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优选中短篇 | 2025年10月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5年10月31日13:52

陈昌平《合葬》 

短篇小说,《钟山》2025年第4期,责编李祥

鬼鱼《墓田丙舍帖》 

中篇小说,《花城》2025年第5期,责编梁宝星

哲贵《造车记》 

中篇小说,《收获》2025年第5期,责编杜凡

海飞《一个人四海为家》 

短篇小说,《上海文学》2025年第10期,责编来颖燕

东黎《亲娘舅》 

中篇小说,《山西文学》2025年第10期,责编陈克海

郭冰茹推介作品:

陈昌平《合葬》

《合葬》讲的是身份、背景、经历完全不同,甚至根本不怎么认识的两个人不得不“死同穴”的合葬故事。一个是马上就要退休的警察老姜,一个是背着一身炸药,想要讨个说法的矿工老丛。意外发生,炸药爆炸,警察是烈士,烈士的遗骨必须得到最好的安葬以慰亡灵,可是两人尸骨难分,要想告慰烈士,就必须得带上凶犯。警察与凶犯的合葬,是迫不得已的,甚至是唯一可能的解决方案。小说的情节设计也不断推动故事走向两人合葬的必然结局。然而,警察所代表的正义、勇敢、临危不惧、无私奉献与凶犯所代表的愤恨、邪恶、恐怖、反社会性随着故事的推进,慢慢淡化。如果没有这场意外,老姜就是一个默默无闻,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的老好人。老丛就是一个靠卖力气打工挣钱,维持生计的普通矿工。李家杰就是一个追逐利益,也愿意息事宁人的煤矿老板,那些原本截然对立相斥的色块,变成了边界模糊的色团,慢慢晕染开来,如同混在一起无法分辨的骨灰。合葬在此变成了一个隐喻,一团和气、周周全全的表象之下,或许只有老姜养的那条狗想要明辨是非,一探究竟。

宋嵩推介作品:

鬼鱼《墓田丙舍帖》

这篇小说想要探讨的其实是两个老生常谈的主题,那就是“命运无常”和“用时间来治愈心灵的创伤”。小说的主人公张钟繇是一个生活在西北小城里的落魄艺术家。一场同学聚会上,他与高中时代暗恋的对象、现如今只能独自一人拉扯女儿长大的晏琼重逢。两个老同学旧情复燃,晏琼带着对过往选择与经历的悔恨希望再续前缘,但张钟繇却因为遭受了太多的人生挫折,而对两人的未来缺乏信心,犹疑不决。为了抚平张钟繇的心灵伤痕,晏琼带他去见了当年的音乐老师赵文岱。在与赵老师的接触过程中,隐秘的往事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小说中出场的人物都反复说着一句话:“甘州真小。”他们在这座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西北小城里出生、成长、结婚、生子,直至死亡,他们被命运之手拨弄的人生也正是绝大多数人所经历的人生。在命运的强力拨弄面前,他们无法、也无力改变人生的走向,似乎只能等待时间的河流将曾经的痕迹与沟壑一遍又一遍地冲刷。然而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张钟繇再次回忆起一段往事,那是一次濒死体验,同时也是一个足以导致命运转折的路口,当年的他却因为一念之差,眼睁睁地将其错过。在我们的人生中,也有太多类似的“一念之差”和“一步之遥”,但终究不能迈出那最关键的一步。或许这才是人生中最令人扼腕叹息之处。

马兵推介作品:

哲贵《造车记》

这个有着朴素名字的小说背后体现了作家对具有前沿意识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的致敬。熟悉中国民营企业史或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历史的读者一定听说过叶文贵这个人物,早在1989年,他便制造出研制出一台充电八小时、行驶200公里的电动汽车,有“温州第一能人”的美誉。《造车记》的主人公钱大同正是以他为原型塑造的。当然,从现实人物到小说形象,哲贵做了很巧妙的转化。首先,小说采取了类似《公民凯恩》的那种叙事结构,一个记者为寻找故事素材费尽心机,小说开篇,当国家大力弘扬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文件出台的时候,却传来钱大同逝世的消息,叙事者是报社记者,他赶去钱家采访,钱大同的助手夏护、妻子陈小竺、秘书杨小曼、女儿钱蕙,还有叙述者的师傅,每个人无论言语多寡,都在描述自己心目中的钱大同,也为读者提供了多个视角。  其次,小说也使用了类似“玫瑰花蕾”这样的核心意象,那就是造车梦失败后,钱大同养的几只天鹅,本该在天际飞翔的天鹅被圈养起来,像是失掉了飞翔的能力,也隐喻一个超前的甚至具有狂想气质的企业家梦想的折翼。不过,在钱大同去世之后,天鹅还是飞走了,它们的志向还在远方。小说多次写到飞翔,而飞翔的钱大同也是所有的被采访者不约而同谈到的钱大同的气质,如果说在《公民凯恩》中,各个接受访问的人物对凯恩的回忆没有形成凯恩的人物拼图,但《造车记》中这个拼图事实上完成了,一个领先时代三十年的造梦者,一个我们本土的马斯克,一个有着扎根中国大地又有飞扬激情的企业家,一个被时也势也捉弄的弄潮儿。钱大同当然是一个失意的英雄,但是没有他,也许就没有中国电动汽车弯道超车的今天。

徐刚推介作品:

海飞《一个人四海为家》

小说写了三个人物,一位是木雕的秦朝将军阿普,他手执长枪,身披鱼纹铠甲,总会在午夜的窗口一跃而下,去行侠仗义;一位是木雕的制造者,清朝的东阳工匠二呆,他也如阿普一般,执着寻找着自己的前世恋人,尽管一切都是徒劳。第三位人物则是木雕将军的购买者,作为上班一族的“我”,一位淡泊名利的木雕爱好者。小说中的三个人物,兜兜转转,虚虚实实,却都有着孤独的宿命。我们赫然发现,他们三人,我就是你,你也是我,都是那个右眼下长出滴泪痣的难以忘情的普通人,小说由此也照见出我们每个人像蚂蚁一样忙碌而又无用的人生。小说最后,执意要寻找大海的阿普,并没有被“我”成功阻拦,但那句“大海是响彻云霄的钟声”,却给了我们无限的思索空间。

聂梦推介作品:

东黎《亲娘舅》

小说题目中只出现一人,实际却贡献出两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形象。东黎在《亲娘舅》里,通过少女小绒的视角,讲述邦国舅舅的故事和命运。邦国舅舅是美男子、有趣的人,同时也是不如意之人,未能伸展的人。小绒的角色则从得知舅舅返乡,在沟口久久眺望时就已成型,一个安静的、好奇的、张大眼睛向外眺望的孩子。对小绒来说,邦国舅舅意味着山沟深处通往外界道路的尽头,同时又是联结山坳外一个又一个世界的关口。走在时代后面的人,和渴望长大奔向远方的人,都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熨帖的呈现。

无事发生与回忆涌动,是这篇小说彰显美学特质的重要方式。小说里有许多值得珍视的“闲笔”。关于乡村道路的,关于黄昏和等待的,关于洪水过后生活如何悄无声息地被拾起的……这些描写,让故事和人物格外恰切地与伦常、与恒定的时光融为一体。阅读他们的过程,就是对着屋里光线最好的那面墙,逐张打量、叨念相框中无数黑白照片的过程,同时,也是在记忆崎岖的道路上,走走停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