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南方·新南洋”中国文学新浪潮活动在新加坡卓尔书店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5年10月27日10:52

去年盛况犹在眼前,今年文学浪潮再度席卷狮城。2025年10月19日,由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与卓尔书店联合主办的“新南方·新南洋”中国文学新浪潮活动,在新加坡卓尔书店成功举办,为本地读者带来一场深度与温度并存的文学对话。

潮人三书:打捞侨乡记忆,重塑文化价值

当日下午,以“中国文学新浪潮:新南方,新南洋”为主题的陈崇正“潮人三书”分享会在新加坡卓尔书店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指导,花城出版社、南昌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共同支持。

作为“新南方写作”的代表作家,陈崇正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二级研究员、南昌大学特聘教授赵稀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庆利,围绕潮汕文化与文学创作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侨乡记忆的当代价值。

陈崇正在分享会上详细介绍了“潮人三书”《归潮》《英歌饭》《家在潮州》的创作脉络与文化思考。他指出,潮人在近百年间离乡赴南洋打拼的历史承载着厚重的情感烙印,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下,信息爆炸易引发“价值失落”——亲情网络坍缩、人际联结趋冷,使人陷入“失重感”。

“正因如此,打捞这段充满悲情的历史成为创作的核心动力。”陈崇正强调,“通过追溯侨乡记忆,能让人们在人生轨迹中重新锚定价值感。”

陈崇正还结合自身在侨乡的童年往事以及对过去20年科技高速发展的敏锐观察,进一步阐释了“故乡题材写作”的深度开发可能。他认为,科技与传统的碰撞,恰恰为挖掘侨乡记忆的当代价值提供了新视角。

学者解读:创作转型与文学价值的多维审视

左起:李叶明、沈庆利、陈崇正、赵稀方、邹璐

中国社科院赵稀方教授从创作风格演进切入,分析了陈崇正“从先锋走向写实”的创作历程。他充分肯定“潮人三书”兼具文化价值与文学探索性,认为这是一条“对的路子”;同时提醒读者,陈崇正早期作品中蕴含的先锋文学气息,同样值得深入阅读。

北京师范大学沈庆利教授用“好玩、好读、有料”概括“潮人三书”。他从阅读感受、文采与素材等角度分析,认为这些作品既充满阅读吸引力,又具备独到的文学表达,更饱含潮汕文化的鲜活素材。他进一步指出,作为“新南方写作”的代表,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能与熟悉华语文学的“新南洋”读者形成强烈情感共鸣。

本次活动是“新南方、新南洋”中国文学新浪潮海外推广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通过作家与学者的深度对话,既展现了潮汕文化在文学创作中的厚度与活力,也为海外读者理解中国南方侨乡历史、感受华语文学魅力,搭建起更具深度的沟通桥梁。

思想的碰撞激发了现场读者的热烈互动。在签售环节,陈崇正与读者亲切交流,并为众多文学爱好者签名留念,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