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高校学子深度聚焦托尔斯泰: “俄苏文学书友会”主题读书活动举办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5年11月05日08:51

2025年10月,在“俄苏文学书友会”的支持下,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重读列夫·托尔斯泰”为主题成功举办三场主题读书活动。本次主题读书活动旨在通过专家讲授、文本精研与交流研讨等形式,深度聚焦托尔斯泰这一文学巨擘,引导高校学子赏读俄苏文学经典,夯实经典阅读根基,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共读《复活》,触摸俄苏文学精神脉络

“重读列夫·托尔斯泰”主题读书活动首场于10月21日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本次活动依托托尔斯泰的晚期代表作《复活》,由于明清教授担任主讲,为俄语系硕士、博士研究生做深度文本分析。于明清教授首先结合自身研究,带领大家解锁《复活》的多重思想维度,并指出作品对“人性本善”的坚持,对“社会良知”的呼唤,跨越百年仍具现实意义。研究生同学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各自对于《复活》的理解与感悟,探讨作品中的人性救赎主题,分析托尔斯泰的创作风格与思想演变,结合当下社会现实思考《复活》对于现代人的启示。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师生在文学与思想的碰撞中,探寻“复活”背后的人性光辉与社会反思。

首都师范大学举办“重读列夫·托尔斯泰”主题读书活动

对话俄罗斯诗人萨温娜,拓宽文学赏读维度

10月27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阅读列夫·托尔斯泰”读书活动。该活动在黄玫教授的支持下,特邀俄罗斯诗人克谢尼娅·伊戈列夫娜·萨温娜作题为《列夫·托尔斯泰:艺术家和哲学家》的专题讲座。萨温娜辨析了哲学语言与艺术语言在结构、表达方式及功能等方面的区别,同时结合《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讲述了托尔斯泰是如何在创作中涵括人物塑造、情节铺陈与环境描写等艺术要素,在文本中贯穿对生命、道德、历史等哲学命题的深刻探索。萨温娜的讲授激发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同学们踊跃分享对《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伊万·伊里奇之死》等作品的阅读体会,并就托尔斯泰的创作理念及相关文本提出一系列解读与思考。

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阅读列夫·托尔斯泰”读书活动

研读《安娜·卡列尼娜》,激发学术思辨活力

10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重读列夫·托尔斯泰”读书会活动,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在侯玮红教授的指导下,围绕《安娜·卡列尼娜》展开热烈讨论。与会师生从多元视角切入,不仅探讨了安娜悲剧命运的个人因素,更深入剖析了其背后蕴含的社会批判意义。在随后的讨论中,与会师生进一步从伦理选择、叙事策略、形象谱系等角度展开交流,展现出青年学子解读经典时较强的理论意识与思辨能力。同学们还注重将文本与现实相联结,从安娜的婚姻困境引申至当代社会中的个体自由与伦理边界问题,体现了经典文学跨越时代的对话价值。整场活动不仅深化了青年学子对托尔斯泰作品的理解,也促进了他们学术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双向提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举办“阅读列夫·托尔斯泰”读书活动

本次主题读书活动特色鲜明、内容扎实,三所高校青年学子通过深研文本,拓展思维,有效激发潜在学术活力,提升研究分析俄苏文学经典作品的本领。“俄苏文学书友会”将继续支持三所高校开展主题读书月活动,为俄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注入蓬勃的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