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匈牙利读者俱乐部举办活动,探讨中国文学翻译之“趣”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3年03月06日08:00

近日,匈牙利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在布达佩斯马格维托出版社读者咖啡馆(Magvető Café)举办了2023年首场文学分享活动。本次活动与匈牙利文学翻译协会联合主办,主题为中国文学的翻译。

罗兰大学汉学家、东方语系图书馆管理员马约尔·科妮莉雅(MAJOR Kornélia)与汉学家、文学翻译家、中国文学在线数据库(kinaiirodalom.hu)主编、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负责人宗博莉·克拉拉(ZOMBORY Klára)就中匈文学翻译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难点以及翻译的美妙之处进行了探讨。在一个半小时的活动中,两位专家向读者们介绍了中国文学翻译在匈牙利发展的历程和两位翻译家的从业初衷,对两种不同语言及文化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介绍了大量已被翻译成匈牙利文的作品案例。

宗博莉·克拉拉向匈牙利读者介绍了中国小说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特别强调了文学翻译就是一次文化对话的过程。仅以小说书名翻译为例,就会遇到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古典小说《金瓶梅》的书名该如何用匈牙利文解释?当书名里出现了中国人名该怎么办?比如《许三观卖血记》和《我不是潘金莲》。又如:当出现了网络流行语该怎么办?比如《吃瓜时代的儿女们》等。两位翻译家引用了多个实例来说明,有很多特色的中国词汇具有很多文化含义,很难用一两个匈语词翻译过来,比如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食品名称(如余华《许三观卖血记》里的“油条”,颜歌《我们的家》中的“豆瓣辣酱”)、家具(如藤榻)、工具(如扁担)和哲学用词(如君子)等,这些都会让文学翻译们伤尽脑筋。另外还提到,有些人名、地名也很难翻译,特别是诨名绰号,例如莫言《蛙》中用身体部位、器官命名的人物(如陈耳、陈眉 、陈鼻、王肝、王胆、袁脸、袁腮、万足等),或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中出现的一些与事实矛盾的荒诞名字,如荀正义、史为民等。除了在两种文化之间搭桥铺路之外,两位翻译家都提到,了解和掌握特殊的专业知识也至关重要,比如姜戎的《狼图腾》中涉及到的游牧民族畜牧的生活方式,张炜的《蘑菇七种》中列出的许多种蘑菇,以及莫言长篇小说《蛙》中出现的一大串带有同音字的词,如 “蛙, 青蛙, 哇, 娃, 娃儿, 娃娃, 女媧, 泥娃”等。

两位汉学家精彩的分享和生动的案例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兴趣,也激发了更多人阅读中国文学作品的热情。目前,匈牙利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已经成为匈牙利学生、教师、专业人士、文学爱好者、汉学家以及其他对中国文学感兴趣的各界人士的聚集点。除线下吸引了大批热情的观众外,对活动的线上直播也受到了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