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江南见龙录
来源:解放日报 | 余嘉  2024年02月09日07:29

龙年说龙。在江南的文献古籍中,有许多见到龙的记载,如今这些“见龙录”还有不少印刻在江南的地名中。

譬如白龙坞。苏州城西有座阳山(因为开发建设了“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如今人们习惯称为大阳山),白龙坞就在阳山西麓,东晋时期,这里有人见过龙。事情记录在《吴郡志》《苏州府志》等书中,说在隆安年间,山下住着一户姓缪的人家,缪家有个女儿,十五岁及笄的时候有事外出,突然风雨暴至,天地间陡然幽暗昏惑,女孩只好在一个水塘边躲雨。不一会儿,出现了一位白衣老人对女孩说:“天色不好,我想借你的地方躲雨,等天亮了再走,可以吗?”女孩先是不肯,被老人再三请求,只能答应。这一答应,老人就遽然不见了。回到家中的女孩莫名其妙就怀了孕。女孩的父母恼恨地把女孩赶出家门。女孩在外流浪乞讨,到了第二年三月十八,生下一个肉块。乡民们又惊又怕,赶紧把肉块扔到水里,倏地,肉块裂开,化而为龙。龙昂首匍匐在女孩面前,想要告诉她什么。大约女孩生产本已耗尽体力,再遇此景,竟惊厥而死。于是又一次风雨雷电、飞沙折木,咫尺之间都不能分清是人是物。等终于云开雨散,只见一条白龙升腾而去。大家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女孩生的是龙啊。便将她厚葬,所葬之地称为“龙母冢”,后又在冢旁建了一座“龙母庙”,把这片山坞就称为白龙坞,后来又陆续建了白龙庙、白龙祠、龙柏亭……

据说,这条白龙后来为潇湘地区行云降雨,但每到他生日的这天,都要回到阳山来祭拜母亲。所以农历三月十八前后,阳山一带总是天气肃寒、晴雨不定,而人们总是能在天空或山坞或庙宇看到龙的行迹。如果遇到大旱,到白龙庙去祈求,总能很快应验,今天求,明天雨。在后世,白龙屡次被封为“忠烈”,女孩也被多次追封为“昭应广惠灵丰公神母显正孚顺圣善妃”“显应夫人”……这个故事虽然是个传说,听起来荒诞,但人们津津乐道,因为它实际上反映了老百姓追求风调雨顺的美好心愿、对做出贡献者有功必奖的道德评价,也同频了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视孝道的审美诉求。

白龙坞记录了一条龙的出生,施相公弄则纪念了一条龙的死去。这个故事在《吴门表隐》《清嘉录》中都有记载,说宋朝的时候一位叫施锷的诸生,在山里捡到一只蛋,带回家后就孵出了一条小蛇。施锷很喜爱它,给它准备了一个大竹筒作栖息之所,在自己去参加省试的时候也带上它。考试当然兹事体大,他只能将蛇留在寓所中。然而蛇在竹筒里闷久了,忍不住偷偷溜出来乘凉,结果邻居路人们一抬头,看见屋子上空出现了一个身披金甲的神怪,众人惊呼,纷纷手提刀枪棍棒就来攻击,却没人是它的对手。于是赶紧去向当地的大官报告。大官派了人马去围剿,还是没人打得过。等施锷考试结束回到家中,发现人蛇对峙得剑拔弩张,慌忙上前一边解释一边呵斥,蛇也心虚,就乖乖缩小,钻进竹筒里去了,对峙结束。

可事情并没有结束。大官听到消息,大惊失色。他说:“有这样的助力,那什么事不可为呢?”这个“可为”的可能性就多了,为防范万一,大官报告了朝廷,将施锷立即斩首。蛇无比愤怒,挺身为施锷报仇索命,死伤几十人。大官没有办法,只好报请朝廷封施锷为护国镇海侯,为他立庙祭祀。因施锷生前嗜吃馒头,又制作巨大的馒头来供他。蛇见此,似乎心愿已了,匍匐在馒头上静静地死去了。后来人再祭祀,就将蛇的造型制作到馒头上,再后来就演化成了龙形,这就是盘龙馒头。

到现在,苏州人过年还有做盘龙馒头的习俗,一方面是习俗相承、有所祈祷,另一方面当是以此来纪念这条蛇对朋友生死与共的情谊。

此外,江南地名中还有许多看见龙的故事。如果上述的龙都是“龙子”,在苏州的地名中还有看见“龙女”的“苍龙巷”,讲的是那位看见了龙女,然后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千里迢迢“传书救龙”并与龙女终成眷属的柳毅,这是《柳毅传书》里的故事。还有很可能一下子出现五条龙的“五龙堂”,讲的宋淳熙十年,知府耿秉祈雨时看见小龙现身,第二天果然大雨的灵异故事,后来,这里的庙宇被敕封了五条龙的神位,此后,在此祈雨,必得响应。这一条见于卢熊《苏州府志》。

科技昌明的今天,我们有无数方法可以明辨龙雾之气,分辨出相信和迷信,但我们仍然愿意保有这些文献,听这些故事,也愿意将其留给后人、讲给后人们听。我们还愿意祝福亲友们龙腾虎跃、龙马精神,因为在江南“看见”的龙,给我们传达的,就是这样的忠义且孝顺、守礼而勇敢的民族精神。那么,今天我们再去走走这些地名所在,会不会也能见到龙,感染到龙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