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叶百丰编、夏济安藏的《群雅》
来源:文汇报 | 陈子善  2025年09月11日09:29

《群雅》,研究中国文史之专刊,“第一集卷一”1940年4月1日出版,线装本,扉页署“李寅文 吴荣鬯 叶百丰 方德修编辑”,“群雅月刊社印行”,并钤“群雅月刊社”阳文印一方,版权页署“中国图书服务社”总经售。引人注意的是,扉页右上方又钤一长方形赠刊蓝印,为“济安先生惠存并乞 指正及介绍 群雅月刊社敬赠”,“济安先生”四字则为毛笔正楷书写。换言之,这本《群雅》“第一集卷一”是当年赠送后来大名鼎鼎的《黑暗的闸门》的作者夏济安的。

虽然《群雅》署李、吴、叶、方四人编辑,但主持人应为叶百丰,其余三位应都是群雅月刊社社员,这有叶百丰署名的该刊《发刊词》为证。《发刊词》照录如下:

范蔚宗曰:安平则尊道术之士,有难则贵介胄之臣。道术之士既不为世所尊,无所用于时,则学术不修,或至于泯绝。夫学术为维系国家人民政教之纲领,介甫谓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今吾国当危难之际,一二文学士局处一隅,既无能以助国,又岂可闭户吟诵,坐视学术废坠乎?百丰等不自揆度,乃有《群雅》之刊,欲使前贤遗著,与夫当世名家撰述,不至散佚,安平之后,学术不至中绝,虽存千百于一二,庶乎可以兴起焉。

这篇发刊词言简意赅,把创办《群雅》的宗旨说得一清二楚,强调的是国家正处于日本入侵的危难存亡之际,中华学术不能废坠,不能中断,必须坚持,必须发扬光大。果然,《群雅》作者均为古今名家,一时俊彦,所刊文有“桐城派”巨子方苞的《方望溪先生平点唐宋八大家文:韩退之〈原道〉》(叶百丰编校);上海光华大学创办人、校长张寿镛的《万季野补〈历代史表〉序》;唐文治的《孟子心性学》;夏敬观的《说巫》;吕思勉的《论汉人行序之说》;蒋维乔的《汤晋小传》;叶玉麟的《评注〈史记〉序》;金天翮的《谢玉岑遗词序》,还有陈柱尊(陈柱)的《书法詹言》和童书业的《枞川画诀》等。其中除张寿镛外,吕思勉、蒋维乔、童书业等当时也均在光华执教。而《群雅》受赠人夏济安当时也即将从光华英文系毕业,正与宋淇等同学合办《文哲》杂志。因此,《群雅》不仅与“桐城派”有渊源关系,与光华大学也关系密切。

《群雅》四位署名编辑中,李寅文、方德修均1938年毕业于光华大学文学院,叶百丰也同年肄业,其时正在光华附中执教。只有吴荣鬯曾负笈东瀛,是有名的银行家,当时是《群雅》出资人也未可知。不管怎样,这本文史专刊是光华师生密切合作的产物,应是可以肯定的。

除了文史考释和学术札记,这期《群雅》还有旧体诗一束和张起南的《橐园春灯谜》等,旧体诗中有一首署名德修的七绝《春日游兆丰园有感》值得一录,“兆丰园”即今海上有名的中山公园也:

雨丝烟柳醉东风,蝶粉才酥晓梦中。

极目神州无净土,江春初泛小桃红。

今年是私立光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重温这本形式上并不厚重的《群雅》,不能不为当年光华师生的拳拳爱国心、殷殷学术情所感动。《群雅》是否还有续刊,尚不清楚,犹记1980年代初,常在华东师大校园里见到正在散步的叶百丰先生,可惜那时不知世间曾有《群雅》,也不知他曾与夏济安有过交往,现在已无从请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