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优选中短篇 | 2025年8月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5年08月28日21:29

点击阅读推介作品

李亚《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短篇小说,《湘江文艺》2025年第4期,责编冯祉艾

何玉茹《她和她的麦子》

短篇小说,《长城》2025年第4期,责编唐慧琴

谢络绎《澄明山下》

中篇小说,《十月》2025年第4期,责编季亚娅、江汀

武歆《请宝发哥哥回家》

中篇小说,《芙蓉》2025年第4期,责编张文爽

石一枫《小姚护士和她的病号》

中篇小说,《北京文学》2025年第7期,责编师力斌、侯磊

黄德海推介作品:

李亚《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李亚似乎有某种特意制造的魔法,凡是进入他小说的事物,似乎还能认出它本来的样子,却又觉得它不是日常中见到的那样,就仿佛有个厨师端出了一盘精心烹制的菜肴,我们能尝出这菜的美味,却不敢断定哪些源于菜品本身,哪些出自厨师的霹雳手段。李亚小说的现实素材,几乎陡然间消除了自身的世俗属性,进入让人眼花缭乱的虚构空间,那较为明显的狂欢化语调,天花乱坠的滔滔言词,伸展到各种情形深处的陌生细节,都用自己的力气把小说托举上漂浮的世界,读者仿佛只感受到语言本身带来的混茫快感。不过,李亚并不是有意炫技,更不是无关现实,只是他用小说看待世界的方式跟通常不同。就拿这篇《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来说,掩卷深思,我们能看到几十年来时光流逝带给世间的变化,也能意识到李亚对当下各种新事物的思考。随着小说的展开,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在时间的推排销蚀和叙事的绵密周致中烟消云散,只突兀崚嶒的几个形象,矗立在无尽的夜色里。

郭冰茹推介作品:

何玉茹《她和她的麦子》

《她和她的麦子》说的是退了休的丁老师,为了疗愈丧夫之痛,在女儿的陪同下回到乡村生活的故事。这个村子曾经是丁老师出生长大的地方,现在因为地处城郊马上就要被拆迁了,不少村民已经搬进了楼房,可是母女俩还是买了一处院落,把它整饬一新。白天女儿开车去城里上班,母亲在家里种粮种菜。小说特别提到母女俩为新房子专门设计了厨房、卫生间和落地窗,家里的地板砖也一尘不染。就这样,现代家庭与田野乡村只有了一窗之隔,窗子里的丁老师工序繁复地精心准备每一餐,窗户外面的丁老师养鸡喂狗、浇水治虫。乡村让丁老师学会了平和与释然,而丁老师干净整洁的大房子和城里人的体面生活也影响了还没搬走的村里人。城郊是城乡结合部,虽然在行政区划上边界明晰,在文化意义上却是面目模糊。对城里人来说,城郊可以是“农家乐”,可以是“生活在别处”的那个“别处”,也可以是脏乱差和没规矩。何玉茹把故事设定在城郊,我们在她的故事里读出了乡村遭遇现代文明时的创伤或教训,也感受到了乡村给予现代人精神上的抚慰和疗愈,这大概就是城郊这一地理空间的暧昧性与复杂性吧。

宋嵩推介作品:

谢络绎《澄明山下》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早已功成名就的房地产商曾经单纯、澄明的青年时代,以及这种单纯、澄明因为欲望作祟而被玷污成一个困扰他终生的梦魇的离奇经历。但这个梦魇却又始终保持着一种“单纯”而“澄明”的状态:在冬日的清晨,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从河对岸走来,穿过薄雾走进一片小树林中……三十年前,十八岁的汪勇意外得知自己心爱的女子陈新荷受到恶少阿端和魏祥的侮辱,愤恨交加的他决定铤而走险,到佟爷家偷一笔钱后去远方打拼,不料却被陈新荷的奶奶撞见,为求自保,他残忍地将老人推入井中,并精心策划了激怒魏祥的圈套,使他逃离故乡的行为变得“顺理成章”。偷来的七百块钱成为他人生与事业的“第一桶金”,直至发展成叱咤风云的房地产大鳄。人性的阴暗促使汪勇背弃了逃离故乡前夜在陈新荷面前立下的誓言,在陈新荷怀着身孕到武汉探听他的下落时拒而不见,甚至故意努力去遗忘那两年间有关陈新荷的一切记忆。直到三十年后陈新荷因为澄明山开发征地纠纷而找上门来求情,一场噩梦才在汪勇的初秋返乡之旅中猛然惊醒,但随之而来的则是汪勇违规征地、贿赂官员的东窗事发。真可谓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作者极力将梦境与现实纠缠、交织,营造出一种扑朔迷离的气氛;谜底揭开的过程恰如汪勇梦境里陈新荷从雾气中慢慢现身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混沌”走向“澄明”的过程。《澄明山下》无疑是当下盛行的“解谜式叙事”中的典范之作。

马兵推介作品:

武歆《请宝发哥哥回家》

小说是一个“拐卖寻亲”的作品,但叙事的重心却落在情感与人性的幽微之处。大姑去世后,父亲让“我”到山东平津去寻宝发哥哥回来送终,一段被掩埋的家族创伤被再度翻开。若干年前姑姑最爱的孩子宝发被人拐走,给姑姑造成巨大的心里暗伤。十多年后,宝发居然回到了天津,父亲也通过种种细节确证了这个回来的青年就是当年被拐走的宝发,但姑姑却始终不肯相认,这也成为埋在家人心中的巨大疑问。现在姑姑离世了,父亲把当年往事娓娓道来,真相也一点一滴浮出水面,原来姑姑与街坊“单条虎”老吕虽交流不多,却彼此敬重,有一次二人交流被好事之徒“鬼嘴二爷”看到,为避免引发是非,姑姑让爷爷将心爱的貔貅把件给了鬼嘴二爷。后来家人和街坊都指认是老吕拐卖了宝发,姑姑并不相信但也无可奈何,公安介入证明老吕并非人贩子,但也因为出身等问题被送入监狱,更是让姑姑陷入愧疚之中。

小说其实有很强的故事性,但作者无意把故事来龙去脉一下交代清楚,而是借助叙事者“我”去外地寻宝发哥,以及父亲对往事的追记和家人团聚的叙谈,把故事一点一点拼圆,点缀期间的还有天津卫各类民俗风物。寻亲与认亲、思念与拒绝间,满满的都是唯有中国人才能感知兴会的世情。

聂梦推介作品

石一枫《小姚护士和她的病号》

作者处理了两重关系:人与狗——小姚是动物医院的护士,她的病号是一只年迈垂危的金毛,而金毛的主人,是一位体面优渥、思路清晰同时善解人意的老太太。这一结构下,暮年叙事,人与宠物的休戚与共,不同阶层之间的互相探访等深具当下性的问题,在作者机锋处处的描述中得以充分展开。写狗是为了写人,写人在面对同一问题时的不同立场以及立场的变化,写对于善恶生死等终极命题的不同看法以及由此引发的冲突。病与医——医狗的过程,同时也是医人的过程,和医者自医的过程。救无可救的病症,在现代医疗技术的加持下可以暂缓甚至倒回,那些藏于内心深处难以自辨的执念,则需要更多的机缘去触发,在一次又一次的相聚别离中摸索出口。小说中,作者两次提到“心中大恸”,并将它们藏于“游戏性”的叙事口吻之中。当所有的职业、美丑乃至性别特征都被时间洗涤模糊,只剩下一辈子的性格底色时,醒着熬,睡着哭,一头一尾几个来回,人就渐渐长大,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