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以史为鉴,坚定历史自信 ——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原副校长郑师渠
来源:人民政协报  | 张丽  2022年12月13日07:57

郑师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原副校长郑师渠,长期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特别是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相关研究,近年来更是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参与主编《复兴文库》等。本报记者就此专访郑师渠,请他结合自身学术研究与实践,谈一谈新时代史学工作者在坚定历史自信方面的探索与思考。

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学术家园:您近年来投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研究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怎样的历史逻辑?结合当代实践,应从哪些方面推进相关研究?

郑师渠:1988年费孝通先生提出著名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其核心观点有二:一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在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 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二是中华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此理论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受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为国家发展战略建构增添了一块硕大的学术基石。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一再称引这一理论观点,而且以政治家的高瞻远瞩,超越学术范畴,将问题进一步提高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高度,揭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原创性的重要理论观点。2021年他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强调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新近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重申了这一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顶层设计中的重要战略决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也是我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创新性重要发展。

要推进相关研究,有赖于三方面的协同努力:一是在学术层面加强中国民族学、民族理论,尤其是中华民族史研究。近年国家四部委在全国高校和一些研究机构设立了第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可喜的研究成果正不断出现。二是在教育层面开设各级学校的相关课程,坚持以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国人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三是在治国理政层面进一步加强研究与制定科学、正确的民族政策,以不断促进民族大团结。

学术家园:您参与主编《复兴文库》,该书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今天,编纂出版《复兴文库》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参编过程中,让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郑师渠:经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前三编新近出版。编撰这部典籍继承了我国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目的是助益于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发展。全书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精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全景式记述了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华优秀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求索、百折不挠的历史足迹,既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也体现了历史发展多样性的统一。这套文库为我们今天的革命与建设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思想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为《复兴文库》作序说:“在我们党带领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这部典籍的出版,对于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把握时代大势、走好中国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强调三点:文库有助于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把握时代大势”“走好中国道路”。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看它的重要意义:一是它记录了近代以来中国由苦难走向辉煌的全过程,可以让人勿忘历史,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应当往哪里去;二是它告诉了我们何以唯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救中国?能够引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三是它可以让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和以史为鉴,“走好中国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业绩和荣光。我也为自己有机会参与文库的编纂工作感到荣幸。若问参编过程中,自己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这套大型文库以翔实客观的史实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将学术研究融于时代与社会

学术家园:有学者将您的学术研究总结为社会思潮与学派、现代性反省、文化自觉三大主题,您怎么看?能否谈谈您的学术研究脉络。

郑师渠:我早年师从龚书铎先生从事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至今初衷未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个人学术研究重点的变动既与个人兴趣有关,也与身在其中的时代及思潮的演进息息相通。上世纪80-90年代学术界仍处于拨乱反正时期,我集中于研究晚清国粹派与学衡派,二者都是近代长期被简单否定的重要学派,后来出版的文集题为《思潮与学派: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研究》;本世纪前10年,中西文化与现代化问题成社会热点,受意大利学者艾恺的《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一书影响,转向关注欧战前后中国的反省现代性思潮,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如《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新文化运动与反省现代性思潮》等,后结集取名《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其后,有感于历史虚无主义泛滥,陆续发表《中共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与中国思想界的两场论争(1922-1924)》《从“五卅”到“三一八”:中国的知识界——以上海北京为中心》诸文,结集取名《近代知识阶级新论》。近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备受关注,复因担任四部委设在北师大历史学院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主任,自己的研究复趋重于相关问题,已发表《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自觉: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考察》《近代国人的现代民族国家认同——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即出)等。由上可知,至今我的研究工作大致可分四阶段,分别集中于四方面问题:思潮与学派;反省现代性;知识阶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间曾发表过《欧战后梁启超的文化自觉》一文,但“文化自觉”并未形成系列研究的主题。一个学者学术研究重点的变动,既是学者与社会互动的结果,体现了学术发展常态;同时,也反映了学者视野的渐次扩大与认知的不断深化。不难看出,无论具体研究如何变动,我学术研究一以贯之的主线,仍不外于近现代思想文化,尤其是侧重思潮与学派。

建立史学研究关怀现实的新思维

学术家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在您看来,这其中的历史基础指什么?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说,如何做好夯实历史基础?

郑师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这里讲的“历史基础”,自然是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叫“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不断夯实“历史基础”是一个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从学术研究角度看,需做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由于问题涉及中国传统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故需要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统筹合作进行研究;二是突出重点,首先应围绕诸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最能集中体现上述“四观”精髓,而又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为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范畴入手,以点带面,渐次综合推进;三是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原则,体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取向。要做到这些,需要有关领导部门统筹规划才行。

学术家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谈到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相关内容。作为新时代的史学工作者,应如何做到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历史主动?

郑师渠: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历史、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并将之提高到以史为鉴、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高度。2019年他在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说:“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开宗明义,即提出全党同志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史学工作者对此既感光荣,也感责任重大。

作为新时代史学工作者,我以为以下三个方面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其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努力提高史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推出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培养出学贯中西的史学人才。为此,还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其二,要打破史学仅就历史谈历史,以不问政治的“纯学术”为荣的传统思维,建立起史学研究关怀现实,自觉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新思维。实则,“经世先王之志”“经世致用”本是中国学术的优秀传统。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但要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历史的认知和运用”。这就是说,历史的“认知”当与“运用”相统一。所谓“认知”,是指研究历史及其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所谓“运用”,则是指对于历史的借鉴,以及经由现代性转换,实现历史资源的内在超越,以助益于国家与民族的长远发展。史学研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活水源头即深厚的历史资源,更好地滋养和助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桥梁与中介。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国家发展战略决策作出了重要贡献,就是一个突出典范。其三,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学好“四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史学工作者正可以为进一步普及历史知识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