剑——胜者为王
越王勾践剑 本报记者 徐畅摄/光明图片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词摘登】 生命是一片战场,战士都渴望胜利,因为失败的代价难以忍受。
2018-10-22
-
“荫馀堂”走出去在文化传播上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只有4万人的美国萨勒姆小镇上的迪美博物馆,正在展出与故宫博物院和美国弗利尔-赛克勒艺术博物馆合作的“凤舞紫禁:清代皇后的艺术与生活”特展,其中有200多件来自故宫的书画、龙袍、金银器、珠宝首饰、玉器、御用瓷、家具与佛教文物等,讲述了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宫廷女性的故事,并展现了她们对国事、家事、艺事的影响,是故宫服饰藏品赴美展出规模最大的一次。
2018-10-19
-
河南安阳举办“凤归大邑商——殷墟妇好文物安阳故里展”
“讲了十几年的妇好故事,终于等到这些珍贵文物回家‘探亲’,一定要来看看。
2018-10-16
-
武汉博物馆:沉浸式体验古代生活 青少年乐在其中
孩子们用陶泥制作古代猪圈厕 图片来源:武汉晚报 近年来,随着考古成果的层出不穷,以及与此相关的小说、电影等文艺作品的流行,公众对考古挖掘也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越来越多的人想一窥古代墓葬的真实情况。
2018-10-16
-
故宫海上丝绸之路馆启动建设
故宫海上丝绸之路馆15日启动建设,计划于2020年向公众开放。
2018-10-16
-
讲述动荡时代的美国艺术故事
会标墙(左)与3D光栅画 序厅全景 环境光照明 这是一个关于美国现代艺术的展览,也是上海博物馆一次全新展陈形式的大胆尝试。
2018-10-12
-
博物馆应做好“讲故事的人”
虽然开展至今已三月有余,但浙江省博物馆的“越地宝藏——100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年度大展仍热度不减,预计国庆假期前后还将迎来一轮观展高峰。
2018-10-11
-
博物馆错用网文更错在工作态度
近日有媒体报道,陕西省渭南市博物馆三楼历史人文主题馆内近现代时期关于胡景翼的介绍展示中,有一篇《讨陈檄文》。
2018-10-10
-
六百多片北宋瓷片 讲述海上丝路故事
鸟瞰阿莱皮蒂遗址。
2018-10-10
-
博物馆里畅享奇妙“盛筵之夜”
9月28日晚,原本静悄悄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里人头攒动。
2018-10-09
-
文物数字化:让文化遗产永留存
图①:3D打印的云冈石窟第3窟石像,面部圆润丰满,神态超然。
2018-10-09
-
武威天梯山新发现佛造像 与北凉王“为母造丈六石像”契合
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教授宁强日前在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寺考察时,发现一尊约5米多高的站立佛像,佛像具有明显的成年妇女形体特征,宁强认为,这尊佛像应该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为其母所造,与古代文献相吻合。
2018-10-09
-
唐朝墩,竟然就是唐代的蒲类县城
唐朝墩发现的浴场。
2018-10-09
-
石窟艺术与中国文学研究
在有关《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之来源的问题上,上个世纪初就发生过争论,几位当时著名的文学大师各有不同的解读。
2018-10-08
-
“敦煌艺术是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敦煌是中国艺术的万花筒。
2018-10-07
-
化石的故事也精彩(序与跋)
生物的演化没有方向。
2018-10-02
-
用创新成果讲述一段历史变迁
希望这里能够让我们回忆曾经的历史; 希望这里能够留下现在年轻人的样子; 希望这里能成为创业者的精神家园; 希望到这里的你,能有所获得,有所思考。
2018-10-02
-
首家创业博物馆讲述中关村故事
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主街上,本市首家创业博物馆开馆了。
2018-10-01
-
“十一”长假,博物馆见
保罗·纳什《梦中的风景》,“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展品 随着《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影视节目的热播,蓬勃的文博热在国内正兴,逛博物馆被人们视为一种新的时尚。
2018-10-01
-
斯里兰卡出土大量北宋晚期外销瓷
制图:冯晓瑜 经过为期40天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中国与斯里兰卡首个合作考古项目日前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斯里兰卡北方重要港口城市贾夫纳阿莱皮蒂遗址,出土了超过600片来自中国北宋后期的外销瓷瓷片,这些瓷器主要产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以广州西村、潮州窑为大宗,并有少量耀州窑残片。
2018-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