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如何理解“多情应笑我”?
来源:文汇报 | 顾钧  2025年03月25日09:02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杰作,一般也被认为是豪放词的代表作,必须“关西大汉,执铁板”来表演(俞文豹《吹剑续录》)。词中写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写周瑜“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确实是壮怀激烈、高亢入云。但似乎没有贯彻到底,最后写到自己的时候——“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语调显然低沉了不少,好像不太适合“关西大汉”了。

作为千古绝唱,《赤壁怀古》拥有众多英译本,远超苏轼其他词作。名家名译各有千秋。“多情应笑我”是倒装句,意思是“应笑我多情”,宇文所安的译文是You will laugh at this sentimental me;艾朗诺的译文是So full of feeling,others will laugh at me;金斯堡的译文是I should be mocked for my sentiment。无论是laugh at还是mock,都表示“嘲笑”,嘲笑的对象是“多情”。

华裔学者刘若愚在《赤壁怀古》的译注中指出,“多情”直译为much-feeling,可以是褒义词,表示亲爱友善(loving,affectionate),但在这里却是含有贬义的sentimental——失之过度或不恰当地伤感。他将此句译为You may well laugh at me for being sentimental。另外一位华裔学者郑文君的译文是Do you smile at me for a sentimental fool。在“多情”后面补充了“傻子”(fool)一词,则使“多情”近乎“痴愚”了。

苏轼在诗词中多次使用“多情”二字,基本都是褒义,如“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劝金船》),又如“退之身外无穷事,子美樽前欲尽花。更有多情君未识,不随柳絮落人家。”(《留题徐氏花园二首·其二》)《赤壁怀古》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贬谪黄州,正是政治生涯的低谷。他在此时的一首诗中写道:“南来不觉岁峥嵘,坐拨寒灰听雨声。遮眼文书原不读,伴人灯火亦多情。”(《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其一》)从中不难看出他的孤独和寂寞,在岁末凄风冷雨的夜晚只有“多情”的灯火带给他些许慰藉。更让他宽慰的是,自从来到黄州,知州徐君猷一直给予多方关照。在《醉蓬莱》一词中,苏轼赞扬道:“赖有多情,好饮无事,似古人贤守。”

周郎也是一个“多情”之人。为什么接着周郎写到自己,“多情”就成了嘲笑的对象呢?关于《赤壁怀古》的主题,前人多有论述。清人黄蓼园说,“题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周郎是宾,自己是主。借宾定主,寓主于宾。”(《蓼园词选》)当代学者则说得更透彻:“仕途蹭蹬,壮怀莫酬,使词人过早地自感苍老,这同年华方盛即卓有建树的周瑜适成对照。”(《唐宋词鉴赏辞典》)苏轼被贬黄州后,词的创作大量增加。词在当时的文体地位还很低,反对派攻击苏轼是在他的诗文中寻章摘句,完全放过了词作。显然,词是更为自由的表达手段,即使如此,经过“乌台诗案”而心有余悸的苏轼,填词时也必须小心一点才好。当“故国神游”,借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周瑜反思自己的过往和政治得失时,他不敢直言“仕途蹭蹬,壮怀莫酬”,只能用“多情”轻描淡写,含混过去。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