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眉湖论坛”看女性文学与跨界研究
来源:文艺报 | 刘 哲  2024年04月16日07:39

纵览世界女性文学史,女性与跨界本身就有着紧密联系。女性写作从昔日“阁楼”的禁锢中挣扎而出,跨越重重枷锁,终于抵达了那一方属于“自己的房间”。进入21世纪,在全球化与多元化交织的新时代,随着边界的逐渐消融与社会结构的重塑,女性的生存空间日益广阔,命运轨迹也得以重新勾画。女性文学的传统在这场时代的变革中不断挑战自我,重置更新,女性写作的世界图景也随之变迁。

近日,以“女性与跨界”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外国文学研究眉湖论坛在郑州大学召开。论坛由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编辑部、郑州大学工会女工委与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联合举办,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近百位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紧扣“女性与跨界”的主题,展开了广泛交流与深度研讨。

作为眉湖论坛的发起人,郑州大学的张莉教授在开幕词中指出,女性与跨界是外国文学的核心议题,亦是眉湖论坛创立伊始的核心关切。2023年,眉湖论坛初创。金莉、曹莉、苏晖、金雯、王卓、陈榕、张生珍、王卉等多位外国文学领域知名女性学者应邀出席,围绕外国文学中的文本细读方法、中国话语建构、情感研究、科学想象、跨媒介叙事等议题,奉献了高水平的学术分享盛宴。论坛彰显了女性学者的智慧和力量,唤起了社会整体对于女性群体生存状况的兴趣和关注,体现出女性学者论坛的跨界影响力。本届论坛对于女性与跨界话题的探讨,正是要回归女性传统的本质,在文学谱系的框架下,在相互尊重和对话交流的前提下,破解以性别来取代审美的观念桎梏,展示和审察女性文学本身所蕴含的跨界特质。

女性主义的多元面向

跨界,实质上是对既有界限的跨越或超越。不同流派的文论家们已然从自身不同的视角出发,对文艺理论的跨界特性有所领悟。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金莉教授格外留意女性主义理论演进过程中的多元跨界趋势,多年来先后关注过生态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等。在本次会议的主旨发言中,她又将视角转向后殖民女性主义。她首先阐述了后殖民女性主义的概念,追溯其起源与发展脉络,并详尽介绍了后殖民女性主义的两位代表理论家——佳亚特里·斯皮瓦克和钱德拉·莫汉蒂的主要学术观点。她谈到,后殖民女性主义对欧美女性主义理论背后的意识形态和逻辑秩序提出质疑,这样的姿态可以避免盲目挪用欧美理论模式注解女性“他者”经验,正视女性存在的多元性和异质性,为文学批评话语增添了新的维度和命题。

女性文学的跨学科阐释

深圳大学的刘岩教授在文化地理学的批评视角下,对美国西部女性文学进行了梳理、阐释,成功构建了一种跨越地理学与文学学科界限的跨性别研究范例。她谈到,传统的西部叙事中,往往充斥着打上个人英雄主义标签的男性形象。然而,女性在西进运动中同样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并在西部的自然环境中孕育出了别具一格的女性气质与文学样式。她致力于挖掘西进运动中不同女性的故事与价值,探究其中所蕴含的女性主义理念、女性特有的品质、性别关系的动态变化,以及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融与碰撞。

南开大学的刘英教授透过19世纪职业女护士与女医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剖析女性职业跨界现象为维多利亚社会所带来的焦虑情绪。她详述了19世纪医学话语和性别话语对医学领域女性身份的多重建构过程,探讨英美文学如何表征医学女性,分析这些表征所承载的文化功能,进而揭示医学话语、性别话语、文学话语之间的交互关系,展现它们如何共同形塑了社会对职业女性的认知。

女性文学的跨媒介改编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楠教授选取了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在现代剧场中的三个实践作品作为研究样本,解析古希腊戏剧在不同历史与文化背景下的跨媒介改编,揭示了让·阿努伊的编剧改编版、法国纯粹剧团的剧场版以及中国李六乙的话剧版这三版改编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双重变革。王楠认为,这些变革建立在对经典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之上,是对原有戏剧结构、叙事方式以及角色塑造的全面革新。通过跨文化、跨历史的改编,经典作品得以跨越时空的限制,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产生共鸣。这种共鸣不仅丰富了戏剧艺术的内涵,也推动了戏剧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南京大学的都岚岚教授聚焦英国经典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跨媒介改编,尤其关注源文本中未曾诞生的女怪形象,在社会语境的变迁中,如何在文字与屏幕间发生转码与重塑,进而思考科学技术发展如何改变我们的个体生命、社会结构和性别关系。都岚岚谈到,跨媒介改编不仅是对源文本的重新诠释,更是一种文化实践,旨在适应新的社会历史语境。这种改编行为,作为文化再创造的重要手段,为文学艺术的传播与接受注入了新的活力。

女性助力文学经典化

郑州大学的辛雅敏教授另辟蹊径,以莎士比亚的接受史切入,从传统的批评、考据学和表演等多重研究视角出发,考辨女性在推动莎士比亚成为英国民族诗人这一历史进程中的核心作用。她谈到,18世纪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显著提升,不仅推动了她们在文学、艺术领域的跨界参与,更对莎士比亚作品的传播与接受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而言,女性观众对于莎士比亚作品的偏好与热情,为他的作品带来了更广泛的受众基础;女性批评家与考据学者的积极贡献,为莎士比亚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深度;女性演员在舞台上的杰出表现,则直接推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出与流传。这些因素共同促使莎士比亚在18世纪后获得了极高的声望与地位。

女性建构民族历史和文化身份

中国人民大学的周铭教授专注于薇拉·凯瑟的《死神来迎大主教》中的空间和文化的跨界,指出在跨界过程中蕴含着独特的风景阅读政治。通过风景阅读这一独特方式,使我们能够洞察历史的深层脉络,解读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新型国际秩序的帝国主义意图。他认为,这种风景阅读不仅展示了美国试图通过塑造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貌来宣扬其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更深刻地暴露了美国在战后国际秩序构建中的帝国野心。这种野心并非简单地体现在表面的权力扩张和领土争夺上,而是更加微妙地渗透在其对民族国家和谐表象的塑造与对实际美国利益维护的本质之中。这种跨文化、跨学科视域下的风景阅读政治,也为我们理解一战后美国国际关系的伦理建构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

山东大学的李保杰教授探讨了古巴裔美国作家克里斯蒂娜·加西亚的小说《猎猴》的跨种族书写。她谈到,尽管该小说在创作过程中大量引入中国文化元素,但这些元素在文本中的呈现却带有明显的刻板化倾向,未能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华工群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小说中,浪漫化的再现和对华工经历的英雄主义描绘在服务于建构多元化的新大陆身份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华工在海外流散过程中的真实遭遇和复杂情感。

郑州大学的高晓玲教授谈及跨界概念的双重维度。首先,跨界意味着打破既有束缚,跨越思想的藩篱与认知的壁垒,实现认知层面的跨界,为艺术创新、文学发展及文明互鉴注入新的活力与可能性。其次,跨界也意味着境界的提升。通过本次论坛多种形式的对话与交流,与会者分享了精彩的学术人生,体验到文学研究者思想的活力和生命的魅力,更领略到了女性文学的跨界影响力。

《外国文学》副主编姜红在总结发言中说,此次论坛探讨并不仅仅停留在跨界现象的表面,而是深入到了生命经验、历史脉络以及文本细节的微观层面,并试图在整体上把握不同要素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这种深入探究,正是跨界意义的核心所在。她认为,当生活境遇发生变迁,既往历史偶然性中形成的概念和策略失去其适用性时,便需要从鲜活的生活体验中提炼出新的概念范畴,以涤除和替代那些已经固化的旧有观念和策略。这种新旧更替的过程,正是跨界发生的实质。

(作者系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