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福州路和宝山里寻找“开明书店”旧址
来源:澎湃新闻 | 老周望野眼  2023年03月07日07:25

闲来读书,每每感叹于当下图书在文字上已不太考究,错别字等等自不待言,有些书文笔不通,读得吃力。由此我想到前几年买过一套民国时代的语文课本,由开明书店出版发行,叶圣陶编文字、丰子恺绘插图。虽然只是小学课本,但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恐怕是如今的课本难以企及的。

想起开明书店,缘于春节前在福州路靠近河南中路西侧,偶然看到一块黄浦区文旅局挂的“黄浦区文物保护点”的牌子:开明书店旧址,地址是福州路268号和福州路272弄3号。这一段福州路的房子大多征收了,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和车辆。如果我没有记错,这里曾有一家名为“博印堂”的书画文具商店,规模较大,我在那里买过毛笔和宣纸。弄堂两边还有一些个体书画文具小店,门口摆放着廉价的折扇和笔记本。大名鼎鼎的“开明书店”旧址在这里?之前倒是不知道,看黄浦区文旅局的牌子是2017年挂的,或许挂得低调,也就没有留意。

开明书店1926年8月成立,创办人章锡琛是浙江绍兴人,早在民国元年就开始从事出版事业。那一年,三十多岁的章锡琛在商务印书馆担任《妇女杂志》的主编,因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他在自己编辑的杂志上大谈新的性道德,并开办《新女性》杂志,被商务印书馆解职。于是他另起炉灶,在宝山路宝山里60号自己家里办起了一家独立的书店,起名“开明”,这个名字由孙伏园所起,意为“开宗明义”,店标由丰子恺设计。由“开明”二字可以看到章锡琛的志向,他要办的是开通、明智、有思想有态度的书店。因为本小利薄,在民国时代激烈的出版竞争中,开明书店一开始并没有什么优势,仅靠“开明”的态度是难以在商业上立足的。章锡琛和夏丏尊、叶圣陶等商量,找到了“以青少年学生读物为出版重点”的方针,把目光投向青少年,他们花大力气编写各类课本,编著者多为学贯中西的名家、大家,自然广受欢迎,闯出一条自己的路。

章锡琛的志向当然不止在基础教育,开明书店也是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学术的重镇。我看到一份材料,从1926年到1952年,开明书店共出版图书1500种左右,其中文学书籍359种,约占出版社书籍出版量的24%,其中巴金出版18种居首,茅盾15种次之。人们熟知的巴金的《家》《春》《秋》,茅盾的《子夜》《春蚕》,沈从文的《边城》《湘行散记》等等,都是开明书店出版的。开明书店何以如此青睐巴金?巴金晚年这样回忆:“我与他们并无特殊的关系,也没有向书店老板或者任何部门的负责人送过礼,但这也可以说我和书店有一种普通关系,譬如,淡淡的友情吧。”

章锡琛是目光如炬的出版家,也是审时度势的企业家。1949年上海解放,章锡琛经过认真研究,在解放之初就认识到“新闻出版事业是国家宣传和教育的重要工具,不能像别种工商业那样,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里长时期掌握在私商的手中……开明也不能例外”。1950年2月16日,开明书店董事会正式向出版总署报送《开明书店请求与国家合营呈文》,在国统区出版机构中第一个正式向政府申请公私合营,那一年章锡琛61岁。1953年4月开明书店并入中国青年出版社,一段历史宣告终结,到今年正好70年。章锡琛本人先后在古籍出版社和中华书局任职,1969年6月6日去世,具体原因没有查到资料,只看到四个字:“含冤逝世”,如此而已。

离开福州路,忽然想起1926年章锡琛创办开明书店是在宝山路的宝山里,凑巧几天以后,我办点事路过宝山路,特地去了宝山里。说起来,宝山里在我童年记忆中还是有印象的,记得当年坐18路公交车,到“鸿兴路”站头时,车就停在宝山里门口。宝山里2号,有五卅运动初期上海总工会的遗址,早在1980年就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级纪念地,章锡琛的家当时在宝山里60号,于是我到宝山里看了看,希望能找到一点历史的遗迹。

宝山里的第一代石库门建于1920年代,弄内2号为五卅运动初期上海总工会所在地。1932年,宝山里和附近的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等建筑共同毁于“一·二八”淞沪战役的轰炸。如今看到的石库门建筑是在原址另建的楼房,和原来面貌已有相当变化。

见弄堂大门没有锁,我推门而进,想看一看这条饱经沧桑的百年老弄堂。刚拍了两张照,就过来一位身材魁梧的先生,严令我“走”。虽然我很想看看总工会旧址,也想知道开明书店创办地、章锡琛先生的家大概在什么方位,还有邓中夏、李立三、郑振铎、周建人……究竟住在哪幢房子里。但看守弄堂的朋友不容辩解,如果再不识相,发展到“不由分说”的地步就不好了,走吧走吧,希望将来回到这里,你们能把它修缮保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