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焦螟》:道术奇境中的人间智趣 
来源:北京日报 | 王蒙  2025年07月25日08:27

侍读董默庵家宅遭到狐狸骚扰,宅院中,瓦砾、砖石突然下雹子一般坠落。家人四处奔逃,等狐狸停歇折腾,才敢出来活动。董公为此烦恼,他借了孙司马的宅院搬过去,避开狐狸,搬家后狐狸作乱照旧。

篇中说到各种官职,显得满亲切,蒲氏可怜哉。官官相护也算良好和谐。狐狸捣蛋,老爷患之。砖头瓦块如雹子下落,够呛。奔跑可匿,停歇则无恙,尚非敌对暴力型矛盾。

一天,早朝上等候皇帝召见的时候,他说起家里的不正常情况。有大臣说:“关东道士焦螟住在京都内城,他掌握一套符咒道法,很管事。”董公便到焦螟住处,请他出山。焦道人用朱砂画了符。叫他拿回家贴上墙。狐狸对这朱符并不惧怕,砖头瓦块抛掷得更厉害了。董公把情况告诉焦道士,焦道人一听大怒,亲自来到董公家,修起神坛,做法施术。

有病就有药,有贼就有捕快,有乱就有治,有邪事就有符咒。什么都没有了也还会有字字中肯的说法或者威势凛然的咒语。焦螟者应运而生的法力符号也。

不久,就看到一只肥大的狐狸趴伏在法坛下面。狐狸从无形无影作乱显出形体来了,这是神坛法术的功效。场面有表演感与戏剧感。这样的表演与戏剧也有正能量。董家的男女仆人受狐狸闹腾的苦楚已经很久了,一见狐狸,十分痛恨。一个丫鬟走上前去打这只狐狸,没想到自己却忽然倒在地上气息奄奄。焦道士说:“这个畜牲很是猖獗,我都不能轻易制服,你一个女人怎么能随便去招惹!”接着又说:“可以借用这个丫鬟来审问这只狐狸。这样可以得到它的供词。”利用被狐狸整昏了的婢女之身,拘留狐狸之神魂,然后对之进行审讯,当然是高妙道法、魔术或巫术,可称之为移魂、拘魂、请魂、请神术,后者还可能包括扶乩、下神等等诸术。

道长说完,伸出食指中指做法念咒。过了一个时辰,这个丫鬟突然从地上爬了起来,直跪在法坛前面。焦道人便审问她家住何处?丫鬟听后代狐狸回答:“我生在西域,进入京城已经十八辈儿了。”道人说:“天子车轿之下,哪容得你们出没,快快地离开这里!”狐狸听后不应,焦道士拍案怒斥:“你胆敢不执行我的命令吗?你们再拖延,我的道法决不轻饶!”于是狐狸惧怕,立刻表示愿意服从命令。道人催促它快走。这时,丫鬟突然又倒在地上,经过很长时间才苏醒过来。

未出现某一方死伤情况,还算和平善结。

很快,可以看到四五个白色圆团,球一样滚动,附在房檐边前行,前后连贯,不一会儿,走光了。科幻,魔幻,白圈,滚动,边沿,连续,消失,有摄影摄像的影像感,乃至现代抽象运动几何感。蒲师真有两下子。

从此,董宅便太平了。

狐有狐的仙、精、妖、魔身份与能量正负之别,人有平庸、上等、优秀、道术、法力、智力之分,交手之后,高下并非立见。写狐狸与人的互扰争斗故事,也还各具一格,有其高下。

即使道术极高,半仙之体,也还不可大意。借焦半仙的威风出现在道场的丫鬟小厮更不可抖威风,胡猖狂,任性行事,此丫鬟最后安全恢复,是侥幸,她应该汲取教训。

同时,蒲松龄在文中对捣蛋起哄的众狐,也表达了适度的照顾,适可而止,勿为已甚。这对读者,也可能有所启发。

原文

董侍读默庵家,为狐所扰,瓦砾砖石,忽如雹落。家人相率奔匿,待其间歇,乃敢出操作。公患之,假作庭孙司马第移避之。而狐扰犹故。

一日,朝中待漏,适言其异。大臣或言:关东道士焦螟,居内城,总持敕勒之术,颇有效。公造庐而请之。道士朱书符,使归粘壁上。狐竟不惧,抛掷有加焉。公复告道士。道士怒,亲诣公家,筑坛作法。

俄见一巨狐,伏坛下。家人受虐已久,衔恨綦深,一婢近击之。婢忽仆地气绝。道士曰:“此物猖獗,我尚不能遽服之,女子何轻犯尔尔。”既而曰:“可借鞠狐词,亦得。”戟指咒移时,婢忽起,长跪。道士诘其里居。婢作狐言:“我西域产,入都者一十八只。”道士曰:“辇毂下,何容尔辈久居?可速去!”狐不答。道士击案怒曰:“汝欲梗吾令耶?再若迁延,法不汝宥!”狐乃蹙怖作色,愿谨奉教。道士又速之。婢又仆绝,良久始甦。俄见白块四五团,滚滚如毬,附檐际而行,次第追逐,顷刻俱去。由是遂安。

王蒙读“聊斋”:

《雹神》:神界如俗界,聊斋志“不异”

《斫蟒》:奇对奇、硬碰硬的生死相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