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作家访谈 | 杨志军《雪山大地》:向奋斗的父辈们致敬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英俊  2023年11月13日11:34

编者按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根据茅盾先生遗愿设立,旨在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繁荣发展。四十余年来,茅盾文学奖高扬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持续奖掖中国当代文学杰出作家作品,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学恢弘的发展历程。2023年8月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揭晓。杨志军《雪山大地》、乔叶《宝水》、刘亮程《本巴》、孙甘露《千里江山图》、东西《回响》5部长篇小说获奖。我们将陆续推出五位获奖作家的访谈,敬请关注。

虽然已经定居青岛26年,但作家杨志军几乎每年都会回青海生活一段时间,青海早已成为滋养他文学创作的精神根据地。“每次回去,我都会去草原牧区采访,看看有哪些新变化,这对我的创作很有帮助。”杨志军说。

2023年8月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揭晓,《雪山大地》获奖。这是杨志军继《海昨天退去》《大悲原》《藏獒》《伏藏》《西藏的战争》等长篇小说之后又一部书写青藏高原的现实主义力作。

《雪山大地》中,杨志军深情回望父亲母亲和草原建设者在雪域高原上的感人故事,以近60万字的篇幅和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全景式呈现了父辈们在青藏高原如何生存和发展,如何与当地藏族同胞肝胆相照携手互助走向现代化生活的奋斗历程。

“我希望在我讲述父辈们和同辈们的故事时,能有共情者跟我一起歌哭而行,流连忘返;希望绿色之爱也是人心之爱,在广袤的河源厚土上,袒露一代比一代更葳蕤的传承。”杨志军说。

近日,中国作家网记者采访了杨志军。他正在青岛的家中,开始写一部新的长篇小说。杨志军告诉记者,“还是青藏高原题材,只是,写得慢一些,每天都会写一点。”

《雪山大地》,杨志军 著,作家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

“青藏高原是滋养我写作的精神高地”

中国作家网:您写过多部关于青海的长篇小说,可以说,您的文学创作离不开青藏高原的滋养。于您而言,青海意味着什么?对您的写作有怎样的影响?

杨志军:我在青海生活了将近40年,对我而言,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童年。童年对一个作家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童年的生活环境和那时出现的人物会影响作家的一生,包括他的人格、精神气质、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我的写作不断回到青海,可能也与此有关。尽管我离开了青海,但每年我还会回去,因为那里还有我的亲人,每次回去,我都会去草原牧区采风,看看当地又有哪些新变化,与老朋友聊聊天。我觉得这对我的写作有非常大的帮助。尽管我离开青海来到了青岛,但我写的大部分作品还是属于那片高原。

中国作家网:当您离开青海,在东部沿海的青岛写西部内陆的青海,隔着非常遥远的距离,会不会给您的写作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和思考?

杨志军:这个肯定有,遥远的距离会拉开非常辽阔的空间,当我站在零海拔的青岛遥望、思考、想象高海拔的青藏高原时,因为有了比较和参照,青海就具有了清晰的坐标,它作为高原的独特性可能比我在青海时更加突出,写作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一种地理空间的距离,也是一种心理和思维的距离。青藏高原不仅海拔高,它也是信仰的高地,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更像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当我离开家乡站在遥远的距离重新审视观察它,越发能感受到它是滋养我写作的精神高地。

以文学的方式忠实纪录父辈们的奋斗故事

中国作家网:同样书写青海,《雪山大地》与您之前的长篇小说《环湖崩溃》《海昨天退去》《大悲原》《藏獒》《伏藏》《西藏的战争》《海底隧道》等都不太一样。您通过《雪山大地》想要书写怎样一个青海?

杨志军:我过去的长篇小说更多在关注历史,比如《西藏的战争》,以十九世纪前后英国人两次侵略我国西藏地区为历史背景,主要讲述雪域高原上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战争;《藏獒》三部曲也有悠久的历史背景,主要呈现了一种异质性,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描述了整个草原牧区的生活状态。而《雪山大地》把目光投入当下现实生活,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我想通过这部长篇小说写出父辈们在青藏高原如何生存和发展,如何与当地藏族同胞肝胆相照携手互助的奋斗历程。这是小说的基本主题。小说中的故事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之前并没有写过,写《雪山大地》也是希望以小说的方式将这些经历记录下来。

我所说的父辈指的是那些从内地深入草原牧区的人,他们与当地人一起生活,将一生都献给了草原。据我观察,书写他们故事的作品并不多。实际上,他们当时的奋斗过程极为艰难,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通过几十年艰辛奋斗才换来我们当下的生活,那种艰难我们现在根本无法想象。他们的奋斗故事或者推动草原牧区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应该被后人铭记,也值得后来人树碑立传。这便是我写《雪山大地》的原因。我想通过这样一部作品,向我们的父辈致敬,向已经逝去的生活和那些激动人心的奋斗历程致敬。

中国作家网:《雪山大地》将近60万字,写作之前您做过哪些准备?

杨志军:文学创作是一种生活积累,《雪山大地》写的是我自己,更多的也是我父母亲的生活经历,当然也包括我周围的朋友以及朋友的父辈的生活经历。我从小耳濡目染,所有这些经历自然也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就是我的生活本身。所以当我写作时,不需要刻意去体验生活或者搜集材料,因为写作素材就存在于我的生活中,准确点说,存在于我的记忆中。对我而言,最为重要的不是对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熟悉,而是情感的积累。说白了,写作的感觉本质上源于情感的积累,当情感的积累达到一定浓度,才会有写作的爆发。

中国作家网:阅读《雪山大地》几乎是一气呵成,就像小说中“我”的父亲骑着日尕一直在奔波,总停不下来。您写作的过程也是如此顺利吗?有没有困难的地方?您是如何解决的?

杨志军:我在很多小说中都写过骑马。为什么要骑着马一直奔波在路上呢?我觉得这与小说中生活的节奏,或者人物饱满的奋进的情绪有关,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都为了解决问题,几乎所有人都是激情澎湃的。某种程度上,这似乎也决定了我的写作节奏,我写作的过程也像骑着一匹马奔跑一样,根本停不下来,写得比较顺畅,也没有遇到特别的困难,哪怕写得慢一点,也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写。

中国作家网:父亲强巴是小说的灵魂人物,从最初创办学校,推动藏区教育事业发展,到后来批发牛羊肉带动牧区进入商品社会,由草原游牧到城市定居,一步步走向现代化。父亲就像一个领袖,极具前瞻性和预见性。从人物形象角度考虑,您是如何找到“父亲”这个人物并成功塑造了这一形象的?

杨志军:小说中父亲的形象来源于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一名记者,早年去草原牧区下乡,每次回来都会给我讲很多关于草原的故事。比如如何建立卫生所给牧民看病、检查身体,如何说服牧民把牛羊卖出去,如何建立学校并说服牧民把孩子送来上学,如何在牧区建立第一家商店,如何保护草场生态环境,等等。这些都是父辈们干过的事,其中一些也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我写作时把这些事情集中在“父亲”这一个人物身上,就是希望这个人物更加丰满和全面,更能代表“父辈”这一群体,以一个群体呈现时代的变迁和走向现代化的进程。其实,我更愿意用“父辈”而不是“父亲”,“父辈”这个概念要远远大于“父亲”。

“雪山大地”是一种对大自然的信仰

中国作家网:“雪山大地”这个书名其实已经超越了地理概念,人们祈祷、祝福、赞颂,都会念叨“雪山大地”,它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敬畏和信仰。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杨志军:对,可以这样理解。大自然养育了我们,我们也应该像对待我们的祖先一样保护大自然。小说中“我”父亲强巴的工作之一就是朝拜雪山大地,其实父亲的这一行为也是对自身生存环境的一种敬畏,同时希冀大自然赐予保护。小说中几乎所有人的祈祷、祝福、赞颂,或者遭遇任何事情都会念叨“雪山大地”,寻求精神寄托,在他们眼中,“雪山大地”已经成为他们对大自然的一种信仰。同时,雪山和大地也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草原辽阔无边,雪山随处可见,你纵马奔驰在草原上,会感觉特别舒畅。

中国作家网:小说中有大量关于死亡的书写,塞毛入水溺亡,姜毛被狼群吞食,母亲感染麻风病病逝,父亲工作劳累最终倒在草原,以及姥姥、姥爷、央金、才让等人的离开。我感觉每一次的死亡书写都非刻意,没有过度渲染大悲大哭的场景。这种死亡书写凝聚着您怎样的思考?

杨志军:我觉得这是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牧民的生死观的一种体现。这可能也与高海拔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关,他们面对死亡比较平静,对突然发生的死亡可能会惊讶,但不会太过悲痛,他们认为人一旦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走向死亡的过程。还有一点也比较重要,就是他们的信仰,他们认为此生过完还有来生,信仰让他们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坦然面对死亡,积极投入生活。面对死亡,他们是有心理准备的。所以,我在小说中虽然写了很多人的离开,但并没有大肆渲染或者刻意营造悲伤氛围,基本都是就事说事,有的简单介绍,有的一笔带过,没必要铺陈展开,生也好,死也好,都是极其自然的事情,正如他们的生命来源于雪山大地,最终又归还于雪山大地。

中国作家网:您对草原怀有热爱,也有深切的忧虑。写到父亲意识到牲畜数量会破坏草原生态时,小说开始出现反思意识,之后就是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种种举措,直接推动小说开辟出新的空间,提升到新的高度。这其中有着您对现代文明的深切反思。

杨志军:对,有这样的考虑。不断增加的牲畜量逐渐超过了草场的承载能力,随之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小说中不光有父亲的反思,其实还有老才让的反思。老才让心胸狭窄,与很多人都不和,但草原生态出现问题时,他还是以大局为重,主动推荐父亲担任州长,因为他觉得父亲的想法和举措可以挽救草原。我觉得老才让身上就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反思意识,对自身,也有对整个草原的生态环境。《雪山大地》试图书写牧民由草原游牧到城市定居的过程,写出一种不断向前行进的现代化文明进程。我们推动文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看到其中的不足。草原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一旦破坏,可能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恢复,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再想补救可能就来不及了。

受访者简介:

杨志军,1955年出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环湖崩溃》《海昨天退去》《大悲原》《藏獒》《伏藏》《西藏的战争》《海底隧道》《潮退无声》《无岸的海》《巴颜喀拉山的孩子》《三江源的扎西德勒》《最后的农民工》《你是我的狂想曲》《雪山大地》。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好书”奖、《当代》文学奖,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部分作品被译介到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