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德国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举办《纸娃娃》图书推介会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5年10月22日16:23

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指导,德国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作家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纸娃娃》图书推介会暨德文版版权合作签约仪式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期间举行。本次活动以“跨越时空的和平叙事”为主题,汇聚中德出版界、作家、翻译家及媒体代表,以儿童的视角,讲述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大爱故事。活动由旅德诗人、作家昔月主持,作家叶莹以视频方式参加活动。

《纸娃娃》是旅德作家叶莹创作的长篇儿童小说,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中国男孩田天与德国邻居施耐德先生在南京安全区的互助故事。该书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叙事手法,融合了《拉贝日记》中记录的史实与艺术想象,展现了跨越国界的人道主义精神。作家叶莹出生于广东罗定,从小受到抗日将领蔡廷锴的影响,旅居德国后,通过深入阅读《安妮日记》等德国反战儿童文学,感受到儿童文学对于历史叙事的重要性,便创作了此书。

叶莹表示,自己在创作的时候,重点思考的是:如何把人类历史中发生过的苦难,化作孩子们能接受的生命教育,用儿童能理解的情感语言来描述。她希望,作品能突出阐释“铭记历史,珍爱和平”,通过“纸娃娃”这一充满童话色彩的核心象征,让孩子在沉重历史中感受到希望、勇气和不屈。期待该书成为“和平的种子”,让德国青少年在共情中理解“守护和平需要代际接力”的深刻内涵。

作家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领导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德文版《纸娃娃》的出版是“用儿童视角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实践,将为全球青少年提供理解战争与和平的独特文学样本。

在推介会现场,与会嘉宾围绕《纸娃娃》的文学价值与教育意义展开深入交流。中图公司副总经理雷建华指出,《纸娃娃》的跨国传播是将历史记忆转化为跨越国界的人性教育素材的积极尝试;德国莱茵出版社社长朱校廷分享了在德国推广中国故事的经验,指出需结合当地读者阅读习惯进行本土化改编;旅德作家海娆探讨了文学叙事对修复历史创伤的作用,认为《纸娃娃》通过童真视角,让历史变得更加真实可感;法兰克福大学博士生艾琳娜则从学术角度分析了中国文学在德国的接受路径。活动期间,各方还完成了德文版版权合作协议的签署工作。

今年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本次活动通过儿童文学这一独特视角,观照历史、展望未来,为中德青少年进一步增进彼此理解,提升历史共识提供了宝贵机会。未来,德国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将开展更多文学交流活动,积极推介优秀的当代中国文学作品,进一步促进文明互鉴与和平理念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