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学理论评论新著列锦(第六期)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陈泽宇  2024年01月17日08:30

编者的话

第六期“文学理论评论新著列锦”来了。本期从2023下半年的众多理论评论作品中选出21部。

领衔本期的是南京大学教授张光芒率领团队编写的《中国新时期文学期刊目录汇编》,这套大书的编纂细谨丰富,为1976—1989年间的文学创作绘制出总目,查询这十余年间文学发表情况,可尽从《汇编》入手。同时,《汇编》也汇总了新时期初期创刊(或复刊)期刊的发刊词(或复刊词)、封面等信息,为新时期文学的整体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

嘉应学院教授曾令存“十年磨一剑”,完成《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史》,回应总结了当代文学史观与文学史之间的复杂关联,由此著出发,也为文学史的写作方案与编辑意图等话题引发了更多的言说空间;学者贺照田、何浩主编的《新解读》与贺桂梅著《重述中国》都从中国社会发展的洪流中,以思想评论与历史研究的方式对文化场域进行描述、分析和阐释,二者在研究时段与立场选择上表现出不同的面向;可形成对读的还有邵燕君、李强主编的《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王贺著《数字人文与中国现代文学》,斯炎伟著《中国当代文学会议研究》,三书以各自专有的视角为当代文学外部研究开掘了新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的《海子六讲》是过去一年内诗歌研究领域的佳作,从几个最重要的方面勾勒出海子研究的整体性轮廓,也为初识门庭的读者指出了海子阅读的路径;本期还选有李德南《历史意识与小说解释学》等青年批评家作品集几种,几人的文字面貌迥异,但都属于“独具风格的文学批评”。

2023年也是鲁迅研究出版的“大年”,各种新著、译著、传记、论文集蔚为大观。反复考虑后,张旭东《杂文的自觉》、邱焕星《“中期鲁迅”研究》、李国华《生产者的诗学》入选本期列锦,三本新著均从不同的方向代表了鲁迅研究的最新深度。

余言不赘,尽在书目中。

——栏目主持人:陈泽宇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3414.png

《中国新时期文学期刊目录汇编》

张光芒 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

张光芒主编的《中国新时期文学期刊目录汇编》收录从1976年至1989年共计112种文学期刊目录。《汇编》全五卷,共有1250余万字,近5000页。《汇编》对所收文学期刊按照刊名、封面照片、刊物简介、发刊词和目录五方面加以编排,同时对各文学期刊改刊、改名现象进行了考证。《汇编》以刊物音序和所在区域两种排列方式编纂目录两套,在呈现期刊与作品的同时展示新时期文学的地方性与复杂性。这套大书意义非凡,是国内外首部中国新时期文学期刊目录索引工具书,也是第一部全面反映新时期十余年文学期刊分布、流变及发表文学作品全貌的资料汇编。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3237.png

《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史1949—2019》

曾令存 著,北京出版社2023年11月

“没有什么文学史,只有人们的写作史。”曾令存十余年前立下书写文学史编写史的宏伟计划,终于在近年收获硕果。《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史1949—2019》以文学史书写实践为纲划分四个主要研究时段,提出史料整理研究或可成为近十年来文学史编写的新状态,并简要介绍了有代表性的海外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纂策略。《编写史》通过对过去七十余年文学史编写理论与实践的主要话语类型进行分析,探讨文学史观的演进与时代关联等诸问题。在作者看来,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写过程,也是中国当代文学作为独立学科的确立过程,不断建构的当代文学史以“隐形书写”的方式重构意识形态的性质和功能。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3034.png

《新解读 重思1942-1965年的文学 思想 历史》

贺照田 何浩 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23年7月

《新解读 重思1942-1965年的文学 思想 历史》是北京当代中国史读书会“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新解读从书”之一种。该丛书旨在重新回到产生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的历史现场,进入文学与历史之间,通过对历史结构性动力的追索,阐释历史、“发明文学”;从思想和人文的角度切入20世纪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经验,进而以这一历史洪流为基本背景,阐释20世纪中国文学及其经典的特质、内生逻辑和艺术魅力。《新解读》收录的十余篇文章重在以文学文本检视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发展史,反对曾经《再解读》阶段里研究的理论先行倾向,在社会的纵深脉络中完成现实关怀与历史考辨,并在与历史的“缠斗”中抵达历史的深层结构。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3340.png

《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

邵燕君 李强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

《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中国网络文学大事年表(1996—2020)”,择要记述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大事要事,以六条线索贯穿:媒介变革、网站兴衰、生产机制发展、网络文学与“主流文学”的关系、中国网络文学与世界网络文艺的关系、类型文的流变和重要作家作品。下编别出心裁地记载“重要网络文学网站简史”,遴选70家网文网站,撰写词条、简史和专题,就网站发展史、编辑制度、定价体系、交易程序、分众策略、代表作家作品等方面详细介绍,每章均列参考文献。可以说,下编对网文网站的系统梳理,具有填补空白的性质。全书史料为主,论述为辅,兼具可读性与资料性。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3543.png

《重述中国:文明自觉与21世纪思想文化研究》

贺桂梅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9月

在《重述中国》的后记中,贺桂梅写道:“(中国)它很大,大到几乎我们所有的专业和学科加起来都不足以窥见其全貌;它也很小,小到张爱玲出门去买个菜,也会感慨‘中国的日夜’。”的确,“中国”是一个既小且大、既旧且新的问题。如果“中国”不仅仅被收纳到国家或民族这样的现代性语汇中,“文明”或许是更有效的描述方式,尤其在21世纪的当下,“文明”以巨变的方式概括中国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文明自觉”也就成为一种整合与重构的路径。《重述中国》从思潮、思想者、文化三编着手,以文学映照文化,通过触摸、分析、阐释同时代人们所理解、所讲述的中国故事,完成了一本关于21世纪“中国故事”讲述方法的专著。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2942.png

《数字人文与中国现代文学》

王贺 著,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8月

不断变化和生长中的数字环境、媒介、技术,给人文学术带来多种影响或限制。这是所有人文领域学人必须共同面对的话题,当然也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从业者。王贺近年来倡导数字人文应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结合,提出建构“数字现代文学”,《数字人文与中国现代文学》一书即是关于这一命题的成果结集。作者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出发,讨论数字人文的原理、历史、理论、方法等诸议题,独具参考价值。当然,我们能否一起想象一个无法被数字时代击败的未来?这恐怕不是一个仅限于文学和学界的话题,见微知著,也与所有人相关。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3213.png

《中国当代文学会议研究》

斯炎伟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5月

“制度性的东西,就是历史。没有哪一个阶段文学的发展,不是在历史的总体规划当中的。”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制度化是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在此基础上,文学会议作为当代文坛特有的制度,可谓引导中国当代文学生成与流变的隐形之手。斯炎伟《中国当代文学会议研究》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关注会议本体论,结合理论阐述与实践分析,发掘当代文学会议的“中国特色”,试图建构关于文学会议制度性表述的知识体系与理论谱系。下编则以若干个案为钩沉和阐析对象,捕捉文学会议与文学生产的互动关系,同时将个案的历史关联整合,为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增加了纵深感。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3517.png

《重访“五四”:在语义与场域之间》

褚金勇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7月

“五四”一开始只不过是普通的一天,在后来的纪念言说中不断被增添“新意义”,遂成为文学、思想、政治启蒙等为后人憧憬仰望的启蒙神话。百年后回望“五四”,这场以“重新估定价值”为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其自身的价值也需要重新估定。褚金勇借助《新青年》等新文化元典回到历史现场,摒弃单一历史主体的历史叙事,通过呈现“五四”场域中多元主体的语义表达与思维路径,梳理知识界在文学革命方案的规划实施中的话语竞合与群体聚散,从民主、科学、审美、经济等多维角度探讨文学革命中具体而微的理论实践问题,总结其成绩与遗产,剖析其隐患与流弊,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审思“五四”文学革命与20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现代性演进之关系。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3450.png

《中国新文学中的美国因素研究(1911-1949)》

吕周聚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8月

施蛰存先生曾说,“我们断断乎不是要自己亦步亦趋的去学美国,反之,我们所要学的,却是那种不学人的,创造的,自由的精神。”《中国新文学中的美国因素研究(1911-1949)》源于吕周聚十余年前访学哈佛时期的研究,整合了他近年来在这一命题上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作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从思想观念和文体角度切入,展现了中国现代作家对美国文学的理解、接受与借鉴;以及基于历史环境和译介,新文学时期的美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在精神特质上呈现出传递和连通性,反叛与独立、自由与个性、日常口语与平民文学、实验与探索,等等。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2248.png

《民国侦探小说史论(1912-1949)》

战玉冰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7月

该著是战玉冰继《现代与正义——晚清民国侦探小说研究》之后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又一新作。《史论》以该时期的侦探小说翻译及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当时报纸杂志刊载及单行本出版的侦探小说作品为立论基础,以民国时期的侦探小说发展史为研究重心,兼及对于晚清、民国侦探小说的都市起源、公案传统、域外译介、代表性作家作品、形式特征及思想价值等方面的考察。上编介绍时段内侦探小说的起源与演变,下编从理性发现、正义担当、类型突破三个关键词入手,建构了晚清民国时期中国侦探小说的历史价值。其中附录部分对28位侦探小说家发表出版状况、十余种侦探小说刊物和特辑进行汇总统计,是颇为详尽的研究资料。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3829.png

《重组的文学场:新媒介与文学制度的转型》

黎杨全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5月

《重组的文学场》延续了黎杨全在前作《数字媒介与文学批评的转型》中的相关议题。他认为传统文学及其制度远离大众生活,文学创造力与社会影响力正在减弱。相反,新媒介及网络文学摆脱了文学理解的纯粹审美方式,改变了传统文学制度对文学、作家、读者、期刊、经典化、文学生活的多种定义,为其自我批判提供了视野,也为新的制度提供了可能性。《重组的文学场》对新媒介文学场域的组织机构、行动者及其关系进行了总体考察,并探讨文学网站对作家制度、读者制度的建构,先锋派对文学制度的重构,以及文学批评制度的裂变、著作权制度的变革与新媒介语境中的经典化制度问题,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3008.png

《体味诗情——当代诗名篇细读》

西渡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10月

朦胧诗以后,关于当代诗的阅读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这一点在诗歌批评中也同样成立。在很大程度上,诗歌批评实际上区别于通常的文学批评,它形成一种新的文体或诗的变体。《体味诗情——当代诗名篇细读》共对37首诗作收录细读文章35篇,正如西渡所言,“在批评的显微镜下,当代诗的成色将在某一程度上显形,而在诗歌的镜照下,批评也将显示出其自身的成色。”该书所选择的批评文章就一首诗或几首诗展开论述,从文本展开批评自身的任务,带着批评的意志、心灵和问题意识,深入写作的现场,探测诗和人类心灵的当代处境,勘测诗学、心理学乃至哲学的难题,充分显示了批评者自身直面诗学乃至生命难题的能力。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2106.png

《海子六讲》

张清华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8月

《海子六讲》源于张清华的课堂讲稿,也是为纪念海子逝世三十周年所整理和写作的系列文章。六讲依次是:《一次性写作,或伟大诗歌的不归路》《以梦为马的失败与胜利、远游与还乡》《作为精神现象学的海子诗歌》《海子诗歌的基本母题与美学根基》《海子诗歌中的感性、身体与情欲》《海子的文化写作与元写作》,此外还以附录的形式收有三篇专论文章,从细致的辨析与比较中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对海子诗与诗学的理解。在张清华看来,海子是农业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也是新的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海子以及海子诗歌的伟大性,在于他的文本与生命相统一的“精神现象学”,海子的诗,是生命人格实践意义上伟大的充满神性的诗。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2036.png

《非常诗道》

臧棣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

“诗一方面能让我们在必然王国中获取瞬刻的自由,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在绝对孤独的尘世拥有瞬刻的被理解。”臧棣的诗论与中国古典诗文评的传统有关,断章碎片在见与不见之间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从日常生活与诗中发现被清晰与普通所遮蔽的神秘性。他避免了宏大的结构性的阐述,选择以评点的方式完成诗的理解,这种完成同样也是在未完成的意义上对现代性的抵御。臧棣的率性片段和深思熟虑有关,是一种自觉的针对诗道的语言实践。《非常诗道》的关键之处不在于引经据典,而是以长期的创作感受来修正文学史的理论。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3109.png

《杂文的自觉——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1924—1927)》

张旭东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7月

过去三年里,张旭东重启被拖滞许久鲁迅研究计划,将陆续出版三卷系统性文学阐释专著,围绕六个方面进行讨论:文学在鲁迅研究中的首要性;杂文在鲁迅文学中的首要性;鲁迅风格的现代主义特征;鲁迅文学的哲学构造;鲁迅文学的政治本体论;鲁迅文学的著译一致性。杂文与鲁迅所有的文字都有关,《杂文的自觉》即计划三卷本中的第一卷。这一卷中,张旭东重点分析鲁迅文学在1924—1927年间如何以“杂文的自觉”为标志从而“成为自己”,探讨以文体混合和写作的政治本体论为核心的鲁迅杂文句法和现象学结构。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2916.png

《生产者的诗学——鲁迅杂文研究》

李国华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

“生产者的诗学”这一概念从鲁迅1934年《论“旧形式的采用”》文章提到“生产者的艺术”引申而来。所谓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指向二者对立的阶级身份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追求。李国华对鲁迅杂文的探讨,即对“生产者的艺术”的理论阐明,从诗学意义上勾勒一种理论图景。《生产者的诗学》从生产语境、思维形态、主体意识和审美形式四个紧密相关的方面入手,以鲁迅为中介,以形式为依归,在“整一性”和“语境化”的基础上追求构建对鲁迅杂文的整体性的认知,试图重新激发鲁迅杂文的“可读性”。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1943.png

《“中期鲁迅”研究》

邱焕星 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

对“中期鲁迅”的相关问题的思考起始自邱焕星的博士时期,他认为既往的鲁迅研究多秉持瞿秋白两阶段论,忽视了中间部分的“国民革命时期的鲁迅”活动。在综合并反思启蒙范式、主体范式两段论以及近年来的三段论研究基础上,邱焕星重新提出“中期鲁迅”研究,建构独立的“鲁迅革命传统”。作为“文学政治的世纪”的20世纪,不仅具有“文学政治化”的一面,也兼具“政治文学化”的一面。鲁迅在1922—1928年先是通过重启思想革命,后是通过参与国民革命,走出了新文化运动因为“不谈政治”以致知识阶级和民众、文学和政治隔绝的困境,最终在反思国民革命的基础上,创造了“文学政治”的新模式和“革命同路人”的新形象。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3304.png

《中国当代小说与叙事自觉》

徐阿兵 著,人民出版社2023年5月

《中国当代小说与叙事自觉》中所言的“叙事自觉”,是指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明确意识与自觉追求,这不仅关于叙事题材和技艺的自觉,还关系着叙事观念和伦理的自觉。徐阿兵在该著前言开宗明义,小说家的叙事行为及其效果,是由他们的当下感与形式感所共同决定的。由此,这本书也分成上下两编,分别从当下感与形式感两个层面,探究中国当代小说家的叙事自觉。作者选取沈从文、汪曾祺、孙犁、王安忆、邱华栋、张炜、阿乙、李浩等作家作为研究对象,以个案考察和“散点透视”的方式,解析当代小说家如何体验当下、反观日常,以及如何体认小说形式并延续文学传统。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2214.png

《历史意识与小说解释学》

李德南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7月

“历史意识”和“小说解释学”在李德南的使用中是多义的。“历史意识”既指向小说家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理解,也指向小说家对小说史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展开的种种叙事实践。“小说解释学”则既指向小说家对世界、历史、现实的解释,指向小说本身的可能性,也指向作者对小说的理解与解释。在批评专著《历史意识与小说解释学》中,李德南通过分析迟子建、邓一光、叶弥、徐则臣、蔡东、王威廉、林棹等作家的创作,寻求建立关于新世纪小说叙事的解释结构。全书九篇文章的评议对象与成文时间不尽相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作者的理论储备逐渐圆融于批评文体之中,一个成熟批评家的形象正日益清晰。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2013.png

《当代小说的话语转向与叙事变革》

曾攀 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23年8月

曾攀新著《当代小说的话语转向与叙事变革》聚焦当代文学的“向外转”,这种文学情势区别于曾经“向内转”的历史进程,作者认为“向外转”是文学向自我的内部发动的一次巨大挑战,其并不是简单地对外在世界投去目光和添加言辞,而是在充裕的向内开掘之后的向外延伸,是一种文学的主动转身与自我探求。面对当代小说在时代变动中的话语转型与叙事革命,曾攀从“变革、转向与形式”、“历史、革命与时代”、“心理、智识与思想”、“欲望、自然与诗学”、“地方、世界与想象”五个方面入手,以总体性的方式进行批评实践,从时代精神与主体意识的关系中开掘作品内部的肌理,展现出广阔的文学阅读谱系与强大的宏观掌控力。

C:\Users\wz-czy\Desktop\第六期\抠图\20231231112841.png

《摸象集》

王晴飞 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23年11月

盲人摸象,只拾得只鳞片甲。以此为书名,有批评家的自谦在里面,但也不然。文学批评在当下,面对浩如烟海的作品,往往需要从细小的碎片开始拼接,并渐渐地用不那么细小的碎片来完成对生活的理解。从《摸象集》这块比较大的碎片上,可以观察到王晴飞的批评观:有那么一点游戏精神,有话则说,无话则隐,话多则长,话少则短……但是先放开心下现有的成见,不断用新感受来冲击旧体系,荡涤自己的知识与心性,才能真正从整体上理解作品,“濯去旧闻,以来新见”。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摸象集》中呈现出来的广博的阅读面和审美的多样性。如果有细心的读者,想必也可以发现辑二中夹杂的《杨康之死》,这篇文章最能见具有主体性的批评者内心趣味的折射。

“列锦”往期:

文学理论评论新著列锦(第五期)

文学理论评论新著列锦(第四期)

文学理论评论新著列锦(第三期)

文学理论评论新著列锦(第二期)

文学理论评论新著列锦(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