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突尼斯“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举办“阅读中国——中国作家作品突尼斯分享会”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5年05月16日17:29

近日,在第39届突尼斯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期间,由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指导,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突尼斯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突尼斯东方知识出版社联合举办的“阅读中国——中国作家作品突尼斯分享会”在突尼斯老城成功举行。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丽颖、副总经理雷建华,作家曹文轩、徐则臣,突尼斯迦太基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茹昕,突尼斯东方知识出版社社长、迦太基大学高等语言学院东方语言系主任哈利德,突尼斯作家、评论家安瓦尔・巴西力,迦太基大学高等语言学院助理教授、阿拉伯文明学者法迪娜·霍斯尼,以及突尼斯当地读者共计3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活动由突尼斯东方知识出版社国际合作部主任芙蓉(Samah Mohamed Abdelkader)主持。

突尼斯“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海报

中图公司副总经理雷建华向长期投身中国研究、汉语教学及翻译出版工作的突尼斯学者、出版人、汉学家致以衷心感谢。她表示,今年中国是本届突尼斯国际书展的主宾国,相信这一身份将为两国在出版与文化领域的交流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创造更多契机。

突尼斯东方知识出版社社长哈利德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通过 “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 的系列活动,越来越多中国作家的作品走进阿拉伯世界。他坚信,文学的力量超越疆域与时光,跨越语言的对话能让中国文学在阿拉伯读者心中愈发鲜活生动。

在研讨分享环节,作家曹文轩指出,“走出去”与 “走进去” 概念不同,中国文学要 “走进去”,既需自身不断努力,也要期待外界消除文化隔膜。他强调,文学性是作品走向世界的根本,创作者应坚守文学的基本面与边界,不为新的颠覆标准所左右,唯有明确并守护文学边界,作品才有可能从当下迈向未来、走向世界。

作家徐则臣认为,文学需处理人与人之间共通与差异的内容,这涉及写作语言、方法、世界观等多个层面。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突尼斯的距离日益拉近,作家应在作品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上深耕,深入思考两国文学如何平衡同与异,在立足本国文化传统的同时,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兴趣。

突尼斯作家、评论家安瓦尔・巴西力发言称,现实主义是一种全球性的文学观念,中国文学有着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何建明的《山神》具有当代史诗特质,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细腻呈现乡村生活现实,老舍的《我这一辈子》从个人视角展现社会矛盾,这些作品以不同方式揭示社会变迁,在跨文化交流中始终保持独特魅力。

突尼斯迦太基大学高等语言学院助理教授、阿拉伯文明学者法迪娜・霍斯尼强调,翻译是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文学翻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传达文本精神的同时兼顾美学,具有很大的挑战。中国文学通过阿拉伯语翻译,拉近了与阿拉伯文化的距离,许多中国作品聚焦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坚韧、希望等主题,传递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了跨文化的理解与互动。

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围绕 “中国文学在突尼斯的传播” 与 “文学翻译的艺术与挑战” 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曹文轩、徐则臣与突尼斯汉学家、评论家、出版界人士及读者面对面交流,气氛热烈。哈利德表示,活动选址突尼斯老城,旨在让中国嘉宾们沉浸式感受浓郁的马格里布文化氛围。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文学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解码与情感共鸣的过程,期待未来更多中国文学经典在突尼斯落地生根,为中突友谊续写新篇。

突尼斯 “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 自 2022 年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多场阅读分享活动,包括韩青辰《因为爸爸》、张炜《九月寓言》、何建明《山神》、李娟《遥远的向日葵地》等中国作家作品的交流活动,以文学为纽带,搭建中突文化对话桥梁,成为当地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