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学交叉研究: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使命 ——国蕊教授访谈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3年09月17日10:06

国蕊,北京师范大学与日本国立九州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东北大学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文化名家、“四个一批”人才等。

近年来致力于中外文学关系、文学的跨文化研究等以文学为轴心,涉及历史、美学等人文社科的交叉研究工作。这一次我们同国蕊老师围绕文学、文化、历史、美学等文学研究的多维空间进行了交流,相信她的经验和感悟会为研究的后继者们带来启迪和鼓舞。

问:国老师,您好。近年来,您对世界文学研究进行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深入探索,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现在的研究领域,及近年来海内外学界的发展变化。

答:好的。我的研究主要是以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与转型为背景,考察以英语、日语及俄语等为传播中介的中外文学跨文化交流与互动。其实是结合了外国语言、社会历史,与文艺美学等多维度的综合性交叉研究。目前,成果相对集中在以日语为介质的中西方文化交流这一方面,而近期,随着新史料的发现,我们对中俄,甚至是东亚与俄国的文学交往史情有了部分新的认知。这些往往会对文学史中的一些既有研究观点发起对话邀约。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广大、开放的研究空间。

我博士学习过程中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联合培养项目的支持,到日本国立九州大学深造。在我出国以前,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兴起阶段,国内外有所关注但较为分散。在历史文献的获取、海内外研究成果的共享,以及文学交流等方面,还处于发展的伊始阶段。但在我回国之后,尤其是近年来,这成为文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等多门人文学科研究的交叉地带,颇能产出一些非常具有创新向度的评论文章或学术成果。

问:目前,您文学交叉研究成果的突破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而这些成果又是怎样取得的呢。

答:我们主要聚焦于近现代文学的中外跨文化传播形态。一方面,运用统计学、文献学的方法发掘和整理历史资料,根据新考证的文学史料信息来更新和完善既有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中外文学文化交流史等相关文献目录,同时,也注意去纠正和补充在关键史料依据缺位下既有研究的部分偏误。另一方面,在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交叉融合历史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的考察视角和方法,进一步去还原近代中外文学文化交流的面貌及特殊性,探考阐释中国文学、思想与美学意识之现代化转型的独特路径与历史性成因。

比如,我们在研究中一直很关注近代翻译文学。因为它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早期的留日精英或是在国内接受新式学堂教育的知识分子,当中有很多人从事过文学的翻译和创作。而这些作品中很多是域外通俗小说,在时间上,也比对五四文学影响甚大的日本近代主流文学进入中国的时间要早得多。而且,因为这些通俗文学作品的刊登媒体多是《时报》《新新小说》《月月小说》等晚清著名报刊,有颇为深广的影响力和阅读群体。如胡适就曾在回忆录中提到追读陈景韩在《时报》上连载侦探翻译小说《火里罪人》的情景。此外如鲁迅、周作人等,也曾热衷于此。后来的五四文学大家,在求学的少年时期以通俗翻译小说为叙事陪伴,那么,这些作品的传播及给五四文学家,甚至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带来影响的可能性,是不难想见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早在日本主流文学思潮产生影响之前,中国现代文学家们就已经于潜移默化中受到域外通俗文学的熏陶了。而这对于他们以及后来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需要重新思考与审辨的。

基础性的文学史料实证研究就像是坐“冷板凳”,需要格外沉下心来去为历史拂去灰尘。而后面的阐释性研究则是根据考证的新史料,对一个文史片段进行补全、描述、回应,或者是新的阐发,更像是一场多声部的音乐会。成果的取得其实一方面依靠日积月累的古文献阅读,对文学史的熟悉,同时,也需要一种文学直觉,就是一种感受力,而正是这种力量往往成为灵感的源泉。比如听讲座、读书,或者和三五个师友聊天时,很可能就是忽然的一句话带给你灵感,触动了研究中卡住的机关,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种体会是很奇妙的,却真真切切地时有发生。

问:您从事的这类跨文化的文学学科交叉研究需要多种语言能力,那么除了英语、日语,您还学习过其他语言吗?您对外语学习感兴趣吗?

答:有一些学习,比如韩语、意大利语等等。虽然都是粗浅涉猎,并不精通,但始终觉得外语是非常有趣,非常迷人的,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套套符号系统,更是基于不同文化心理的理解和描述世界的方式。

比如日语中,「山笑う」用来表示冬去春来,山色明媚的景象。直接翻译过来便是“春山笑”,是一个非常具有画面感的词汇。那么,不同于简练直白的“春山”或是“spring hill”,「山笑う」更生动,更富生命力,也更能表现出对自然的接纳与亲近。当沉寂一冬的群山从寂寥中恢复了活力,春之明媚可爱,就尽现于山峦恬静明朗的微笑之中。所以,您看,一个词语其实就是文学的最小单位,他的背后会展开一个宏大的奇妙世界。学习语言,起初更多的是对另一国家民族的文化感兴趣,之后感受到语言背后独特的异域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由此进入了一个不断求知的新奇旅程。这本身就是很令人着迷的。

问:您日常进行文学阅读和学术工作时的状态是怎样的,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您的研究生活,您觉得是什么呢?

答:我特别喜欢一行诗句,是“窗前坐尽日与夜,案头翻遍古和今”。这两句诗可以说既道出了我们这一领域研究的特点,也非常生动地描画出了我的研究生活。一方面,我们的成果产出是非常缓慢的,需要在冷板凳上“坐尽日与夜”;同时在过程中,又要有耐心和恒心,需要格外细心地查考史料文献,所谓“翻遍古和今”。有的时候甚至是要屏住呼吸埋头在“故纸堆”中,细细阅读和发掘古籍字里行间藏着的机密。课题攻关的时候,常常在研究室一坐下去就是好几个小时,腿有时甚至会肿,所以,我们的研究所里常年准备着拖鞋。我们会莫名有一种使命感,就是尽己所能地梳理还原历史文化图景,将那些模糊了面孔的人物事,精细地勾勒还原与再现。因此,最终得出成果的那一刻,会有一种完成使命的如释重负和自豪感,其间的喜悦也是难以言表的。

问:访谈即将结束之际,我们想问您对广大青年学者有什么研究寄语?

答:我希望广大青年学者能够有大格局的宏观视野与开阔眼光。在传统与现代、承继与创新、宏观与微观等思考与探索中,推进学科交叉的发展格局,让文学研究纵伸出新的深度和高度。

受访者简介:

国蕊,教授,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日本国立九州大学联合培养。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满学专委会理事、翻译文化研究会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