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全景式扫描古蜀文明的时代变迁

      爬龙柱形青铜器范立摄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2018-08-13

  • 大龙邮票文物珍品在辽宁营口巡展

      11日,大龙邮票诞生140周年文物珍品巡展营口站启动仪式在营口市博物馆启幕,8家国家级文博单位的60余件龙主题文物与市民见面。

    2018-08-13

  • 三星堆青铜神树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词摘登】 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超出所有人的预料,看情形,似乎3000年前这里的一切都被砸烂烧毁过,仿佛已经完成了一场涅槃。

    2018-08-10

  • 秦汉陶俑跨越2000年的“相见” 讲述不一样的家国故事

      汉代骑兵俑和秦俑对比展出,显示出秦汉不同的艺术风格。

    2018-08-09

  • 一件件异宝奇珍尽显唐代艺术之美 见证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的碰撞

      在考古文博界,如果有人问,通过什么文物可以认识大唐盛世?答案中一定包括何家村遗宝。

    2018-08-09

  • 这儿的古建挺时尚

      在黎阳老街的某家民宿,古建筑融入现代建筑群中,增添了不少时尚感。

    2018-08-09

  • 何以身轻如烟霞

      直裾素纱单衣(329—6)。

    2018-08-08

  • 考释未识的甲骨文字之难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资料,其对于语言学、历史学等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8-08-08

  • 让遗产“活”起来

       城头山遗址博物馆外景。

    2018-08-08

  • 考古发现:距今约3700年河西走廊气候由湿润变为干旱

      现在都知道河西走廊气候很干旱,但是河西走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干旱的?考古发掘的木本植物木炭显示,距今约3700年前后,河西走廊的气候从温凉湿润开始变干旱了。

    2018-08-07

  • “面壁”敦煌62年 壁画修复专家望再续千年辉煌

      在辽阔苍凉的戈壁大漠深处,敦煌莫高窟伫立千年。

    2018-08-07

  • 阿尔寨石窟壁画保护工程全面启动

      为进一步加强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寨石窟保护研究工作,今年,鄂托克旗启动阿尔寨石窟壁画保护工程,制定完成《阿尔寨石窟壁画保护方案》,并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评审。

    2018-08-07

  • 南通博物苑:开中国博物教育之先

      张謇故居——濠南别业 本报记者 尹晓宇摄 博物苑石额正反面 本报记者 尹晓宇摄 晚唐-五代越窑青瓷皮囊式壶 清道光青玉雕山子 初看,南通博物苑像个花园,绿树成荫,花开得正盛。

    2018-08-07

  • 西藏新发现16至17世纪摩崖造像

      日前,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西藏文研所”)在西藏墨竹工卡县境内拉萨河附近新发现封土墓葬、岩画、摩崖造像等文物遗存,根据摩崖造像风格初步判定其年代为16世纪至17世纪。

    2018-08-07

  • 甘肃发现4000年前土坯建筑遗迹

      经过8年的发掘,甘肃河西走廊地区西城驿遗址考古工作有了重要收获,记者近日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西城驿遗址的发掘,除了发现了铜冶金遗址外,还发现了大量土坯房屋遗址。

    2018-08-07

  • 《四景山水图》特种邮票在京首发

      8月4日,由故宫博物院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四景山水图》特种邮票首发式暨“2018集邮周”启动仪式在故宫建福宫花园举行。

    2018-08-07

  • 故宫展品述说千年琉璃烧造历史

      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史陈列室: 门头沟区三家店永定河古渡口西岸,千年不熄的琉璃窑火曾在这里熊熊燃烧。

    2018-08-04

  • 跨国考古,填补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研究空白

      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和实地考察,上海博物馆考古队即将赶赴斯里兰卡,与当地研究机构开展为期40天的联合考古工作,对斯里兰卡北方港口城市贾夫纳的古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2018-08-04

  • 三星堆青铜人头像——神与人

      三星堆青铜人像 资料图片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词摘登】 当我们的目光遇见这些人像,就注定这是一场属于整个星球的相遇。

    2018-08-04

  • 中国“文物医生”在吴哥

      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热爱、从热爱到分别……金昭宇站在吴哥古迹茶胶寺的五层台看着夕阳染红天际,心情既激动、又不舍。

    2018-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