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山海经》里的独角兽
来源:北京晚报 | 白羽  2025年10月31日10:14

笔者在甘肃省博物馆参观时,曾看到两件独角兽文物,一件为木质彩绘,通体饰红,有黑色花纹,头颈低垂,一只独角微微上挑,似乎蓄势待发,尾巴向后飘起,整体灵动轻盈。此物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磨咀(嘴)子汉墓群,被认为是汉代镇墓兽。另一件为铜制,身体呈兽形,同样头颈低垂,两耳竖立,嘴巴如狐,一根细长的尖锐长角,仿佛剑客准备发动攻击的长剑,该物于1956年出土于甘肃省酒泉市下河清地区。这两件独角兽文物,都闪烁着异域风格,是古代文化交流的产物。

那么,独角兽是外来的神话形象吗?其实,在《山海经》中有多条关于独角兽的记载,且形象各异,颇有趣味。

《西山经》记载,章莪山是一座不生草木的荒山,但是多宝石美玉,山中经常发生奇怪的现象。有一种异兽,相貌像赤色的豹子,长着五条尾巴和一只独角,发出的声音仿佛敲打石头,它的名字叫狰。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九龙岛四圣之一的李兴霸胯下的坐骑名“狰狞”,有研究者认为,其来源就是“狰”。姜太公率领的周军第一次见到这种神兽,战马骨软筋酥,将士们都从马上掉了下来,结果吃了一场败仗。

《北山经》记载带山有一种神兽,样貌像马,独角有错。关于“错”字的释义,郭璞谓之“甲错”。那什么是甲错呢?有两种解释,其一是甲壳交错混杂,其二是表皮干枯皱缩。不论是哪种解释,似乎都在说明一件事,这种神兽的独角不是光滑的。西方神话中也有一种独角兽,形如白马,额头上长着带螺纹的独角,那么“独角有错”,会否是对有螺纹的独角的另一种表述呢?如果是,那么西方神话中的独角兽,只怕与《山海经》有莫大的渊源。

《北山经》记载,敦头山有一种独角神兽,身体是白色,长着像牛一样的尾巴,发出的声音好像是在呼喊。泰戏山有神兽样貌像羊,长着一只角和一只眼睛,眼睛长在耳朵后面,发出的声音好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这种类似羊的独角兽,汉代学者王充在《论衡》中另有记载:“獬豸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斯盖天生一角圣兽,助狱为验,故皋陶敬羊,起坐事之。”他说獬豸天性公平,能帮助法官判案,曾充当上古时期著名的法官皋陶的助理,对于有罪的人,它就上前用独角撞击,无罪的人则不予撞击。不过对于獬豸的形貌,各种文献上记载不一。《神异经》记载:“东北荒中有兽,如牛,一角,毛青,四足似熊,见人斗则触不直,闻人论则咋不正,名曰獬豸。”《后汉书·舆服志下》记载:“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也许正是源于这一记载,古代法官戴着一种造型别致的帽子,称之为“獬豸冠”。此外,古代司法机构的影壁上,也经常刻画獬豸,形似麒麟,但有一只独角。总之,不论是哪种形态,都是公正的象征。

《海内南经》记载:“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这很可能是一只黑色的犀牛。

综合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独角兽的样子都像马,生活在产玉和金的荒山中。类马独角兽,是西方独角兽的典型特征,二者的相似性,绝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