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梁晓声:文学需要表现人性之善
来源:《长江丛刊》 | 梁晓声  陈智富  2022年11月10日08:17

 

一、为众生写作,天然地带有一种感情

陈智富:请您谈谈早期阅读与文学观形成的关系吧。

梁晓声:写作观念跟阅读的关系很密 切。一个作家最初接触哪些种类文学作品与文学品相如何,以及接触的时间有多长, 对写作者以后形成的文学观念是有影响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大约也就二三十部,如果一个人从小学四五年级开始读,到初中毕业时就几乎读完了。再加上新时期以来的当代文学作品, 以及以十八、九世纪启蒙文学作品为主的世界文学名著译本。于是构成了我这个文学爱好者涉猎古今中外文学精品的多元阅读史,为以后创作与文学观形成奠定了最先的基础。

鲁迅先生曾对年轻人说过,阅读的范围要广一点,不要仅限于读自己喜欢的哪一类及哪一个作家的作品。比如你是写小说的, 不妨也读散文与诗,也读读报告文学、听听歌曲、欣赏画作,这些都有可能形成文学理念。我不认为,一个没有欣赏绘画等艺术眼光的人,一个不常读书、不知道别人已经写得很好的人,在创作上会走得多远。之所以要持续阅读、要关注文坛动态,不是要跟着别人走,而是为了解情况后写出不同个性的作品。

陈智富:您觉得一个有抱负的作家应该保持怎样的写作态度?

梁晓声:1949 年以前的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是著名的传统文化学者,以五四新文化先驱自居。有一次讲课,他的学生希望他讲讲文学创作理论。之后一次上课,他在黑板写下了“观世音菩萨”五个字予以阐述。观,是指观察。世,是指入世和出世兼备的 生活态度。大众保持入世的态度生活,作家也应保持入世的态度看待生活,不能过于出世。音,是指语言修辞要有抑扬顿挫的美感。菩萨,是指作家要有一颗救苦救难的菩萨心肠,即悲悯情怀。

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留下好作品的作家都有一颗积极入世、关注众生、温暖人心的心灵。蒲松龄是这样,雨果、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狄更斯都是这样,写《苔丝》的哈代、写《红与黑》的司汤达也是这样。

但是,有谁天生就有菩萨心肠呢?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灵。当你读了多部优秀且有人性有温度的文学作品,你像是文学修道院里的一个修行者,你的心灵变得柔软了,同情心更强了。你看到路边流浪的小猫小狗冒失地过马路,会生出慈悲心,心想可别被车压到了。《人世间》中写到一个叫光明的孩子,原型就是我上中学时路过太平胡同时经常看到的孩子。生命只有一次, 他自出生就是盲人啊,对色彩没有感受,连爸爸妈妈长什么样子都看不到,太不幸了。 我同情,却帮不了他,不可能不产生悲悯, 他的样子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我想摆脱这种困扰,心想有一天要将他写到我的作品中。创作《人世间》时,我很自然地将这个人物写入了。我下笔的时候,会觉得为众生写作,天然地带有一种感情。写完后,那个盲少年的形象就从我的脑海中移出了,成了文学人物,有了文学命运与心灵。我觉得, 如果作家缺乏对生活、对他者、广而言之对命运、对社会的观照,将文学创作理解为一 种可单凭技巧进行的事,无论技巧多么熟练,未见得能持续写出好作品来。

二、电影似乎比文学更强调塑造人物

陈智富:您在北京语言大学任教之前,曾长期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 片厂工作。这些电影制片工作对您的文学创作应该产生重要影响。请您谈谈电影与文学 的关系。

梁晓声:我的文学创作跟我在电影界工作 20 多年有关;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 12 年,在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有 14 年,当时的主任是电影前辈、 演过江姐的于蓝。她的先生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田芳。我跟于蓝、葛优的爸爸妈妈、 陈凯歌的父亲都是同事。虽然我那时年轻,到他们家里谈工作,葛优、凯歌就自动规避。我与水华、谢铁骊、凌子风等中国电影界的 大师也产生过工作关系,他们也为中国儿童电影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和他们接触主要是谈论电影。这些工作经历给我一个重要启发,就是电影要塑造人物。

电影和文学是有共通之处的。我觉得,电影似乎把“文学即人学”的理念提得更高,比文学更强调塑造人物。我当时作为年轻的编剧参加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年会,每次年会一般要讨论十三四部作品。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剧本是否值得投拍呢?就是要看有没有立得住的人物,是否塑造了一个或者几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之所以说一位导演、演员的成就令人尊敬,是因为他为中国电影艺术画廊增添了一个形象成功的人物;当年的电影理念如此。

就我的阅读经验来说,凡是好作品必 然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作品人物的名气往往大于作者的名气。如果我心里没有最初的人物形象是很难动笔的。

我的全部小说都是为了塑造人物,一切情节和细节都是为塑造人物而服务的。早期 的电影相当注重细节,细节更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现在很多编剧想得更多的是故事,殊不知故事是需要人物来参与的,而不是相反,人物变成了棋盘上的车马炮,被故事牵着走。许多电影在有限的时段,塞进更多情节,不断地制造矛盾冲突,以满足观众需要。一些年轻编剧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写故事的执念。

我有一个时期对故事曾有极强的排斥心理,特别是接受采访时常会被问到:讲一两个有意思的故事吧。我往往怀疑,这是否意味着大众只要听故事呢?是否小说和影视创作就是编故事呢?事实上,许多电影的故事性是三言两语无法讲清楚的,但是人物在那儿啊。某些经典电影和小说一听名字就是讲人物的。如果要求编剧用最简洁的语言讲一下它们的故事,恐怕有点强人所难。

《人世间》是虚构的,但是我希望让读者读到 20 页以后最多读到 50 页时,忘记是 在读一本小说,而是进入了一片生活,这片生活和他似乎有着一种熟悉的关系。为此,我要克服“显示”深刻的想法,我要打消暗示读者这段文字很漂亮的念头 :我没有什么了不起,谁比谁更深刻呢?《人世间》写了一个情节,金老太太坐轮椅到了大院外,在窄路上遇到素不相识的周秉昆,周 秉昆贴墙而立让行。金老太太让推 轮椅的阿姨停下,倒回去,跟周秉昆说谢谢。这就把这个人物的基调定了下来。这就是我们讲的细节,它不是冲突,不是矛盾,它是生活。文学作品毕竟不是原本的生活,当然要突出矛盾冲突,矛盾是生活的一部分啊,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有时也会具有戏剧性啊,但是一定要用生活的气息把矛盾冲突包裹起来,使它像是发生在生活的原态之中,让读者感觉到是生活在呈现,而不是赤裸裸的矛盾冲突的编织。现在的创作问题可能在于,过分强调矛盾冲突,把和生活有关的东西略去了。很多影视作品缺少生活的质感,故事像是光秃秃的树干,为冲突而冲突。

三、破题:从小说到影视

陈智富:您刚才谈到写作最重要的是塑造人物,那么与作家自身的个性是否有密切关系?

梁晓声:我觉得是有关系的。我少年时看过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木木》。小说写到——庄园里有一个叫做盖拉辛的又聋又哑的农奴。盖拉辛经历了恋爱的失败,和其他人也无法交流,就养了一条叫木木的小狗,并视作“养女”,两个生命个体建立了深厚感情。一次,木木冲着女地主叫,女地主要农奴盖拉辛将小狗“处理掉”。盖拉辛万般无奈,不得不划小船到湖中心,在船上慢慢地给小狗木木系绳套,木木充分信任主人,以为主人跟它做游戏。虽然小狗是盖拉辛唯一心爱的生活之伴,但只要主人说“处理掉”,他就不得不顺从。作为农奴,盖拉辛已经丧失掉了维护个人权利的任何本能。第二天,农奴盖拉辛从庄园消失了。因为这篇小说,俄国展开了若农奴离开庄园何以为生的大讨论,推助了取消农奴制的呼声。这篇小说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是短篇的经典 ;但其思想性是由人物体现的。

我读后,还专门写了散文记录这段阅读的回忆。为什么我的阅读印象如此深刻?与我的个性有关,我很喜欢小狗,甚至在手机页面存着小狗的照片。我读小学的时候养着一只小狗,我和弟弟妹妹每天把自己的饭分出一点来养小狗。我喜欢小狗,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究竟几何?我觉得经常把小狗带入我的作品,起到了特别的文学效果。我即将出版的《父父子子》中,有小狗的形象出现。 我早期作品《今夜有暴风雪》中,也写了一只叫黑豹的狗。《人世间》里也写了一只小狗。老父亲在去看望周蓉的路上,无奈地买了一只小狗。我在跟导演说剧本的时候说, 强调这个情节一定要保留,它很重要。如果 只是局限于写故事的话,编剧会说这个情节游离于故事之外,游离于矛盾冲突之外,因此有什么意义呢?而我认为,小狗对于塑造人物很重要,并非闲笔。实际上,那集的观看量挺高。后来小狗长大了,宋佳饰演的周 蓉因为害怕狼松开了绳,将小狗放进原始森林。据说,网络播放平台下面还有一堆批评宋佳的留言——我认为电视剧中那个情节简单了,对塑造周蓉反而不利。

陈智富:您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 在当代作家中并不多见。您对获奖这件事怎么看?

梁晓声:作家的创作心态至关重要。评奖自有一套模式。作家没法预估。如果奔着得奖而写作,一开始就错了。得了一次奖, 还想再得奖呢。得过国内奖,还想得国外奖呢。虽然抱着得奖的心态去写作不排除成功的可能性,但是不可能在文学道路上走得更远。我大约三十四五岁的时候,《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父亲》分别获 1982 年及 1984 年全国中短篇小说奖。文学界曾有一个说法,1984 年是梁晓声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原刊于《北方文学》 杂志。这个杂志不是北京的重要刊物,而是 黑龙江省的偏远刊物。我写这篇作品,根本没想获奖的事,如果想了,可能会投给北京的刊物发表。恰恰是我没想得奖,就会全部 心思地写好人物。记得颁奖的时候,蒋子龙跟我说,对不起,你的作品应该排第一的, 但是考虑到你太年轻了,所以让你屈居第二。这都是玩笑话。我并没有把得奖看得那么重。

四、蒲松龄的一篇小说感动我

陈智富:您的不少作品都是横跨几代人、长达几十年的鸿篇巨制,在谋篇布局、构造结构等方面独具匠心且卓有成效。您觉得,作家在创作长篇小说如何选择合适的视角?

梁晓声:合适的视角当然很重要。每一 部作品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我 11 月要推出的长篇小说《父父子子》,写作时间跨度从 1937 年起到上世纪 80 年代初,写了几代人的故事。大家可能会很困惑这么长时段的故 事,怎么压缩在一部小说中呢?就得有视角的变化。比如,上一章以作者的视角写父母亲的经历,到了下一章以儿子的视角写“我” 的经历,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选择合适的素材,作品节奏就会推进快一些。

陈智富:您曾提出“好人文学”的概念, 写作中也特别着意于人性美的挖掘与颂扬, 《人世间》中的周秉昆无疑是“好人文学” 的典范。请您谈谈文学与人及人性的关系。

梁晓声:我在大学教书时向学生布置作业,总是强调先写亲人吧。有的同学交给我的作业,洋洋洒洒八九千字,大抵写的是交待性的写亲人,自己怎么逛亲戚,基本就是写到这个层面,就没了,人物形象立不起来。笔锋一转,便开始写自己了,仿佛自己和亲人之间,自己才更值得写。我就问,亲人怎么写丢了?不管是鲁迅的《阿 Q 正传》《祝福》,还是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好的文学作品都是塑造人物的。

我关于文学创作最基本的理念,跟现代派的主张不一样。文学即人学,永不过时,这个“人”不是抽象的普罗大众,不是抽象的所有人。作家写自己关注到的一些人、事的感受,呈现一段人生给更广大读者看。人们为什么要读小说呢?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通过自身所接触的有限现实来了解更广的现实生活。

我曾经和李敬泽有过一次对话,谈到了苦难这个话题。我说,别人看到我的作品之后,可能会认为我经历过某种苦难的岁月,但我并不感觉那是苦难,也不愿 用“苦 难”两 个字,那只是经历而已。穷愁经历而已,与“苦难”并不统一。

读文学作品是了解他人命运的一种方式。谁爱情受挫,职场失意,买彩票没中奖,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但是当 你读作品多了,会不再觉得自己的人 生是最失意的。一个作家也不会再为自己得奖而洋洋得意。以对社会的贡献 论,科学家、医 学工作者、社区管理者、片儿警、快递小哥等在实际生活中默默无闻的实际贡献,绝不亚于作家的贡献。作家比其他行业的人又了不起到哪里呢?所以,我提出 “好人文学”的概念。

事实上,我笔下的青年都有好人的那一面,这跟我的阅读史密切相关。我读《聊斋志异》,其中《王六郎》这个故事让我震撼。一个渔夫在河边垂钓偶遇少年王六郎, 二人经常在河边饮酒。一天,王六郎告诉渔夫,今天是最后一次共饮,明天他要去投生。 渔夫怀着很大的好奇心,隐在河边观察投生是怎么回事儿。有一位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向河里走去,三次都被大浪打回岸上,最后沮丧地离开。隔日,王六郎又来到河边与渔夫共饮。渔夫觉得奇怪,问怎么回事。王六郎 说投胎没投成,说昨天是母子二人,我不能以自己一命来换对方两命。下次投生的机会可能在几年之后,可能在百年千年之后,也可能永无投生之日。渔夫大敬,引为知己。 蒲松龄写出了人性无私的最高境界,全世界的作家恐怕无人能出其右。我极受震撼,心想 :蒲松龄能写一篇小说感动我,我能不能也写一篇小说感动别人?当这样的作品多起 来,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会不会有一种很好的文化促进作用?

五、现实主义文学写人,实际上有两种

陈智富:您踏入文坛之初,写出了《这 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年 轮》等一系列知青小说代表作,直到今天仍然笔耕不辍,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自始至终都秉持着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请您谈谈现实主义文学创观吧。

梁晓声:我曾经看过一个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在深山打猎,救了一条小白蛇,小白蛇是龙王的女儿。龙王为了报答,决定赋予海力布能听懂百鸟百兽语言的能力。龙王告诫海力布不可对任何人说出这个秘密,否则会变成石头。一天,所有动物都在奔逃,海力布听懂了动物们的语言,知道洪水要来了,也动员部落逃离。但人们都不相信,海 力布不得不实话实说,结果在说话的过程中,从脚底到头慢慢变成了石头。这个民间故事,也给少年的我一种震撼。我从小多次问自己,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吗?我能做到吗?我不能。但是,文学故事有时候就是要写到 生活中的不可能。

还有高尔基的《丹柯》,写到部落在冬夜迁徙,丹柯剖开自己的胸膛,捧出心脏当做火把,照亮了前行的路。队伍前行了,丹柯倒下了,丹柯的心被无数脚步踏碎了,变成了小星星。这小说也感动了少年的我。人性在作家笔下,不应仅是丑恶、歹毒、极端 自私与邪狞的。又如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门 槛》,写一个女青年打算推开某扇门,有一个声音问着 :“啊,你想跨进这门槛来作什么? / 你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你? /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视、侮辱、监狱、 疾病,甚至于死亡。”女青年回答 :“这一层我也知道。我只求你放我进去。”如果她推开那扇门,将失去亲人,失去爱,甚至失去生命,她一次次被叩问,仍回答要推开那扇门。屠格涅夫写这首散文诗时正是俄罗斯处于大变革之年代,的确有一群女革命家投身于革命运动。我们中国大变革时期也有这样的女青年。历史并非虚无,也不是史家一厢情愿编出来的。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英雄,为了民族的明天义无反顾地坦然地牺牲了自己。比如,谭嗣同留下《狱中题壁》绝命诗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存在着的。虽然不是我们,也不是我们认识熟悉的人,但不要以为没人做得到。

现实主义文学写人,实际上有两种:不仅仅应写人在现实中是怎样的,还要写人在现实中为了责任和使命应该怎样做、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历史乃从前之现实。“文学即人学”,实际上就是这两种文学创作的结合。 如果文学写人只写在现实中大抵怎样,是有局限的,等于只写了一半的现实。现实主义文学写人不仅仅有阿 Q、祥林嫂,还有王六郎、海力布、丹柯等,谭词同等。

再举个例子。我曾在《知青》小说中写过一个细节——有一名男知青由于参加纪念周总理的活动,被有关方面逮捕了。他的知青朋友们在劳动的时候看到警车载走了他的排长,就将警车拦住。他们说,只想和排长见次面,告别一番。不少编剧认为不可能,现实不是这样的。现实应该是,连长一声令下,大家便都不敢那样了。但是我告诉他们,你们所了解的现实是差不多的,你们认可了那样的现实,而我不认可。难道在实际生活中,排长很好,我们不应该送送吗。文学作品可以强调人在现实中大抵怎样,但也应关注人在现实中应该怎样,能够怎样的宝贵少数。著名教育家潘光旦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曾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死在他的学生费孝通的怀里,费孝通就是不怕牵连,现实中就有这样的人啊。现实中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你以为你知道的就是全部吗?有些作家对现实的认识很局限,认识不到位,写人物想当然地排除掉了另一些可能性,没有对人性的全方位关注。

优秀文学作品其实都闪烁着人性的光 芒。托尔斯泰的《复活》,写到男主人公的忏悔。那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但是不能因为少,就自动认为那样的人不必是文学关注的存在。恰恰相反,文学需要弘扬人性之善,揭示现实生活中有弘扬人性的善的文化影响。

《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被沙威追捕,沙威从屋顶滑下时,冉·阿让向他伸出了一只手。被追捕的人救了追捕自己的人,这个细节是伟大的细节。在现实中能够像冉·阿让那么做的人肯定很少。雨果写出了人作为人的心灵的高贵的一面。所以,我们认为雨果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

人是什么样的?是欲望的容器,一杯子欲望而已吗?人不应也自己理性的教师吗?人有家庭亲情,还有家国情怀,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肝脑涂地。这都是 由真实的事迹证明了的。我就不认为这是宣传,我对那些英雄人物肃然起敬,这构成了 我对人之存在的思考的方位。

我有了这些思考,写人时总是在想: 我做不到英雄那样,做不到王六郎、丹柯、冉·阿让那样,我还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一个有温度的好人吗?我还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一个周秉昆吗?这就是我的逻辑。

关于文化和人的关系,我说过四句话,第一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第二是无需提 醒的自觉 ;第三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 最后一句是“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起码在 我和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出版关系中,我做到了。我经常提醒他们,现在《人世间》销售好,也不要冲动,不要多印,克制一点,不要积压在那儿。

我讲了这么多,似乎是说要通过文学作品影响教化别人。其实,写作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总是感激文学,因为在阅读、创作的过程中,文学像是无数的智者、善者,耐心地教育着创作者。