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文学到银幕,“Z世代”作家自信走向世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5年10月13日16:44

近日,由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和作家出版社共同策划的“Z世代”作家刘汉霖作品推介活动在多国举办,向海外读者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开展文学跨媒介传播的创造性活力。

刘汉霖部分文学作品

电影《转人工》( Representative, Please)海报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刘汉霖长篇小说《中国往事·侠之大者》以年轻刑警李国安为主角,讲述其解救人质、打黑除恶等精彩故事,以敏锐的现实主义笔触,描绘了中国刑警的信念追求,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侠义”一词在当代社会的传承,由该书改编的电影短片《憾》已入围One Shot“一镜到底”国际电影节。长篇科幻小说《2085》是一部融合现实与科幻的作品,通过00后视角,审视AI时代的心理健康、社交困境等议题,在时空交错的叙事中,展开关于科技伦理与人文精神的深刻对话。在这部作品基础上创作的喜剧电影《转人工》( Representative, Please)已入围新西兰秀美国际短片电影节。

10月7日,在第20届新西兰秀美国际短片电影节上,中国首次担任荣誉主宾国。《转人工》作为开幕夜首映电影在奥克兰一座有着140多年历史的古典剧场The Civic正式放映。来自不同国家的700多位观众汇聚一堂,在不断的欢笑声中欣赏了这部充满文学意味的“有趣的电影”。奥克兰中国文化中心负责人王建文在致辞中表示:“短片艺术是影像语言中最具张力与实验精神的形式。希望通过这样的国际平台,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青年人的思考与表达,也促进中新两国的文化互鉴与情感共鸣。”在映后交流中,不断有热心观众围着刘汉霖,表达对这部电影反映的社会问题的认同感,期待读到更多他的文学作品。

在惠灵顿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刘汉霖与主创团队向使馆赠送了《2085》《中国往事·侠之大者》。使馆文化参赞唐筠对刘汉霖及团队的文学和影视创作表示高度赞赏,同时勉励他为传播中国文化不断创新。

今年5月,在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活动期间,由戛纳电影节中国馆主办、法国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协办的“影像的力量:公益电影的艺术、创新与社会责任”主题交流会作为中国馆压轴活动隆重举行。交流会汇聚了多位来自全球不同领域的嘉宾:知名演员、“蒲公英公益行动”公益大使林志玲,意大利汉学家路易莎·普鲁登蒂诺(Luisa Prudentino),美国知名演员文森特·德·保罗(Vincent De Paul),步履之间电影节(Entre deux Marches)负责人贾科米娜·杜索尔(Giacomina Dussol)等。

在主题交流会上,刘汉霖表示,叙事本身就是一种能改变现实的力量。希望通过文字和影像的力量,探索“公益类型片”的理念。路易莎敏锐地指出,这一理念恰与中国“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遥相呼应,体现了中国文字和影像工作者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承担。

从文学到电影,从戛纳到惠灵顿,刘汉霖的跨媒介探索正是中国当代文学“出海”大潮的生动缩影。通过“文学IP”的影视转化,以影像语言,带着原著的精神内核与文学品质,在国际舞台与读者、观众见面。以此为契机,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将继续积极搭建交流桥梁,系统推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通过组织国际交流、主题对谈与多媒体传播,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学领域的深度对话,向世界展示中国“Z世代”青年作家的风采,呈现一个更为鲜活、立体的当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