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罗马尼亚诗选》分享会在绍兴举行:跨越语言的诗歌对话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曹环  2025年04月25日11:21

4月19日,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研究院和先锋书店联合主办的《罗马尼亚诗选》分享会在绍兴柯桥先锋鉴湖书店成功举办。本次分享会主题为“空气之马,穿越思想的影子”,译者高兴携新书与多位学者、诗人、编辑及青年学子齐聚一堂,通过朗诵、对谈与学术演讲,共同探索罗马尼亚诗歌的文学价值与跨文化传播意义。

活动海报

活动以罗马尼亚经典电影《沸腾的生活》片尾曲拉开序幕。这首诞生于1976年的电子乐作品,曾为冷战时期东欧“科技乌托邦”美学的象征,仿佛黑海的风吹到了鉴湖水畔,成为叩击罗马尼亚诗歌之门的序章。

此次活动主要有文学演讲、新书对谈和诗歌朗诵三个环节。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研究院院长李贵苍围绕翻译艺术展开主题演讲。他以《罗马尼亚诗选》中图道尔·阿尔盖齐的《你刚刚离去》《雪》等译作为例,解析诗歌翻译的难点与突破。他指出,《你刚刚离去》以极简叙事颠覆传统——两个沉默的角色、单一的“离去”动作、未实现的捎信冲动,映射出现代人“走与留”的精神困境。通过对比中西方诗歌传统,李贵苍认为,这些罗马尼亚诗歌注重心理图景的建构,用简单文字呈现复杂情感,翻译的挑战在于如何让汉语读者感知那些“看不见的情感褶皱”。他高度肯定了高兴的译作,认为既保留了原作的哲学深度,又“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译者对语言精准把控的体现,给了诗歌第二次生命,让文明基因跨越时空生根发芽。

在新书对谈环节,广播人李青、作家出版社编辑方叒与译者高兴围绕罗马尼亚文化与文学展开讨论。“60后”的李青从《沸腾的生活》切入,结合青少年时的回忆,详细解读了电影诞生的来龙去脉,以及罗马尼亚电子乐如何打破文化桎梏、对中国观众产生深远影响。他提出译制电影与诗歌翻译具有相似的文化桥梁作用,并提到作家出版社曾以“内部参考”的名义出版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同样为中国读者带来极大震撼。

李青的发言将全场带回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氛围中,高兴追忆了自己的初心——在文化的黄金年代,因一位罗马尼亚女演员的美妙朗诵而走上诗歌翻译之路;而与作家出版社的深厚情谊、资深编审懿翎令人动容的邀约,则又成为《罗马尼亚诗选》成书的重要契机。经历了从项目筹备到图书编校的细致沟通,高兴对编辑工作的专业与严谨给予肯定。他强调,翻译不仅是语言工程,更是对“小国大诗”的致敬。罗马尼亚或许在地图上并不显眼,但其诗歌的震撼力足以跨越文明边界。

《罗马尼亚诗选》的责任编辑方叒分享了与译者的合作过程,以及打磨文本带来的独特阅读体验。作为80后,她在编辑丛书的过程中首次领略到东欧文学的整体水准,尤其是罗马尼亚诗歌,不仅在文学性与思想性上不逊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大国,更因与中国相似的历史语境而令读者产生奇妙的共鸣。

在诗歌朗诵环节,影像诗人夏天、高兴和来自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的同学们朗诵了《一匹年轻的马》《追忆》《今天,我们告别》等十余首罗马尼亚诗歌,让现场读者感受到了罗马尼亚诗歌的魅力。活动尾声,还进行了签售环节。

此次分享会不仅是对《罗马尼亚诗选》的推介,更是一场跨代际、跨领域的文化交流实践,受到读者广泛好评,观众们表示通过诗选重新认识了罗马尼亚文学,打开了理解东欧文学的窗口。正是不同文明的诗句相遇,让我们触摸到人类精神的共通脉搏。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授许金龙,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科研处负责人王佳桐、王丽娜以及学院多位师生也一同参加了活动。

与会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