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怀念罗马尼亚汉学家杨玲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 丁超  2023年03月23日08:38

2018年3月18日本文作者最后一次拜访杨玲教授,为她在寓所门口拍摄

2022年12月14日,罗马尼亚知名汉学家、布加勒斯特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授伊丽亚娜·霍加-韦利什库(Ileana Hogea-Veliscu,中文名杨玲)不幸因病去世,享寿86岁。从罗马尼亚友人和她的家人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我和许多认识她的朋友都心情沉痛,无比惋惜。她在罗马尼亚教育界和学术领域辛勤耕耘60载,桃李满天下,为中罗友好事业和在罗马尼亚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们由衷敬重的中国文化资深翻译家和学者,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杨玲1936年7月15日出生于雅洛米察县的苏迪茨乡。在家乡读完七年级后,1950年进入克勒拉希初级师范学校,学习四年后取得小学教师资格,1954年考入布加勒斯特I.C.巴洪大学(今布加勒斯特大学)语文系俄语专业。1955年经过严格的考试遴选,由罗马尼亚公派中国留学,进入北京大学。作为中文系1957级的学生,完整地受到了当时最好的中国语言文学本科教育,1962年以优秀成绩毕业。同年回到罗马尼亚后,她在布加勒斯特大学外语学院刚刚建立不久的汉语教研室担任见习助教,从那时起,一直从事中国语言文学的专业教学。1976年,她在罗穆尔·蒙特亚努教授的指导下,以论文《中国文学在罗马尼亚的接受》获得布加勒斯特大学语文学博士学位,专业为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成为第一位取得博士学位的罗马尼亚汉学家。她1966年获得罗马尼亚文化部授予的中罗语言翻译资格证书,1990年加入罗马尼亚作家联合会,1997年晋升为教授。她长期担任布加勒斯特大学汉语专业的负责人(1973-1999),参加了东方研究协会(1970)等学术团体,名字被收入英国、中国、希腊、美国等有关机构编辑出版的名人录,获得国际儒学联合会颁发的“中国文化研究终身成就奖”(2015)等荣誉。

1949年10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罗马尼亚建立外交关系,从1950年开始互换留学生。杨玲是罗马尼亚第四批留华学生,从1955年9月至1962年6月,在北京大学留学生专修班和中文系学习长达七年,受到了严格系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她的启蒙老师之一王还,曾在剑桥大学教授汉语(1947),是翻译家、语言学家和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开创者之一。那个年代北京大学云集了一大批20世纪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学家和文化学者,他们正值盛年,都亲自给中外学生上课,传授中国传统文化,对杨玲等东欧留学生的学术成长起到了至为重要的引领作用。据杨玲回忆,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课堂让外国留学生写他前一天讲的《左传》中某篇文章的大意,因为她做了准备,完成得很好,受到了表扬。王力先生后来经常夸奖“罗马尼亚学生杨玲是最勤奋好学的”。她和同学们还在不同的课上,直接受教于吴组缃、林庚、季镇淮、周祖谟等教授。杨玲的毕业论文题目是《鲁迅作品中的农民形象》,指导教师是王瑶先生。杨玲那一代罗马尼亚留学生,不远万里选择到他们十分陌生的中国留学,远离自己的祖国和亲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承受的思乡之苦和生活差异造成的许多不适。但他们同时又是幸运的。中罗两国对他们的着力培养,诸多大家学者的品德风范,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广泛接触,包括社会文化考察和实践,都化为了他们的理想、视野和动力,激励他们后来毕生致力于中国研究、双边文化交流与民间友好事业。

1962年,杨玲回到罗马尼亚,开始在布加勒斯特大学任教。该校汉语专业成立于1956年,罗马尼亚1950年派往中国的首批留学生之一、同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江冬妮(Toni Radian)是第一位老师。当时还有扬·帕雷帕(Ion Parepa)老师。杨玲与他们一起筚路蓝缕,在汉语人才培养、翻译、专业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辛勤工作,取得了许多具有开创意义的成绩。由于中罗两国之间长期保持了友好交往和多方面的合作,布加勒斯特大学的汉语教学一直持续开展而未有中断,这在中东欧国家中十分突出。

杨玲在罗马尼亚教授汉语的活动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布加勒斯特大学担任专任教师期间,与汉语教研室的同事们进行专业教学,培养的汉语本科生多达数百人。其中包括今天的教研室主任、孔子学院院长、第十二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和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白罗米(Luminita Balan)教授,布加勒斯特大学副校长木古烈(Mugur Zlotea)副教授等杰出人才。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和外交官鲁博安(Constantin Lupeanu)大使也是她的高足。这些学生当中有不少人在读期间或毕业后又到中国深造,为罗马尼亚与中国的交往作出了贡献。二是从1990年开始,特别是退休之后,她先后受聘于金星大学、斯皮鲁·哈雷特大学、迪米特里耶·坎特米尔基督教大学等私立高校,帮助这些学校创办了汉语教学。此外,她还在米哈伊尔·萨多维亚努中学并通过私人授课的方式,培养了一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去世前两天,杨玲还在为罗马尼亚学生上中文课。一个老人在耄耋之年、全球疫情不断反复的困难时期,满怀对中国的深厚感情,依然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培育人才,传播中华文化,这种精神着实令人感佩。

杨玲教授在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研究方面孜孜不倦,不断探索,取得了大量重要的学术成果,在罗马尼亚当代中国学领域开展了许多基础性工作。

她善于把复杂的汉语和迥异的中国文化以本土化的方式呈现,结合教学编写了多种适合罗马尼亚学习者的教材。其中包括布加勒斯特大学印刷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1972)、《中国戏剧艺术的形成与流变》(1983)、《古汉语:词法、句法、词汇》(1984)等专业教材,以及与北京语言大学任远教授合编出版、面向社会的教材《罗马尼亚人学汉语》(1996)上下册。

她对中国文学的翻译情有独钟,成就斐然。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她就与诗人、小说家和翻译家伊夫·马丁诺维奇(Iv Martinovici)合作,翻译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集《幸福鸟》(1973)、屈原的《楚辞》(1974)和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1975)。《红楼梦》(40回节译本)的翻译难度尤其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罗马尼亚人翻译中国文学方面的第一座高峰。她编纂的《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学词典》(1983)是罗马尼亚人编写出版的第一部中国文学辞书,包括了基本概念,重要作家、社团、流派、作品等,内容丰富,学术性强,无论对专业教学研究还是普通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传统,都是难得的参考工具。

她很早就开始关注中国文化在罗马尼亚的传入过程,深入本土文献资料,做了大量实证性工作。通过她的努力,中国研究纳入到了罗马尼亚文学史和与世界文化关系史研究的范围,成为一个显著的方向,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成果。她在《布加勒斯特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论文《19世纪罗马尼亚报刊及其对中国文学的接受》(1971)、《斯拉维奇思想里的中国理据》(1971)、《蒂图·马约雷斯库:第一位中国文学的罗马尼亚文译者》(1983)等,都是这方面的经典论文。她的专著《尼古拉·米列斯库·斯帕塔鲁》(2007)综合运用新的史料,尤其是参考了中国学界的一些材料,以新视角对这位历史上第一次到达中国的罗马尼亚人进行了考证和述评,使罗学术界对米氏的原有研究出现了明显的推进。她还参加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主持的中国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撰写了《孔子进入罗马尼亚文三百年考述》的长篇综述,厘清了孔子及儒家学说在罗马尼亚的翻译、出版和研究的历史情况。

杨玲教授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语言文化在罗马尼亚的传播,还以自己的专长和热情积极服务于中罗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事业。1965年,中国和罗马尼亚相互在首都举办对方国家的经济展览会,周恩来总理出席了8月5日在北京举办的罗马尼亚经济展览会开幕式并剪彩。当时还是青年助教的杨玲作为译员之一全程参加,为周总理翻译成为她一生的莫大荣耀和珍贵记忆。1997年9月,罗马尼亚总统埃米尔·康斯坦丁内斯库访华,杨玲作为文化人士随同,受到了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亲切接见。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作为罗方译员参加了大量中国代表团访问罗马尼亚的陪同和翻译活动,帮助中方人士准确深入地认识了罗马尼亚。

1995年10月18日,罗中友好协会成立,罗马尼亚前驻华大使、经济学家弗洛雷亚·杜米特雷斯库担任会长,杨玲教授和一大批外交、经贸、科技、文教、新闻出版界人士都是创会成员。他们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两国友好事业热情奔走,在各地成立了一批分会,积极推进中罗民间交往和地方合作,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作为执行主编之一,杨玲在1999至2014年间协助杜米特雷斯库大使编辑出版了四卷罗中友好文集,收录文章234篇,总量达2157页,作者包括科学院院士、政治家、外交官、大学教授、作家、艺术家、企业家等,大多是中罗关系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他们的文章成为了研究中罗关系史不可多得的资料。中国驻罗马尼亚的四任大使分别为四卷作序。刘古昌大使在1999年出版的第一卷序文《风云变幻,友谊长存》中写道:“世界各国历史传统、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经济状况千差万别,发展道路各具特色。也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差别和特色,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更加美丽,也使得各国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中罗作为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两个国家、两个民族,始终相互尊重、完全平等、互不干涉内政,这就是半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友谊长存的根本所在。”杨玲教授正是以她的学识、才华和毕生精力,参与了这种友谊的构建和传播。

杨玲在晚年写有六卷回忆录,以纪实的方式记述了她少年时代的求学生活、与同窗和后来成为罗马尼亚基础教育界杰出代表的马尔切拉·佩内什老师的毕生友谊,饱含深情地描绘了她留学北大的青春岁月和后来从事汉语教学、开展中国文化研究过程中的大量往事、探索发现和心路历程。

1962年她在北京大学毕业时,一位中国的同窗好友赋诗《歌送杨玲同志归国》:

蓝天净无云,举翼欲西飞。

天底千臂香,顿作东风吹。

东风几万里,送君学成归。

七载勤酿蜜,百世播芳蕤。

春日传花信,中罗友谊垂。

他年花结子,莫忘来举杯。

杨玲教授以一个甲子的跋涉和奉献,完美诠释了这种时代理想和文化使命。她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播散的种子会继续开花结果。她在中国和罗马尼亚两国灿烂文化中的辛勤采集和独特创造,犹如一缕缕红白丝线,编织成美丽的“三月花结”,依然鲜艳耀眼,感动着我们许多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