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胡适与申寿生的友谊
来源:人民政协报 | 张雨  2022年11月10日08:56

胡适在北大任教时与一个叫申寿生的人结下友谊。申寿生是贵州人,小胡适18岁。申寿生曾两次报考北大均落榜,后来做了北大一名不收学费的“偷听生”。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倡平民教育,坚持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因此北大“偷听”之风盛行。

胡适创办的政治新闻评论周刊《独立评论》面世后影响颇大,当时为该刊撰稿的都是名流学者。经济学家千家驹曾说:“能够在这个刊物上发表文章更有登龙门身价十倍之感。”

申寿生不顾自己的身份,他跃跃欲试要给《独立评论》撰稿。一次,他读了胡适的一篇谈“专制”的文章后,不同意胡适的观点,于是连夜写出一篇《试论专制问题》,谁料,此文竟发表在1934年1月的《独立评论》第86号上。

尔后,申寿生的写作便一发不可收,短短两年时间里在《独立评论》上竟然发表了13篇时论文章,在北大引起不小震动。

申寿生当时是以向《独立评论》主编胡适论战的姿态投稿的,胡适不但发表了他的文章,而且还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时传为佳话。

1935年1月23日,在广西师范专科学校校长罗尔奈先生和各位教师的陪同下,胡适游览了雁山公园南面的方竹山。

方竹山的岩洞还没有名字,罗尔奈请胡适给岩洞起个名字,以便更好地广泛宣传。胡适说叫“相思岩”吧。大家听后都称赞他为岩洞起了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以后一定会让游人过目不忘,流连忘返。除了给岩洞起名之外,胡适还效仿广西民歌,写下了一支民歌《相思豆》:“相思江上相思岩,相思岩下相思豆。三年结子不嫌迟,一夜相思叫人瘦。”

从广西回到北平,胡适找来申寿生,让他修改自己创作的《相思豆》。申寿生从小喜欢唱民歌,且对民歌有深入研究。申寿生看过《相思豆》后,对胡适说:“在你写的《相思豆》里,虽然效仿了广西民歌,但是你的文人身份,使效仿仍是文绉绉的,不合民歌的音节,不适宜于传唱。”随后,申寿生提笔进行修改:“相思江上相思岩,相思豆儿靠崖栽。她三年结子不嫌晚,我一夜相思也难挨。”

放下笔后,申寿生试唱修改后的《相思豆》,听到异常优美的歌声,胡适对申寿生连连点头叹服:“经你的修改,的确哀婉动听。我写的终究是文人的民歌,远不如小儿女唱得地道民歌朴素而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