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温故而知新,博古以通今——系统爬梳现代《文选》学经典的一点设想
来源:中华读书报 | 陶永跃  2024年03月06日08:31

梁代昭明太子萧统(501—531)组织编选的《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收录了周代至南朝梁130余位作家创作的700余篇作品。该书文备众体,去取精严,堪称唐前文章之渊薮,历代备受重视。《文选》学自唐初兴起,至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学术成果。自民国以来,经黄侃、高步瀛、骆鸿凯、周贞亮等前贤的努力,《文选》学顺应时代潮流开启了现代化历程。百年之间,名家辈出、名著繁兴,其中有不少著作业已奠定了其学术经典地位。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前辈的学术遗产是我们继续推进《文选》学研究的重要源泉,非常有必要认真总结、系统爬梳。

北京大学傅刚教授《百年文选学研究回顾与展望》(见《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第二辑)一文认为“在当前《文选》学已经深入开展之际,建立《文选》文献学的任务就很迫切了”,倡议我们更大规模地进行资料建设,“如汇编历代《文选》学研究文选、历代《文选》学名著集成,影印《文选》写抄本、重要刻本、批校评点本,编撰《文选学史》”等。这几项工作均已逐步展开,而在编订整理现代《文选》学文献方面则存在缺少系统性的问题,我们的首要任务当是爬梳本时期内的经典《选》学著作,组成系列校订出版。

回顾现代《文选》学的辉煌历程,我认为有五部著作很有必要重新校订整理,集中出版,它们是高步瀛《选学举要》、周贞亮《文选学讲义》、骆鸿凯《文选学》、屈守元《文选导读》、游志诚和徐正英《昭明文选斠读》。

高步瀛《文选举要》七卷,此书分为通论和作品详注两部分。通论部分简要介绍《文选》之编纂、《选》学之由来、诸家注释之优劣等问题;详注部分疏释了司马相如、扬雄、班固五篇大赋。该书虽不及高先生《文选李注义疏》精详,但贵在源流委备,纲举目张。又《文选李注义疏》屡次提到作者另一著作《文选别录》,今查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中心有藏,系高先生任教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师范学院时期的讲义。也大致可以分为通论和选注两部分,通论部分较《选学举要》详备,比如多了《李注略例》;选注部分则对《文选》书笺类作品有精细疏通,为其著作中仅见。以上两种此前未有整理本,当予以合刊。

周贞亮《文选学讲义》上下编,本书系作者任教武汉大学时期的讲义,此前未见整理出版。上编十章,详述《文选》学之起源、《文选》之意义、《文选》之封域以及《文选》之文体、作家,《文选》之成书、历代《文选》学之源流、《文选》流传之版本等。下编三大章,以《文选》所选重要作家作品为例,系统讲述《文选》研究之方法。大致说来,上编为作者导言所倡言之“抽象的讲授法”,属于课虚;下编为“具体的讲授法”,乃是征实。

骆鸿凯《文选学》的内容与周贞亮《文选学讲义》多有相似之处,二者成书年代相近。正编十章,详述《文选》之成书、历代研究史、文体、作家及研究法诸项,唯《征故》《评骘》《余论》等章旁涉其他要籍,述及征引、评骘《文选》所收相关作品的情况,用功宏深,不见周书。附编两种,分别按文体和作家展开专题讨论,细致探究《文选》研究之方法,介绍前贤(包括其师黄侃)相应研究成果。本书1937年正式由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骆鸿凯弟子马积高利用骆先生任教湖南大学时期的《文选》讲义对附编内容进行了重要增订,内容更加完善。此外,我们发现在上海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首都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湖南图书馆、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还有骆鸿凯相关讲义,可以辑补附入《文选学》中,使之更加完备。

屈守元《文选导读》分为导言和选读两部分。导言分六章,撮要讲授《文选》的产生、编纂、研究史、版本以及读法等,选读部分选注《文选》各文体作品16题39篇,注释详悉,间加按语。屈先生为当代著名《文选》学家,本书虽系普及之作,但用功极细。又作者撰写了十余篇《文选》学论文,至今对读者有启发。当予合刊。

游志诚、徐正英《昭明文选斠读》分概论和作品斠读两部分。概论简要介绍《文选》现存重要版本和几部现代《文选》学要籍。斠读部分选录了《文选》各体文34篇,又细分白文校证、注文校证、今注、集评、总案五种体例,校证注释较为详细。本书的特色体例完备,校订细致,参校了为数众多的《文选》珍稀版本;集评吸收了历来有代表意见,总案部分又对各篇总体风貌做了宏观把握。这对深入研读《文选》各体文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此书原由台湾骆驼出版社1995年出版,作者同意修订后引入大陆。这是两岸学者精诚合作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徐正英老师在前言中说,为了纪念此书的出版,特意为脱稿前出生的女儿取名“徐小湾”,至今传为学林佳话。

这五种著作具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质,即学术性通论与作品选注解读紧密结合。这样既对学术发展史做了简要精炼的概述和梳理,又对具体文章本身展开细致校订和疏通,便于以少总多,举一反三。它们均由各个时期涵养深厚的《选》学名家结撰,在现代《文选》学史上已然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基于此,崇文书局将之纳入出版计划,组成“《文选》学经典书系”,广泛搜集相关材料进行了重要修订或增补,推陈出新,使之内容更加完善。他们的集中展现,较为清晰地反映了现代《文选》学的发展脉络,其学术史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文选》文献的多项集成性成果已经完成或展开,如俞绍初先生主持编纂的《新校订六家注文选》以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藏六家本《文选》(该本翻刻自宋代秀州本,秀州本为已知最早的六家本《文选》版本)为底本,参校众多珍贵版本,校订精细。刘跃进先生所著的《文选旧注辑存》全面网罗《文选》相关的重要古注,广泛吸收现代研究成果,资料详备、体例谨严。刘志伟先生组织编撰《文选资料汇编》,系统编订、分类辑纂历代《文选》学散见资料,大为便利。

现代《文选》学作为《文选》学千年发展史的延续和新变,理应与之连为一体,温故知新,沟通今古,至少还有以下重要工作可以展开——

一是集中整理出版历代研究著作。徐华教授《历代选学文献综录》(凤凰出版社,2023)一书对历代《文选》学文献做了细致全面式梳理,撰写了详细的解题,以此为基础展开调查,遴选出历代有代表的注释、评点、批校等类型的《文选》学文献,使之系统呈现,必能为深入研究带来极大便利。

二是汇合历来《文选》学注释训诂成果于一编,组织编纂《文选语言辞典》《文选典故词典》等专书词典,以《文选》所见词条为中心,吸收历代(尤其是清人)和今人的考释成果,汇于一编,不但便于读者研究利用,而且有助于集中、精准展现历代研究成果。当然,民国间丁福保纂辑的《文选类诂》即有类似功能,较为便利,借助今天的学术积累和便利条件,在资料的占有和编排的科学性上当能更上一层楼。

三是分专题汇编现代《文选》学重要研究成果。王玮教授有《现当代文选研究论著分类》,做了细致的文献梳理,以此为学术基础,遴选有代表性的论述,细分专题,每个专题冠以总结梳理性质的前言,考镜源流,指陈得失,使读者得此一编而有“一览众山小”的开阔视野。

四是为重要《文选》学者建立专档,集中呈现其《文选》及其相关成果,组成丛书或套书,集中整理出版。现代著名《文选》学家李审言、黄侃、刘永济、段凌辰、寿普暄、曹道衡、王运熙等,他们的散篇论文、《文选》批点、笔记札记等文献均有必要细致发掘并深入研究。如黄侃先生的《文选》学成果多体现在其批注上,其后学已辑成《文选黄氏学》《文选平点》《文选平点(重辑本)》,但仍未完备,2021年崇文书局全彩影印《黄侃黄焯批校昭明文选》,其中不少校勘考订成果溢出三种整理本之外,《文选平点》实有必要再事增补。武汉大学“五老”之首刘永济先生为20世纪公认的古典文学研究顶级学者,其《文选》学成果久不为世知,崇文书局也已纳入选题范围,不久即可推出。黄侃的学生段凌辰也精研《选》学,其详批本《文选》惜已不知所踪,好在其遗著《文选笔记》已在整理当中。寿普暄先生的《文选》批注,傅刚教授认为其“下力尤多,足以代表民国学者的学术水平”,据言已交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面世有期。随着这样一批珍贵而丰富的《选》学文献的推出,现代《文选》学研究的文献基础将越发厚重。

(作者单位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