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故乡是永远的创作源泉 ——访尹学芸委员
来源:人民政协报  |  谢颖  2024年01月31日07:33

■ 编者按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尹学芸散文集《遍地都是野芹菜》获得第十届冰心散文奖。从事文学创作几十年,尹学芸佳作不断,她的很多作品都充满着对乡村的关注和热爱;而作为政协委员,她的履职之路也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本报记者专访尹学芸,讲述文学创作的故事和感悟,以及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学发展的思考。

有故乡的人是幸运的

“村庄是什么?是母亲,是根,是精神,是灵魂,也是爱人。”

这是尹学芸散文《村庄》里的一句话,而《村庄》也是刚刚获得第十届冰心散文奖的散文集《遍地都是野芹菜》里的第一篇作品,写于很多年前。

“很多作家都是从散文创作开始的。因为散文更贴近情感和生活,我也不例外。就是现在,散文创作也是我乐于沉迷的一种状态。”虽然以小说创作为主,但尹学芸也十分喜爱散文,因为“那些对固有生活的描摹和提炼,灵活而自由。既可以直抒胸臆,又可以产生力量,感染和鼓舞更多的人。”

尹学芸出生在天津蓟县(现蓟州区)的一个村子,三面环水,这样的地势,当地人叫做大洼。在最初成长的岁月里,乡村是她生活的全部,那时的她也许没有想到,多年后,这片土地成为她文学创作的原乡。

与一些作家的经历类似,阅读是尹学芸与文学结缘的那个契机。“我从认识字就喜欢读文学作品,这种喜欢刻印到了骨子里从没有改变过。”儿时,尹学芸见到的第一本杂志是《河北文艺》,大概是哥哥从城里带来的,在家里只停放一两天,她用很短的时间就从头看到尾。童年的记忆就是这么“顽固”,以至于上面的一篇小说和一首儿歌她到现在还记得。虽然那时书籍很贫乏,但尹学芸还是“创造”各种机会读书,整个童年读过很多长篇小说,基本都是革命战争题材。她印象深刻的却是《红楼梦》,因为没有书皮,没头没尾,也不知道书名,更不知道是部伟大的著作,但正是看不懂,所以越发想看。到高中毕业之前,尹学芸看了三遍《红楼梦》,放羊时腋下都还夹着这本书。这段经历日后被尹学芸写进一篇文章里,反响就是有位老先生找到她,送了一套绣像红楼。

“看多了别人写的,就尝试自己写作,这也是一个作家进入这个行当的经典旅程。”慢慢地,尹学芸开始自己写作、投稿,这个过程漫长且艰难,但因为热爱的缘故,坚持下来了。

熟悉的乡村生活,是她笔下自然流淌的主题,而她的创作也如农民的春种秋收一般,默默地耕耘着。她曾在创作谈中这样写道:有故乡的人是幸运的。故乡是一个载体,可以把故事栽进乡村秩序中,看着它自己去行走,内心便是一种笃定和从容。故乡不单给作家提供生活,还提供有别于城市的种种乡俗文化的元素和符号,乡土的环境以及哪怕一只走地鸡,都可能成为文字中的另一种风景。那些牵绊和疼痛是构成小说必不可少的元素和条件,所以很庆幸,我能捕捉到。

1988年,尹学芸离开乡村,走进城市。编纂县志、文化馆、旅游局、住建委、文联……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让她对世情和人情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体悟。“城市的气味是一点一点浸入的”,尹学芸感到,城市和乡村彼此勾连,让人物拓展了时间和空间,这就像思维和思想的一个小跳,让年轻的心能够回望。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尹学芸成为一名县政协委员,之后是天津市政协委员,去年又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作为一个有30多年经验的“老政协”,尹学芸的履职秘诀是“眼睛往下看”——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作、创作、履职三者有着共同的指向,都要深入生活,多调查、多研究,跟老百姓打交道。“政协是一个广阔的平台,作为个体,不单可以在履职方面发挥作用,也可以借此锻造和成长。就我自身而言,这也是一个成长路径,不管是工作还是创作,政协组织都给了很多支持和帮助。”尹学芸说。

理想抵达现实

2014年起,尹学芸迎来创作的“井喷期”,陆续发表了《士别十年》《李海叔叔》等作品。2018年,中篇小说《李海叔叔》获得鲁迅文学奖。近几年,《鬼指根》《青霉素》《寻隐者不遇》等佳作不断,有人说尹学芸“大器晚成”,但这又何尝不是多年默默耕耘的厚积薄发呢?

在尹学芸很多小说作品里,都出现了“罕村”和“埙城”两个地名,描写发生在罕村、埙城的故事,勾画出丰富的人物图谱,表达普通人的苦乐悲欢。虽然是虚构的地方,但沉浸在小说中,与主人公一起跨越乡村与城市,一起饱尝世间冷暖,令不少读者感觉好像生活中真有这样的地方。对此,尹学芸说:“很多事情需要近距离看,有些事情则需要跳出来审视。很多年前我就有这样的构想,我的小说人物从罕村出发,抵达的地点就是埙城。我创作了那样多的人物,都是这样的背景。很荣幸,我的理想抵达了现实。”

在罕村和埙城之外,尹学芸的目光也望向了远方。“年轻时父母健在,经常回家,生我养我的村庄是家乡,现在父母不在了,任何一个村子都可能是家乡。走过很多地方,我的‘后方’也就更大了。”在尹学芸看来,家乡是一种情感,很多年前,自己的作品是围绕一座村庄转,但当视野不断变大,“这座村庄”所承载的情感也越来越多。

远方的故事同样吸引着尹学芸。“有个网友叫小阿,她从广东到西藏旅行,便在那里安顿了下来,以卖小百货为生,赚出钱来就去更远的地方行走。那段时间我对她的经历着迷。我写了中篇小说《行走的小阿》,收录到最近的一本中篇小说集《说不出口》里。故事不全是她的,但是从她的经历中漫漶出来的。”现在,这本书成了尹学芸最大的惦记,而无论此处还是远方,不变的是“创作与生活密不可分。”

将个体融入时代之中

2023年3月,北京,尹学芸走上人民大会堂的台阶,赴一场春天的盛会。对于全国政协委员这个新的身份,她心里更多的是谨慎、是思考。“虽然对政协工作比较熟悉,但是全国政协委员是不一样的平台,要有更高的站位,所以更加感觉责任重大。”所以,尹学芸从自己熟悉的领域来建言献策。

“对乡土文化的涵养一直是我关心的议题,因为这关系到乡村振兴。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有很多文学艺术人才,他们对活跃乡村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养有着引领作用。”尹学芸认为,乡土文化是一种培基固源,因此她在提案中建议:设立文化保护基金,通过政府或社会企业的资金支持,保护和恢复乡土文化遗产,使它们能在保护和开发利用上并举;对民间文化团体及个人等提供资金支持和场地支持,以激发民间文化人才的创作力,更好地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对当地乡土文化产业的扶持,提高乡土文化价值,以期能引起更广泛的关注,使之产生内驱动力;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乡土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不受破坏,并制定战略,使之能够接续发展;通过与国际社会的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乡土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影响力,使之能走向更大的舞台和更广阔的天地……

刚进入新的一年,尹学芸就忙碌起来。这些天,她正在参加天津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再过一个多月,将要赴北京参加全国两会,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今年,尹学芸有几本书要相继出版,其中长篇小说《太和》是以家乡的一座大洼命名,写生命的固有状态和女性在社会进程中的属性、角色、地位及价值,是万千小人物的缩影。这种书写既回溯历史,也反思人生,是对家乡那片土地的回馈。“故乡是一个作家永远的创作源泉,那种亲缘像血脉之于身体,像植物之于土地。”尹学芸说。

谈及新时代文学的发展,尹学芸想起了2021年参加中国作协十大,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的振奋。“文学强调个体体验,但只有将个体体验融入时代背景中,才会呈现厚重感和历史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尹学芸表示,我们身处一个变革的时代,用文字塑造人物,让人物游弋于历史长河,是完成自己的夙愿,也是完成文学的夙愿,就像我们今天面对前人的文字一样。她期待,文学百花园繁花似锦,草木葳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