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推介路内作品
近日,匈牙利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在布达佩斯播种者书店咖啡馆举办第十四期活动,推介中国作家路内的长篇小说《少年巴比伦》。本次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指导,匈牙利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上海作家协会和Geopen出版社联合主办。作家路内线上参会,记者克莱查尔·久洛(Krajczár Gyula)、作家F. 托特·盖尔盖伊(F. Tóth Gergely)以及当地读者等5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汉学家、翻译家宗博莉·克拉拉(Zombory Klára)主持。
作家路内通过视频连线分享了《少年巴比伦》的创作背景及其青年时代的经历。他指出,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追忆,更是对一代人共同经历的文学记录。小说以虚构的戴城为背景,通过青年路小路的视角,展现了九十年代初中国小城青年在工厂、体制与理想之间的挣扎、探索与成长。
在朗读环节,作家、戏剧顾问盖尔盖伊声情并茂地朗读了小说中三个精彩片段,生动展现了作品独特的氛围:绝望与希望交织,青春迷茫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张力暗涌。通过他的声音,工厂青年的人际纠葛,以及他们在时代变迁中的个人奋斗,如同一幅幅画面呈现在听众面前,让听众感受到了小说中的诗意。
在对谈环节,克拉拉从文学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小说章节间的呼应关系,指出路内通过非线性的叙事,将个人命运与集体记忆巧妙融合。久洛则结合其记者生涯中对中国的观察,强调《少年巴比伦》捕捉到了一个经济起飞前较少被书写的历史阶段,尤其揭示了工人与干部群体间的社会界限及其流动性,使匈牙利读者得以窥见中国社会转型的微观现实。
现场观众反应热烈,多名读者在交流环节分享了他们的感受。罗兰大学(ELTE)学生帕普·埃韦林·琴格表示,这次活动激发了她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学的兴趣;书法家霍尔瓦特·亚尼斯则认为小说中的社会转型经验与匈牙利的历史经历具有跨越文化的共鸣。旅居匈牙利的中国作家司志强指出,此类作品为理解当代中国普通人的生活提供了重要视角。
本次活动聚焦路内小说《少年巴比伦》,通过作者视频连线、作品朗读与专家对谈等多种形式,为匈牙利读者生动展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青春记忆与时代风貌。未来,匈牙利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将引入更多中国文学作品,持续推动中国当代文学在匈牙利的传播,深化中匈两国间的文化对话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