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泰国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举办“中泰文学的未来:挑战与机遇下的前景”研讨会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5年05月09日17:42

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指导、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泰国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与泰国红山出版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中泰文学的未来:挑战与机遇下的前景”研讨会在泰国曼谷成功举办。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中国作协外联部一级巡视员李锦琦,北京作协副主席、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石一枫,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作家王威廉,江苏作协专业作家孙频,中国作协外联部亚非处处长、二级巡视员李强,以及泰国作家协会主席纳里博·集拉波蒂鲁、前主席卡诺瓦里·甘台勒,新锐作家猜拉·皮皮巴达那普拉普,红山出版有限公司总编陈宝石、副总经理俞春华,创意文化机构推动图书行业发展小组委员会主席提拉帕·乍伦素以及当地文学爱好者等50余人出席活动。

邱华栋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作为中泰友好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我们始终珍视两国文化的交融互鉴。回望中泰两国人民半个世纪的友谊长河,文学的浪花始终在其中闪耀——它们既是两国文明的倒影,也是跨越山河的对话。中国作家协会始终重视中泰两国作家友好交往与互学互鉴,通过翻译出版、作家互访、文学论坛等多种形式深化两国文学合作。文学本就是照见自我的明镜,中泰文学交流正在创造一面更大的镜子,既清晰看见自己文化的倒影,又真切触摸到对方文明的温度。邱华栋充分肯定泰国“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在两国文化交流中发挥的重要平台作用,指出该俱乐部为泰国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激发了泰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兴趣。他真诚希望,通过两国作家的文学书写,通过两国读者的文学阅读与欣赏,“中泰一家亲”的理念更加深入两国人民的心灵。

随后,两国作家展开深入交流和对话。中国作家石一枫对泰国的现实主义作品和科幻作品都表示了赞赏和兴趣,他提到了电影《姥姥的外孙》和电视剧《未来和我》,这些作品有的直接书写泰国华人的家庭情感关系,有的则从泰国独特的文化入手,与科幻结合,呈现了别具一格的美学特征。他认为,中泰两国普通人的生活有着许多共通之处,这构成了文学上互相理解的可能。王威廉说,我长期生活在广州,这是一个包容、多元、向海而生的城市。广州与泰国,不仅在人文上有联结,在自然气候上也有相似之处,正是因为这种文化与自然的双重亲近,我才能更敏锐地感知泰国社会的温度,也因此更愿意将它作为我的写作材料之一,去捕捉那种“不同之中有相似,相似之中存差异”的微妙张力。孙频指出中国文学和泰国文学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有深厚的哲学思想,都具有诗歌和史诗传统,都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性,都有对文化的融合,对身份认同的书写等,这使中泰两国文学有很多可以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地方。

泰国作家俞春华表示,中文图书特别是文学作品在泰国市场被译成泰文之后广受欢迎,红山社在2009年开始引进出版中文小说,至今已出版超过1000本中文图书,其中有很多在泰国读者中脍炙人口的作品,涵盖文学、童书绘本、科普、政经等多个领域。提拉帕·乍伦素提到,刚刚举办的第23届泰国国际书展上,多家中国出版社展示了超过300多种700多册中文图书,举办了很多中泰交流活动,他希望继续推动两国的图书发展更上新台阶。纳里博·集拉波蒂鲁与卡诺瓦里·甘台勒分享了访华经历,并表示支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收中国的优秀经验。猜拉·皮皮巴达那普拉普作为悬疑侦探类作家代表,讲述了他个人作品影视化的心路历程。

现场交流氛围热烈,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泰文学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趋势与特征:一部分新生代作家通过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创作出反映当代社会问题的奇幻或反乌托邦题材作品;与此同时,中泰两国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得到了两国读者的接受与喜爱,显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文学作品借助数字平台加速走向世界,不断扩大其全球影响力,为亚洲文学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本次中泰两国作家交流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中泰一家亲”的理念更加深入两国人民的心灵,为两国文学交流与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为中泰建交50周年献上了一份意义非凡的礼物。

活动引发了泰国文学爱好者们的广泛关注和媒体的热烈报道。多家泰国媒体称赞活动通过文学书写与阅读,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交流,充分展现中泰文化的广阔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